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网上展馆]青铜酒器纵横谈西周中期墙爵通高20.9cm腹深9.5cm重870g西周中期父辛爵通高22.3cm腹深9.8cm重1050g商夔龙纹觚西周早期兽面纹觚通高22.7cm口径12.7cm重600g西周成王小巨单觯通高13.8厘米,口径9.3-11.6厘米西周初期青铜饕餮纹觯高:16,6cm商晚期父癸角通高22.5厘米夏晚期乳钉纹角残高20.6厘米,口长16.3厘米汉青铜弦纹双铺首壶高31厘米,直径11.9厘米。此外还有青铜杯。钟、钫等为贮酒器。本期展馆特精选了数件青铜酒器,以飨读者!
[网上展馆] 青铜酒器纵横谈
西周中期 墙爵 通高20.9cm 腹深9.5cm 重870g
西周中期 父辛爵 通高22.3cm 腹深9.8cm 重1050g
商 夔龙纹觚
西周早期 兽面纹觚 通高22.7cm 口径12.7cm 重600g
西周成王 小巨单觯 通高13.8厘米,口径9.3-11.6厘米
西周初期 青铜饕餮纹觯 高:16,6cm
商晚期 父癸角 通高22.5厘米
夏晚期 乳钉纹角 残高20.6厘米,口长16.3厘米
汉 青铜弦纹双铺首壶 高31厘米,直径11.9厘米。
唐 青铜鐎壶 高12.7厘米,直径8厘米,底6.7厘米。
战国早期 曾侯乙联禁铜壶 左:99×33.8×53×40.6;右:99×32.6×53×40.6;铜禁117.5×53.4×13.2厘米
商晚期 兽面纹觥
西周早期 折觥 通高28.7cm 腹深12.5cm 口宽11.8cm 口横7cm 重9100k
西周早期 折斝 通高34.1cm 口径18.6cm 腹深17.7cm 重5700g
商中期 兽面纹斝 高29.7厘米,口径19.7厘米
西周中晚期 双鋬杯 通高12.2厘米,口径8.5厘米
商 提梁方腹卣 通高28厘米,重2.3千克。
西周中期 丰卣 通高21cm 口纵11.2cm 口横7.8cm 腹深12cm 重2500g
春秋 鸭形尊 通高22.2厘米,口径18.3厘米
西周早期 折尊 通高32.5cm 口径25.9cm 腹围53.5cm 腹深24.7cm 重7850g
春秋 饕餮纹三足龙梁盉
春秋早期 黄夫人盉 高18.2厘米,口径11.2厘米。
中国铜文化与酒文化一样的源远流长,酿酒业的发展要求酒具也相应地发展,饮酒礼仪的丰富和完美,又要求酒具更多样性地发展。青铜的使用,为酒具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周朝时,对青铜酒器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这种青铜酒器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一般来说,饮酒主要用爵、斝、觚、觯、角等。角的样子似爵,但前后都有尾,无柱,有的角还有盖,盛行于商代;觚,圆形侈口,相当于后代的杯;觥也作盛酒器,多为椭园形,口上前有流,后有把手;斝,圆口,有鋬无流,有双柱,盛于商代和西周初期;觚,喇叭形口,细腰,高足;觯,形似尊而小用以饮酒或盛酒。“觥筹交错”的觥也是常见的饮酒器。此外还有青铜杯。铜陵出土过青铜杯,两边有耳,或称之“耳杯”。
卣、壶、尊、盉等是盛酒器,盛于商周。卣,园形或椭园形,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商代壶多扁园,周代壶多园形、大腹,春秋时的壶扁园,长颈,也有方壶,战国时有壶有园形、方形和瓠形等。盉的式样较多,一般是深脐圆口,前有流(即壶嘴),盖和鋬有链相连接。
钟、钫等为贮酒器。钫即方形壶,钟即圆形壶,但形体均较较大。钟还是商代量器。战国时的齐国以四升为豆、四豆为瓯、四瓯为釜、四釜为钟。钟、豆、釜等都是当时的标准量器。战国时的釜为坛形,小口大腹,有两耳。豆似高足盘,或有盖。以上这些酒器多源于陶制,商周时则为青铜制。
作为饮酒器的爵、斝等沿口处均的柱,有单柱、双柱两种。饮酒时柱则抵住鼻梁,据说是以此提醒饮之人,酒多误事,饮酒应适可而止。
本期展馆特精选了数件青铜酒器,以飨读者!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