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美貌 當時,給孤獨長者的兒子剛娶親,妻子名叫玉耶,不僅出身名門,且面貌端正莊嚴,但因自恃美貌,對夫家及丈夫驕慢無禮。於是,長者來到祇園精舍,慎重地祈請佛陀予以教化。經過佛陀的善巧化導,給孤獨長者一家無不歡喜禮敬。佛陀臨別前,玉耶再度長跪於佛前,表達真心的懺悔與感謝,並且承諾信受奉行佛陀的教誨。人們汲汲追求自以為能帶來幸福的種種,卻在當中迷失真心,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
善順聽法自得利 此時,佛陀的身邊圍繞著數千億眾,他們恭敬地聆聽佛陀說法。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四》省思佛法從恭敬中求,想和清淨的佛法相應,要先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以敬信之心聽法,並將佛法落實於日用中,同佛之身、同佛之口、同佛之意,一點一滴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令三業清淨,便能清涼自在,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
護持身命如油缽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省思有人說:「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一般人被眼前五光十色、絢爛的泡影所迷惑,以為追求享樂,生命才多彩多姿;然而,從出生以來,每天都在老去,如同身後站著一位無形的劊子手,「是日已過,命已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佛陀如實觀察真理,提醒修行人看清世間欲樂的虛妄,不再迷惘追求,並且,如同捧油般謹慎身口意,一心繫念善法、正念,長養無窮盡的法身慧命,創造生命永恆的價值。
比丘懷瞋墮蛇身 新進比丘無禮,以言語怒罵上座比丘,上座回到寮房後,想到後學傲慢的態度,愈想愈不甘心,因此怒氣難消,瞋火一起,竟然命斷墮入毒蛇身。此時,佛陀已知上座比丘懷瞋墮落蛇身,於是來到門前,對著後學比丘說:「可以頂禮這條蛇,請求懺悔。」比丘們不解原因,佛陀便說:「見此蛇身,應在心中憶念上座比丘,然後恭敬禮拜。」於是比丘們向蛇作禮。
修善如愛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波斯匿王不僅非常護持佛法,也經常聽經聞法,靜坐思惟種種道理。「世間上的人,如何才是真正地愛自己?如何又會傷害自己呢?」一日波斯匿王打坐時,心底浮現這個問題,彷彿幽幽淼淼的湖面,微微泛起一絲漣漪,思緒沿著這一抹波光緩緩蕩漾開來……
生與死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四十六》省思《無常經》云:「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縱觀過去、現在世間一切眾生,只要有生,必定會走向死亡,唯有看清事實,才能念無常之苦,發解脫生死之心。修行學佛,修善斷惡,並於日用之間磨鍊這念心如如不動,方能出離生死。
一牛斷三命 這天,他前往王舍城托缽乞食,沒想到在城門中被一頭剛生產的母牛觸牴而死。買主牽著母牛到河邊喝水時,卻被母牛從背後以角攻擊致死。當時,有一位鄉下人非常喜歡吃牛頭,便買了牛頭並用扁擔擔回家。過了一會兒,牛頭因繩子忽然斷裂而落下,牛角正好刺入鄉下人的頭中,此人當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