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徐复观对孟子诠释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试论徐复观对孟子诠释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孟子的诠释方法主要包括“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大环节,徐复观的“追体验”说则把此二环节中的内在理路融合为一,从而使孟子的诠释方法被转活于当代。不惟如此,孟...
论《论语》对《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影响 论《论语》对《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影响 《论语》对《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影响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认同《论语》人物品评的标准;大量引用《论语》典故;弘扬《论语》追求精神自由和张扬个性的深层意识,从而援道入儒;选择与《论语》类似的体例。 关键词:《世说新语》;人物品...
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在音乐的本源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董仲舒创造性地把先秦儒家的观点融入自己的天人感应的哲学体系中,从而建立了一种适应中国古代大一统专制政治的音乐理论。探寻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于理解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线索以及音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作用均有重...
《礼记·乐记》的人性论之再反思 《礼记·乐记》的人性论之再反思 关于《礼记·乐记》的人性论之性质问题,学界向来有两种不同的见解,即性善论和性可善可不善论。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上述两种观点的争论主要源于对“性”字的不同理解。《乐记》对人性的双重理解是可...
论迁徙经学家对南北朝经学之贡献 论迁徙经学家对南北朝经学之贡献 南北朝时期经学家的迁徙现象时有发生。迁徒经学家为南北朝经学融合态势的渐趋形成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一、促进了南北朝经学传习范围之趋同;二、促进了南北朝经注内容之变融;三、促进了南北朝经学文本之交流。迁徒经学家为隋唐经学的统一奠定了...
王夫之学术思想的渊源与贡献 王夫之学术思想的渊源与贡献 王夫之丰富的学术思想成果基于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全面的梳理、批判、吸收和转化。通过对王充和张载思想的改造,王夫之构建了他的颇具辩证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通过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批判,王夫之创造性地提出了富于实践色彩的认识论和伦理学;通过对儒...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修养论有其独特的人性论基础、成贤成圣是其道德理想人格、身成性成与继善成性为其道德修养原则、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为其道德修养的方法。研究王船山的道德修养理论对于今天个体的道德修养乃至和谐社会的建构均具...
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 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 唐代中晚期方镇势力权重一时,以方镇为中心形成颇为特殊的幕府文人集团。本文通过分析幕府文职僚属和游历幕府的文士的交游和创作活动,可以看到中晚唐幕府文人的交游和诗歌创作普遍具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文人入幕的政治功利性反映了唐代的科举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