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余晖——浅绛彩瓷 古典的余晖——浅绛彩瓷光绪四年新秋的一天,时任景德镇地方官的唐基桐来到珠山御窑厂,延请徽州著名画家程门为其绘制一件重要瓷器,准备作为礼物送给时任江西巡抚的刘秉彰大人。这类由同光年间文人画家采取传统文人书画技法绘制的瓷器,由于绘画技法和审美意境接近于传统绘画中的浅绛画法,遂被后来的发现者称之为“浅绛彩瓷”,一直约定俗成地沿用至今。浅绛彩的文化价值还不仅仅是其独特的绘瓷艺术语言。
江西瓷业公司小考 宣统二年,正式成立江西瓷业公司,该公司设本场和分场,本场开设在景德镇,仍采用旧制生产;分场设在鄱阳,采用试验改良制造。光绪29年筹办,宣统二年正式成立的官商合股的江西瓷业公司,技术力量强。这些无疑均有力佐证江西瓷业公司创立于宣统二年。笔者以为此乃江西瓷业公司的特殊性造成。根据搜集到的实物,图片以及藏品资料,江西瓷业公司其款识具有多样化特征。
谈光绪时期瓷器的特点 多姿多彩釉色温润 谈光绪时期瓷器的特点多姿多彩釉色温润对现在的瓷器收藏者来说,所藏之物可能都是些不甚值钱的民窑器“大路货”,多为近现代的仿品,能收藏几件光绪瓷器也算不错了。光绪时期出产的瓷器,多姿多彩。光绪时期,瓷器艺人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在绘画题材上,在釉色处理上,无不追求艺术境界。反映在一件光绪时期“三星老人”青花瓷碗,很有特色。这也是光绪瓷器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没落官窑的艺术家 没落官窑的艺术家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为供应宫廷所需瓷器而设的机构,明洪武年间始设于江西景德镇。现对有关同光御窑厂和御窑厂画师的资料整理如下,敬请方家指正。关于同、光御窑厂的记载,目前公开的文献较少。这两件东西充分证明,程门不仅在御窑厂画瓷,而且和王凤池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周友松传世作品目前发现的不下10件,从数量上看周不可能是客串的官员,其身份只能是御窑厂的专职画师。
浅绛彩瓷第四大宗师 浅绛彩瓷第四大宗师同治十年至光绪十五年是浅绛彩瓷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除了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三大家每有所作必为精品外,也有很多浅绛瓷画师的作品皆清雅不俗,功力不凡。说光绪十五年以前浅绛彩瓷无俗器,应不是妄语。其中任焕章尤为突出,可以说是仅次于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的浅绛第四大宗师。诸多证据表明,任焕章应是御窑厂的浅绛彩瓷画师。
泉坛名人——施嘉干与其珍藏钱币 泉坛名人——施嘉干与其珍藏钱币1998年7月,著名钱币收藏家施嘉干先生的夫人董逸新女士及其子女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施先生生前收藏的钱币4086枚(件)。据他的家人回忆,施先生甚至连出国时的一点费用也尽量节省下来,用于购买钱币。施嘉干先生旧藏钱币中有一枚有芒纹的上海一两银币、齿边,铸作相当精制。这次在董逸新女士及其子女捐赠的施嘉干先生旧藏钱币中,发现有一枚三钱六分的陕西光绪银币,可说是补了上海博物馆收藏之缺。
慈禧用瓷的女人味儿 慈禧用瓷的女人味儿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是清朝咸丰帝之妃,满洲镶蓝旗人,是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万寿庆典”用瓷慈禧“万寿庆典”用瓷是为庆祝慈禧皇太后的生日而专门生产的瓷器。这批瓷器也是慈禧的专用瓷。慈禧除作为统治者独揽朝政近半个世纪外,作为女人也有其广泛的爱好,如擅长书法、绘画等。
烟云寄兴——程门大事年表 烟云寄兴——程门大事年表1833年:程门生于安徽黟县五都田段村。目前有四件程门作于1865年的作品面世。《烟云寄兴》册由程门自题册名,引首为晚清著名书法家鲁琪光所书“模范山水”隶书大字,后有晚清书画家章绶和当时的景德镇同知翁宝仁的题跋。目前存世的三册程门山水中,《烟云寄兴》册和由张鸣柯题诗的一册应是四册中的两册,另两册已经遗失。目前已发现程言1874年的作品。
光绪仿康熙青花瓷的鉴赏 器型上,尤其是青花瓷在光绪朝得到再次复兴,大量烧制,且多仿前朝器型,尤以仿康熙青花瓷最多。应属光绪年间仿康熙朝的民窑制品。在收藏投资这类瓷器时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不要把光绪仿康熙青花瓷当作康熙本朝的来购买。器型光绪朝青花瓷的造型基本上以仿古瓷为主,尤其是以康熙、乾隆二朝青花瓷器为蓝本模仿的制品,由于刻意仿古,工艺考究,有意提高质量,所以造诣较高。
晚清那些事:光绪悲剧的一生 不仅仅是在国事上,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光绪皇帝也十分软弱,任何事都屈就于慈禧太后的威严之下。1908年,在那个中国的屈辱史的开端,光绪皇帝那一年三十八岁,原本正当壮年,该是一个男子一生最好的时光。但是这个老太婆在去世之前干了许多的坏事,包括与李莲英一起把光绪的珍妃投进井里。于是在慈禧太后与李莲英的密谋之中,毒死了光绪帝。后来,相关人员也在光绪的遗体中检测出来了砒霜,证实了光绪皇帝的死是被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