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缸杯

“成化无大件”, 为何明成化斗彩如此受人追捧?

>明成化斗彩高足杯>所谓“成化无大件”,是因为成化斗彩因大都供皇室玩赏之用,故多为小件。清人朱琰曾道:“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而且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时曾以2.8亿港元成交,创下斗彩拍场历史的最高拍卖纪录,成化斗彩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之后,斗彩发展开始走下坡路。

除了鸡缸杯,还有哪些拍价过亿的文物?

就瓷器而言,其实过亿的拍品有不少,在香港佳士得经常有黑马瓷器出现,也有隐藏大富豪敢于买单,从而造成了瓷器市场的空前繁荣,今天咱就盘点一下三件过亿的瓷器,让大家看看这些亿元瓷器的真身。>此件文物于2010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成交;当时的成交价为1.24亿港元。

漫谈成化斗彩鸡缸杯

漫谈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官窑烧造的瓷器,质良色精,品种丰富多样,尤以形体小巧的斗彩杯、碟、碗、盘、罐器为多,纹饰沿续了前朝又多有创新。今年4月份在香港拍卖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竟以2800万港币天价成交。所以完全有理由认为在成化早期或中期的一段时间内,鸡缸杯式样是和残杯相同的,而故宫所藏的那只显然是属于成化晚期成熟时的产品。

古瓷造型之杯

古瓷造型之杯高足杯杯式之一。有陶、瓷质之分。瓷质高足杯始见于隋、唐,源于同时期的金银器,明显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后成为元、明、清时期流行的器形。夏、商、周时代盛行陶质或青铜质的爵,明清瓷器造型多仿古之作,福建德化、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等窑均曾烧制瓷爵,俗称"爵杯",器形仿青铜器式样,用于陈设或祭祀。东吴时期亦有提柄式杯,作筒式,一侧附竖式提柄,柄端高于杯口,造型秀美。

鸡缸杯的真实价值

鸡缸杯的真实价值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屡创成化瓷器的拍卖天价,成交额达数千万港币之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古代文献中曾记载,鸡缸杯在明代时即已“值钱十万”。以此推算,在1709年以前,鸡缸杯的价格也不过在100两白银左右。“鸡缸为最”之说,是朱琰的一家之说,但因其书学术上颇有价值,且发行量较大,故而后人多沿其说。

浅谈明朝成化瓷器

浅谈明朝成化瓷器明朝成化瓷器是指明朝成化年间生产炼制的瓷器,以斗彩最富盛名,也不乏青花瓷器,各类单色釉瓷等,都各具千秋。成化官窑瓷器烧造数量虽不及之前宣德朝的,然而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堪称明代瓷器鼎盛的时期之一。成化瓷器总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成化瓷器的胎骨成化瓷器大部分胎薄体轻。传世的成化时期鲜红釉瓷器极为罕见,所以该件器物弥足珍贵。

未来三年古陶瓷市场持续看好:宋瓷有望再涨

未来三年古陶瓷市场持续看好:宋瓷有望再涨2014年的春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带着这些问题,信息时报记者专访了研究古陶瓷收藏与市场二十多年的著名古陶瓷收藏家、鉴赏家楼钢,他分析认为,今年或未来三年内古玩市场向好;高古瓷走向明朗,明清瓷或有波折。乐观预测:今年春拍及未来三年古陶瓷市场还将继续热据雅昌网相关数据表明,仅2005年到2012年,便有12件元明清瓷器拍卖成交价以亿元计。

2014收藏界的四场风波

2014收藏界的四场风波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收藏界发生了一种不易察觉但却影响深远的变化。“功甫帖”的拍卖方苏富比是拍卖业享誉百年的“老字号”,而近年来,“苏”家却官司缠身,其在2012——2013年间曾因数件“问题拍品”而受到海外藏界的质疑。而在2014年7月,大藏家刘益谦用新入手的鸡缸杯斟茶畅饮,并借此炒作一番。

斗彩:一个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斗彩:一个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清雍正斗彩芝仙贺寿图盘一对清乾隆斗彩“宝相花卉纹”葵式三足盘釉下紧贴胎体幽艳浓丽的青花,透过洁白的釉面所闪耀的迷人光彩,与釉上绚丽灿烂的彩绘遥相辉映、争奇斗妍——成化斗彩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工艺,令历代鉴赏家赞叹不已,受到行家的热衷与追捧,并促成一个又一个的天价成交。

仇焱之专题| 1000港币捡漏鸡缸杯

仇焱之专题|1000港币捡漏鸡缸杯仇焱之,江苏太仓人。仇焱之在家中把玩收藏1000港币捡漏鸡缸杯40年代晚期,仇焱之赴香港发展,与敏求精舍的创始人胡惠春、徐伯郊等俦侣成为第一批南下的香港第一代收藏家。50年代,仇焱之在香港曾经用1000元港币,买下了一只别人都以为是假货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誉为收藏界“拣漏”的典范。该高足杯系仇焱之旧藏,l980年由苏富比在香港以60万港元成交,此次拍卖达1524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