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展馆]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玉器鉴赏--礼仪器 1989年9月20日,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程家村涝背沙丘取土时发现青铜器,后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共出土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本文拟对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玉礼仪器进行简要介绍。大洋洲共出土玉琮2件。
[网上展馆] 陕西地区出土的商周玉器选介 陕西是当时的重要地区,发现的玉器很丰富。西安市长安区沣西地区出土。陕西地区的长安沣西遗址,以及宝鸡市与周原地区商周时期遗址均有出土,西周晚期渐少。在陕西宝鸡地区茹家庄,扶风杨家堡、云塘村、黄堆村等地均出土过玉凤鸟,西周时期。
[网上展馆] 山西芮城清凉寺出土玉器赏 [网上展馆]山西芮城清凉寺出土玉器赏新石器时代玉琮内径6.2厘米外径7.3-7.5厘米侧缘厚0.9厘米高4.2厘米新石器时代凸缘六边器孔径6.7厘米高3.5厘米新石器时代玉牙璧孔径6.2厘米高0.8厘米新石器时代双片联缀复合玉璧内径6.2-6.8厘米外径18.6厘米厚0.4厘米新石器时代玉环内径6.2厘米外径10.2-10.5厘米厚0.3厘米新石器时代玉兽头饰高1.1厘米宽2.0厘米清凉寺墓地位于陕、晋、豫三省交界的山西省芮城县东北部,发现于1955年。
[网上展馆] 扶风新出商周青铜器赏析 [网上展馆]扶风新出商周青铜器赏析西周联珠纹提梁卣通高34.5厘米,口径16.5x11.71厘米西周联珠纹提梁卣通高23厘米,口径11x8.3厘米,重2.25公斤西周饕餮纹簋高16厘米,口径25.2厘米,重2.8公斤。享有“中国青铜器之乡”美誉的陕西省扶风县近日连续出土了一批珍贵商周青铜器,其中两件平底大口尊属首次发现,尊内铭文多达一百一十余字。这些文物大部分应该出自西周早期,都呈现出明显的商代青铜器纹饰特征。
[网上展馆] 江南青铜王国——江西新干大洋州出土青铜赏 [网上展馆]江南青铜王国——江西新干大洋州出土青铜赏商伏鸟双尾虎通长53.5厘米,重6.2千克。这批出土文物中,以青铜器最引人注目。其出土的数量超过了河南殷墟妇好墓,名列全国第一,许多品种也为国内绝无仅有;从造型与纹饰特点分析,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以本地生产的数量为多,如折肩鬲、镈、铙等。新干大洋洲灿烂的青铜文明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发出璀璨的商代文明之光,散发出独特的文化神韵,故有“江南青铜王国”之誉。
[网上展馆] 青铜酒器纵横谈 [网上展馆]青铜酒器纵横谈西周中期墙爵通高20.9cm腹深9.5cm重870g西周中期父辛爵通高22.3cm腹深9.8cm重1050g商夔龙纹觚西周早期兽面纹觚通高22.7cm口径12.7cm重600g西周成王小巨单觯通高13.8厘米,口径9.3-11.6厘米西周初期青铜饕餮纹觯高:16,6cm商晚期父癸角通高22.5厘米夏晚期乳钉纹角残高20.6厘米,口长16.3厘米汉青铜弦纹双铺首壶高31厘米,直径11.9厘米。此外还有青铜杯。钟、钫等为贮酒器。本期展馆特精选了数件青铜酒器,以飨读者!
[网上展馆] 盛世明鉴 浅谈汉代铜镜 [网上展馆]盛世明鉴浅谈汉代铜镜西汉连珠纹昭明镜直径12厘米,边厚0.3厘米,重量210克。从传世数量和种类来看,汉代铜镜成为汉代金属工艺中一个主要的品种。西汉时期,铜镜逐渐厚重,纽多作半球形,或作柿蒂形。此种铜镜纽座外和镜缘均为内向连弧纹,流行于西汉中期。此类铜镜兴盛于王莽时期,为汉代铜镜最精美、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在这几个方面的创新,正是汉代铜镜受到后世重视的重要原因。
[网上展馆] 玉剑首赏析 [网上展馆]玉剑首赏析战国龙虎玉剑首外径4.7厘米,孔径0.3厘米,厚0.5厘米汉雕青玉毂纹剑首汉雕青玉毂纹剑首汉剑首汉雕青玉毂纹剑首汉剑首汉剑首战国镶琉璃珠剑首汉雕青玉毂纹剑首玉剑首是剑饰之一,位于剑柄端部。玉剑首的出现可上溯到西周晚期。而玉剑首的出土数量更是历代之最。隋唐两代,目前考古发掘报告中未见有玉剑首出土资料,传世品中个别是否可以定为唐代,还有待考证。
[网上展馆] 贞石之语 [网上展馆]贞石之语新石器时代玉鹰战国中期玉面具春秋秦式龙纹玉佩商代方头玉蟠龙商代活环屈蹲玉羽人商代牙璋商代玉璧战国玉龙凤佩战国玉龙形佩战国金柄玉环新石器时代玉喇叭形饰器壁薄巧均匀,仅厚0.9厘米。
[网上展馆] 玲珑精美犀角杯 犀角早在中国古代,即已受到重视。“骇鸡犀”指的是通天犀,相传鸡见而惊之,所以称作骇鸡犀。这虽是传说,但足以说明犀角的贵重。在现代科学发展的今天,可分析出犀角的药用元素,并不为奇,但在古代就能够证实犀角的药用功能,令人惊叹。而文人饮酒作乐,把玩犀角制成的杯盏,十分惬意。他们挥笔作画,将花草鱼虫、传说典故雕刻于犀角制成的杯、爵、壶等酒器,玲珑细致,精美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