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灯前啼笑已成尘 《也同欢乐也同愁》 国内出版的名人传记一类书籍,水平大多参差不齐。刻薄一点说,十部传记也就一两部可以读。但平心而论,有关陈寅恪的传记旧史,能读的算是颇为不少了,而且有些不论从史料价值还是思想水平上皆属上乘。比如汪荣祖的《史家陈寅恪传》、陆建东的《陈寅恪最后二十年》...
余英时历史研究要恢复“人”的尊严 小书斋的主人余英时先生在这里安静地著书立说,影响却远及整个华人世界。今天,学术界也将这种评价用于余英时。>在余英时的历史世界里,总是以“人”为本。在他看来,把“人”变成“分子”会有意想不到的灾难性后果。从2002年起,他极力避免一般常用的“知识分子”,而一律改用“知识人”,尽量恢复“人”的尊严。抗战爆发后,余英时回到祖先居住的故乡——安徽潜山县官庄乡。抗战胜利后,余英时接受了不完整的大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