《职方外纪》的地理学地位与中西对比

《职方外纪》的地理学地位与中西对比  一、从《万国图志》到《职方外纪》  利玛窦来中国后,1584年在广东肇庆绘制了第一幅具中文说明的世界地图,此图是自用挂图,没有出版,影响较小,但已使中国一些有识之士为之震动。万历29年(1601),他来到北京,自称意大里亚(即意大利...

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

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  在历史上,东南地区是疫病的多发区。疫在古代又称为瘟疫,是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疫情十分严重,是当地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这在《明史》,《清史稿》中都有记载。但《明史》,《清史稿》对此记载不详,颇多疏漏。 例如,《明史》对洪武,建文,宣德...

试述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儒学背景

试述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儒学背景  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历代都有不少儒家学者研究天文历法,而且,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由于生活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大都有着儒学的背景。他们或者在科学研究中阐发和运用儒家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中的有关知识,或...

试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儒家之学

试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儒家之学  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史,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非常重视道家、道教对于古代科技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他曾经说过:“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思想相媲美,而且成为整个中国科学的基础。”[ ]&l...

论任鸿隽的教育思想

论任鸿隽的教育思想  任鸿隽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他关于教育的一般理念、科学教育、大学教育和专门教育以及对与教育有关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看法都颇有见地。这些思想至今还有现实意义和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 任鸿隽 教育思想 科学教育 大学教育 专门教育  Abstract...

中国古代的自然保护

  自然保护是一个比较晚出的词,一般人认为自然保护是新近出现的事情,其实不然。古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到自然保护,但类似的事情早就开始去做了。近年来,不少学者已就此问题做过大量的探讨,但还有不少值得深入的地方。众所周知,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文明,它得以延绵不绝,表明古人在适应自...

“朱熹家有浑仪”略考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研究过天文学,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日本著名学者山田庆儿在所著的《朱子的自然学》中对朱熹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予以全面的论述和评价,并且称朱熹是“一位被遗忘的自然学家”[i].笔者借题发挥,进而认为朱熹是“一位被遗忘的天文学...

从记数法到复数域:数系理论的历史发展

  数系理论的历史发展表明,数的概念的每一次扩张都标志着数学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不是按照数学教科书的逻辑步骤展开的。希腊人关于无理数的发现暴露出有理数系的缺陷,而实数系的完备性一直要到19世纪才得以完成。负数早在《九章算术》中就已被中国数学家所认识,然而,15世纪的欧...

李约瑟的生平及其贡献

  英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研究中国科学文化史的权威和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李约瑟(1900—1995)博士最近逝世。他的逝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而言是个重大损失,我们因此感到悲伤。该文介绍他一生各阶段的活动和工作以及他对发展生物化学、中国科学史和中英友好事业的贡献。...

王淦昌与中微子的早期研究

  王淦昌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在长达六十余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王淦昌先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学成就。五十年代末,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并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六十年代,他参加试制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组织工作,是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