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的生平及其贡献

  英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研究中国科学文化史的权威和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李约瑟(1900—1995)博士最近逝世。他的逝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而言是个重大损失,我们因此感到悲伤。该文介绍他一生各阶段的活动和工作以及他对发展生物化学、中国科学史和中英友好事业的贡献。...

试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儒家之学

试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儒家之学  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史,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非常重视道家、道教对于古代科技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他曾经说过:“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思想相媲美,而且成为整个中国科学的基础。”[ ]&l...

探究中华科技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发展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史的正面问题研究  “李约瑟问题”的正反两面  说到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研究,就不能不提到英国学者李约瑟。李约瑟以其鸿篇巨制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原名是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李约瑟成就贡献介绍 李约瑟获得的荣誉有哪些

成就贡献>成就综述>李约瑟教授发表科学论文300多篇、学术著作约50种,其重要的代表作有两种:一是1931年发表的《化学胚胎学》三大卷,创立了这门分支学科。李约瑟在英国阿斯得波研究所将世界最新科学研究资料信息制成微缩胶卷,躲过日寇搜查,赠送给中国科学家,设法帮助中国与世界建立信息联络,并为中国科研机构在国外采购了急需的器材设备,亲自组织英国皇家空军运到中国。

从古书数量看中国文明的广度:究竟是地方性文明,还是世界性文明

在历史领域,曾出现过一种看法:所谓的世界性文明,或者说对人类有突出贡献的文明,必然在其文明的书籍中,具有大量科技、经济和...方面的资料,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拿破仑的《拿破仑法典》(民法典)、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从这方面看,中国似乎算不上世界性文明,因为中国所有的史书都是「”政治史”或「”宫廷史”。事实真是如此吗?正确认识「”世界性”与「”历史”的概念首先,我们要先明白一个概念,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