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赵之谦 没骨钟馗图 [专家点评]清赵之谦没骨钟馗图清赵之谦没骨钟馗图(细部)赵之谦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级人物,精通多种艺术门类,篆刻、绘画等皆开流派风气之先。赵氏绘画以花卉最精,偶写人物也是曲尽其妙。这幅“没骨钟馗图”纵100.3厘米,横只有23厘米,在这样一个狭长的纸上,钟馗只占三分之一位置,而上段空白赵氏以其精致的书法弥补,作品十分空灵而又完整。赵之谦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盦、无闷等。
赵之谦简介 赵之谦简介 赵之谦(西元1829——1884年),浙江会稽人,号冷君,晚号悲庵。赵之谦的书法,早年主要是以颜真卿的笔法为主,后来是以邓石如的笔法为基础,参杂有篆、隶的笔意,并且研究龙门二十品的楷书笔法,如此使的原本刚建的魏碑笔法,在圆润的篆、隶笔法的润饰下,一改其风貌...
[专家点评] 清 赵之谦桦木清供笔筒 [专家点评]清赵之谦桦木清供笔筒赵之谦字益甫,号撝叔、悲畲,会稷(今绍兴)人,工楷隶书,并以书法笔法入画,作花卉敦厚、沉雄,水墨交融。这件桦木“清供”笔筒从一侧面展示了赵之谦高人一筹的艺术修养。笔筒呈椭圆形,作者利用此木上瘿瘤巧制而成,充分利用树根的自然形态,突出显示瘿瘤的形态和黄褐色粟色之间的色彩变化,筒的上部楷书“清供”二字,沉着劲健。构思巧妙,浑然天成,堪称文人参与竹木雕刻最典型的艺术品。
[专家点评] 清代赵之谦 手札 [专家点评]清代赵之谦手札2002年10月21日,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首次拍卖会上,清赵之谦致经学家胡培系的39通信札引起买家注意,底价一百万至一百二十万,最终以二百二十万成交,赵之谦的“论书丛札”能以高价成交的原因,除了信札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专家曾为此开过研讨会外,赵之谦的书法精妙自是主要的原因。但赵之谦大字碑书有些作品追求碑刻效果,时露雕凿痕迹。
[网上展馆] 刀石有笔尤有墨——赵之谦的篆刻艺术 [网上展馆]刀石有笔尤有墨——赵之谦的篆刻艺术清赵之谦刻青田石“灵寿花馆”印高9厘米清赵之谦白寿山瓦钮“无闷”印高4.3厘米清赵之谦青田石“以分为隶”印高4.5厘米清赵之谦刻白寿山石印高6.9厘米。清赵之谦刻寿山冻“均初所有金石之记”印清赵之谦刻青田石印高7厘米。清赵之谦刻青田石狮钮章清赵之谦刻青田石“灵寿花馆收藏金石印”清赵之谦刻青田石印高3.9厘米。为晚清杰出的艺术家。
[名家名品] 赵之谦的书、画、篆刻艺术欣赏 [名家名品]赵之谦的书、画、篆刻艺术欣赏清赵之谦印蜕阳文清赵之谦八言楷书书对联清赵之谦八言行书对联清赵之谦背临高懿侯碑轴纵115厘米、横62.5厘米。赵之谦先于"上海画派",其画风对"海派"画家影响颇大。赵之谦的篆刻,讲究文学的布局和刀法的变化,结构谨严,浑朴秀劲而又善于汲取古代碑体入印。赵之谦的书、画、篆刻对后世有着一家的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交称为清末三大家。
海派翘楚 谁领 ... (续)——赵之谦、吴让 海派翘楚谁领...(续)——赵之谦、吴让《海派翘楚谁领...—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稿,我从起意到脱稿,花了好几年时间。敢于冲击正统派的陋习,风格接近崇尚汉印、皖派的吴让之。吴昌硕,作为“海派”诗文、书画、篆刻全面发展的主帅,对后起之秀,如此谦逊,实属准能可贵。此文所指“海派”以吴熙载(吴让之)为首,末提及赵之谦,与拙著《海派翘楚谁领...——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文的浅见不谋而合。
海派翘楚 谁领 ... ——赵之谦、吴让之“海 海派翘楚谁领...——赵之谦、吴让之“海正近代我国绘画流派中,以上海画家的“海派“时间较早,人数较多,影响较大。说起“海派“,一般都以赵之谦(1829—1884年)、吴昌硕(1844—1927年)为开山人物、领军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吴昌硕虽是浙江安吉人,但在上海时间长、活动多、成就大,说他是“海派“大师,当之无愧;至于赵之谦,既非上海“寓公“,也没在上海卖过画,似乎与“海派“挂不上钩,搭不
橐笔海上的近代浙籍书画家 橐笔海上的近代浙籍书画家上海自开埠以来,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一些书画家的游踪也纷纷萃集于此。“海上题襟金石书画会”与“豫园书画善会”是当时上海最有名的书画社团。在海派画家中,浙籍画家不但以人数居多著称,而且他们的名字往往与大师巨匠联系在一起。“陈洪绶派”与“金石派”是“海上画派”最重要的两股势力,其代表人物任熊、任熏、任颐、赵之谦、吴昌硕即为浙江人。
黄士陵之篆刻艺术 黄士陵之篆刻艺术士陵字牧甫,一作穆父、穆甫,晚年别署黟山人、黟山病叟、倦叟、倦游窠主,先後又有蜗篆居、延清芬室、旧德邻屋、古槐邻屋等斋号。大致以一八八七年进入广雅书局校书堂为契机,黄士陵的印艺发生了很大的飞跃。这是黄士陵超越前人的独到之处。在黄士陵的艺术生涯中,篆刻的成就较之书画来说更为显著,数量亦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