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与形上学 佛陀与形上学D.J.Kalupahana着陈铫鸿译霍韬晦校在表述佛教以前印度传统中的某些观念时,我们一直应用“形上学原则乙(Metaphysicalprinciple)一词,但对佛陀的形上学,或他在这领域中所设立的内容,及佛陀对形上学的态度,则尚无适切的说明。这问题故意被押后讨论。是因为只有在考察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之后,才有可能正确地决定那一类型的理论是属于这个范围。尤其是佛陀与近代哲学家对形上学问
佛陀教化众生的原则与方式 佛陀教化众生的原则与方式性演十几年的出家岁月里,大半的时间,我都待在学院里,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心灵事物,这一份的悠闲、畅适与福气,得要感谢师兄的成全与支持。这样生命才能重新滋长,重新组合,也才能畅佛本怀,在佛典的领域里脱胎换骨,更臻上境。
高举佛陀智慧的火炬迎向廿一世纪 高举佛陀智慧的火炬迎向廿一世纪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皇太子的耸荣和富贵,为追寻解脱众生无量苦的至高妙道而离俗出家。此后,寻师访道,又经六年苦行,最后,在菩提树下成就正等正觉,得无上智慧,了知众生生死根源。只要依照佛陀的指导如法修行,任何人都可以了脱生死轮回的苦恼,到达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这部篇帙浩翰的典籍,不但是佛门修行的凭依,也是人类的知识宝藏。
佛陀的嘱累 “大智度论”集粹之七十七 佛陀的嘱累“大智度论”集粹之七十七智铭佛陀指名叫着阿难尊者说:“于汝慧云何?佛是汝大师不、汝是佛弟子不?”“修伽陀”是梵音,中文义译是“善逝”的意思,为佛十号之一,阿难尊者先说“佛是我大师。”这是认定佛的行化,已功德圆满,将出离生死,入住无余涅盘。佛曾以涅盘法教谕阿难,所以阿难尊者认定“修伽陀是我大师。”佛陀如此地殷切嘱累阿难尊者以后,般若波罗密才能大行于世。
读“佛陀颂” 读“佛陀颂”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梁寒操先生,闻系一基督教徒,最近着“佛陀颂”交由觉世旬刊发表,梁先生在文中赞颂佛陀说:“大哉佛陀为法施,振发聋瞶真大师”,又说:“贪瞋痴三毒,日日蚀汝心,汝乃陷苦海,与苦相浮沉;授汝三法戒、定、慧,慈航以此为南针。”以一个基督徒的身份,对佛陀和佛法有如此认识,而且这样诚挚的颂扬佛陀毫无宗教门户之见,其风度胸襟,不愧一位有名的学者,应该获得我们全体佛教徒的尊敬!
中国佛教的今天怎样来显耀佛陀的本怀 中国佛教的今天怎样来显耀佛陀的本怀----通睿佛教创立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在这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佛教经历了无数风霜雪雨,曲折行径,初在印度与九十六种外道的较量,佛陀涅盘,后经由佛教内部各派相争,婆罗门教兴起,异教侵入,故使佛教在印度逐渐没落。再次我们要以佛教的理论来指导自己,以身作则,向世人宣布和显示佛教是追求真善美积极向上的现实主义者,宣布佛法的真理不是在于信与不信,就是你不信他也同样存在。
佛陀的开放与包容 佛陀的开放与包容史飞翔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佛教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这些话说明,佛教是最接近理性的。早在佛陀立教之初,就将信仰建立在理性之上,这突出表现在他的开放与包容上。由此可见,佛教是何等的开放与包容,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思想无禁区”是何等地相似!
佛陀自省的启示 半月诵戒的制度是佛陀制定的。佛陀不只要求僧众要经常自省戒行是否清净,而且他自己率先垂范,严格自律,并让大众来监督其戒行是否清净。关于佛陀的自省,在《佛说受新岁经》中有记载。舍利弗随后也向世尊自省,请求检验自己是否有过错于如来及比丘僧。佛陀真可以称为持戒自省的典范,为当时及后世僧团起到了标杆带头作用!佛陀的自省精神影响了佛门历代祖师大德。
附录(四) 选择题 附录(四)选择题1.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_年...三五九四五八八六二三2.世界公认的佛陀日是阳历_。三时四季两季三季17.悉达多太子曾在_畔修苦行。四圣法八正道法圣谛法四谛法20.佛教史上最早的僧伽是_。五蕴本空四大皆空老病死苦五蕴炽盛26.以下那一项是不属于五明的?四大前四蕴后四蕴四力29.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_,互相合作。阿难陀优婆离五百罗汉舍利弗63.我国目前佛教的现状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