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开战

唐代中日白江口之战日本大化改新后,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日本大化改新后,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日本社会也得到了发展的良机。可大化改新后不久,中日双方便展开了中日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战。朝鲜半岛,自古就是一块不让中国省心的地方,它西北部与中国接壤,东北部与俄罗斯相连,隔海与日本相望,对中日两国来讲战略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

日本评价白江口之战 中日史上第一战:白江口之战

中大兄皇子辅政的时候,也就是他老妈第二次做天皇时,日本跟中国爆发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因朝鲜半岛而起的。中日两国在古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争,除了忽必烈征日本,都是因朝鲜而起的。两国不接壤,想打也打不上。当时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地区共有三个国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甲午战争美国并非中立:屡次保护日本间谍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东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场改变东亚局势的战争中, 美国的表现似乎没有英、俄、德、法等国家突出,始终声称奉行「中立」政策,实际上却发挥了其他列强不曾起到的作用。美国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外交斡旋活动,标榜自己将遵循「不偏...

二战时日本不宣而战,中日开战十年后,为啥蒋介石才对日本宣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了美国珍珠港,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日宣战。至此蒋介石才下定决心对日本宣战,这个时候已经距离日本侵略中国过去了10年,距离...宣战过去了9年,蒋介石为啥就是不对日本宣战呢?事实上当时日本已经从海面、大路上差不多把中国和外界的联系全都切断了,蒋介石纯属瞎操心。当美国对日本宣战之后,蒋介石梦寐以求的大国介入终于来了,他也终于用了底气,于是赶紧对日本宣战。

战史 |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125年前的今天,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1894年,日本以...问题为借口向清...宣战,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为特派全权大使,到中国谈判...问题。1880年起,日本全力扩充军力,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到7月17日,日朝谈判也宣告破裂。

甲午战争时美国保持了什么样的“中立”?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东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场改变东亚局势的战争中,美国的表现似乎没有英、俄、德、法等国家突出,始终声称奉行“中立”政策,实际上却发挥了其他列强不曾起到的作用。美国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外交斡旋活动,标榜自己将遵循“不偏不倚”的“中立”,赢得清...信任的同时,却牺牲中国的利益,满足日本侵华的野心,这段时期美国的外交活动是其以后亚洲政策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甲午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

截至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陆军,和排水量七万二千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随着中日、日朝谈判相继破裂,列强调停均告失败,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营作出开战决定。另有74名船上工作人员,只有12人获救,其余56名,全部葬身海底。

汉奸黄郛生平简介 黄郛是什么时候成为汉奸的

武昌起义后,黄郛与蒋介石参与了陈其美主持的光复上海活动。重炮轰城,中国军民死伤达万计。国人对黄郛外交交涉不力强烈不满,将外交政策的失败全归结到黄郛的身上。中日交涉停战,已经是迫在眉睫。无论是最高领袖蒋介石还是行政院长汪精卫,在报纸上发表的官样文章和讲话,都是如此。>黄郛在华北任上经手的几起谈判和签约,都是在中方极端不利的前提下进行的。

甲午战争美国“中立”不靠谱

在这场改变东亚局势的战争中,美国的表现似乎没有英、俄、德、法等国家突出,始终声称奉行“中立”政策,实际上却发挥了其他列强不曾起到的作用。美国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外交斡旋活动,标榜自己将遵循“不偏不倚”的“中立”,赢得清...信任的同时,却牺牲中国的利益,满足日本侵华的野心,这段时期美国的外交活动是其以后亚洲政策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袁世凯与二十一条:袁氏对日交涉的具体过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违背外交惯例,越过外交部直接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密约,分为五号,旨在将中国变为日本的附庸国。对袁世凯来说也是如此,在接到日本“二十一条”的密约后,袁氏愤怒地对其日本军事顾问表示:“日本竟以亡国奴视中国,中国绝不做高丽第二。”那么袁世凯对“二十一条”中日方提出的具体要求态度如何呢?由此可见,袁世凯坚持拒绝第五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