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也同欢乐也同愁》

  国内出版的名人传记一类书籍,水平大多参差不齐。刻薄一点说,十部传记也就一两部可以读。但平心而论,有关陈寅恪的传记旧史,能读的算是颇为不少了,而且有些不论从史料价值还是思想水平上皆属上乘。比如汪荣祖的《史家陈寅恪传》、陆建东的《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等,都是由史家执笔的质量较好的陈寅恪传记,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则是由陈寅恪晚年门生所作的年谱,是严谨的学术著作了。此外,还有颇引起了一些争议的余英时的《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陈寅恪先生本就是一介学人,不是惯于在内幕中生存的政商人士,即便他家族体系庞大复杂了些,但他本人的生活轨迹并不复杂,更没有什么内幕。虽说他也经历了文革浩劫,但陈寅恪的大量书信、诗歌等尚留存于世,再加上一些质量较高的传记和研究著作的考证,已经令关于陈寅恪的绝大多数史实都已经清晰可辨,没有什么大的史实争议。也难怪余英时津津乐道于陈寅恪诗作中的“微言大义”,以探究他晚年的“所南心史”为趣,谁让陈寅恪这辈子那么光明磊落呢?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陈寅恪的书籍有不少就不得不从“考证派”转入“索隐派”。比如余英时先生对陈寅恪晚年诗文的释证,就有花城出版社署名冯衣北的《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一书反驳。这个冯衣北是化名,据传言是在大陆还算有些名气的文人刘斯奋,官至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有趣的是,冯衣北的书正文共211页,反驳的文章只有45页,剩下的166页都是附录,附的正是余英时的释证文章,批判的靶子比射出的箭要多四倍。余英时的这些文章在大陆是禁书,于是不得不让人疑心这简直是变相出版禁书,一笑。

  但最近刚刚出版的《也同欢乐也同愁》,却既不是考证,也不是索隐,而是陈寅恪的三个女儿陈流求、陈小彭和陈美延所写的回忆录。这可算是陈氏家族第一次公开发表的长篇回忆作品。拿到书后,我废寝忘食了几个小时,一口气就读完了。斯人已逝,连儿女亦近晚年,少年心事老来悲,这样的回忆文章既没有考证的雅兴,也没有索隐的兴致。作为儿女,他们只是将父母在世的岁月念叨一下,悲欢离合乱世情,都在里面了。所以,书中提到的陈寅恪夫妇的种种大事,如陈寅恪如何出洋留学,如何归国执教,夫妇二人如何结婚,抗日期间如何颠沛流离,又在抗战胜利后,如何没有离开大陆,这些事情早就不是新鲜事。即使是陈氏姐妹没有大张旗鼓渲染的家族背景,在网络上也早有八卦流传,把陈宝箴、曾国藩、唐景崧及其后人乃至 *** 、 *** 、蒋经国、 *** 等人的复杂关系都扯了个清楚。既然如此,《也同欢乐也同愁》为什么还那么让人痴迷呢?

  简而言之,这本书里有个真实的活生生的陈寅恪,是女儿眼中的父亲。书中虽然详写了那些“欢乐”那些“愁”,但全书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个“同”字。在一个朝不保夕的乱世,一家五口人竟然能历经沧海,笑看劫灰,难道不是拜“同”字所赐么?多少家庭在乱世中分离,甚至在大乱譬如文革来临时出现内讧,而陈家只用一个“同”字就忍辱负重,直到今天,令人殊为感慨。读此书能见出陈寅恪夫妇的性格,读完后能发现,“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人格为什么会发生在陈寅恪身上;也能发现陈寅恪是如何承受着如此庞大的一个家族在近一个世纪的乱世中的一切。

  陈寅恪先生是个朴拙的人,从他做学问的风格来看尤其明显。他的著作扎实而有根据,且不好炫博。这一点,和钱钟书先生来对比尤其明显。钱先生读书也多,做学问也扎实,但钱先生颇有些“玩”学术的态度,正如他《谈艺录》正文第一句话就是“余雅喜谈艺”,言语间潇洒之情毕见。而陈先生的学术中寄托甚深,他未必真如余英时先生索隐的那么委曲,但他的确把学术看作是继承传统、开启新知的严肃的大事,史学著作中格外透着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绝非他曾自嘲的“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年”。他的这种严肃、认真、朴拙的性格,在《也同欢乐也同愁》中就有小小的展现。书中第一章记载,陈寅恪幼年时,与众多兄弟姐妹一起玩耍,但他常被嘲笑“笨手笨脚”,有天家中来了远房亲戚,一帮孩子们故意在后花园的大坑上铺了些杂草做成陷阱,想让人摔跟头。陈寅恪被委派走在前面当先锋,引诱那些人踩陷阱,结果陈寅恪不仅没有诱敌成功,反而自己掉进去了。遍翻此书,这算是陈寅恪引人发笑的极少事件,而且颇见出他的朴拙。相反,钱钟书自幼顽劣,就是成年后也不消停,据杨绛回忆,钱钟书特别喜欢在女儿熟睡的时候在女儿肚皮上画脸谱,因为幼儿皮肤娇嫩,画上墨之后洗不掉,被钱钟书父亲钱基博发现了,就令钱钟书罚站。这两件逸事一对比,陈寅恪与钱钟书在人生、学术上的各种不同便略见一斑了。

  陈寅恪先生对感情的态度也很值得今人玩味。在《也同欢乐也同愁》的第二章,作者回忆说:“当时许多同事朋友为了父亲的婚姻大事,都主动关心,也介绍过女青年,然而父亲对婚姻一直抱有神圣的看法,尤为注重修养高洁、气质优雅,认为婚姻是一辈子的幸福,不可轻率而为。”其实,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表面的含义,关键词就是“修养高洁、气质优雅”,用今天的话说,陈寅恪喜欢“气质女”。这算是他的个人喜好。但另一层意思,其实可见陈寅恪必要娶一位大家闺秀为妻。也难怪,当代人可能难以设想,其实在当时唯有大家族出身的女子才能有这样的气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陈寅恪与唐筼从相识到结婚仅有两个月,即使放在今天也是毫无疑义的“闪婚”。唐筼的出身名门,气质高雅、才华比仙,恰好符合陈寅恪对感情的设想。而陈寅恪也并无他同龄的那些“五四”青年对感情的极端开放,或刻意反传统的激进态度。在本书中,诸女儿还记录了一件小事,亦透露出陈寅恪对唐筼的感情。书中说:

  “母亲在金女大就读期间,曾作为学生代表,为了学生的利益向有关当局交涉。对于这个,父亲谈起时不尽赞同,他的态度是:学生在校应将全副精力投入学习,不要参加 *** *** 之类的学运活动。父亲的观点于今是否合时宜呢?”

  这段话,尽管作者刻意强调了陈寅恪先生的观点不尽“合乎时宜”,但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件事情暗含的赞许。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与许广平。许广平在她写的《鲁迅回忆录》中写道:

  “我还记得‘三一八’那天清早,我把手头抄完的《小说旧闻钞》送到鲁迅先生寓处去。我知道鲁迅的脾气,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做好预定的工作的,在大队 *** 前还有些许时间,所以就赶着给他送去。放下了抄稿,连忙转身要走。鲁迅问我:‘为什么这样匆促?’我说:‘要去 *** !’鲁迅听了以后就说:‘ *** *** ,天天 *** ,我还有些东西等着要抄呢。’那明明是先生挽留的话,学生不好执拗,于是我只得在故居的南屋里抄起来。”

  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很有意味。鲁迅的行为,并非如许广平后来违心所说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更不是对时局险恶的世故(鲁迅和陈寅恪都是不畏强权的人,没有必要在这里陡然世故起来)。鲁迅和陈寅恪的话说到底都只为一个字:爱。如果说陈寅恪鼓励唐筼去运动,鲁迅也支持许广平去情愿,我反而疑心这是不是法国艺术电影的拙劣情节了。1969年,陈寅恪与唐筼二人相继辞世,时间相差不过月余。

  最后再谈一下陈寅恪的朋友很多。陈氏姐妹在本书中可能会被忽略的一点,是书中到处都是“伯伯”“叔叔”“伯母”之类的称谓。这侧面反映出陈寅恪是一个朋友很多的人。一个人有很多朋友,一方面说明他很得别人的欣赏,另一方面则很能说明他的为人。陈寅恪的一生,从13岁第一次赴日本留学,到晚年目盲生活不便,除了家人悉心照料,处处都依仗着朋友,如许地山、赵元任、胡适等等。陈氏姐妹对这些父辈们的深挚纪念,足以令我们见到一个更为真切的陈寅恪。很多读书人惯于文人相轻、党同伐异;很多读书人惯于独来孤往、自命清高。但陈先生皆非如此,他的清高是与生俱来的,绝不妨碍他朋友遍天下。这一点,实在值得当代的读书人学习啊。

  正如本文开头所认为的,有关陈寅恪的思想人格、学术成就、个人行迹乃至幽微心理等的“世外文章”已经很多,也写得很好。但这些就能让我们认识一个立体的陈寅恪么?这些文章无非是站在陈寅恪的身后、身外,以自己的视角来看他罢了。而《也同欢乐也同愁》呢,则尽可能的还原了陈寅恪作为儿孙,作为父亲,作为丈夫的种种细节。这些都是一般的传记看不到的。陈氏姐妹的追悼之情,也颇感人心,“灯前啼笑已成尘”,那些欢乐那些愁,就留在书里吧。

陈寅恪:灯前啼笑已成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4.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5. 许广平:鲁迅的伴侣,拒绝原配的合葬要求,而自己遗愿是不留骨灰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1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广州高第许氏,被称作为「”近代广州第一家族”。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曾任浙江巡抚,是清末股肱之臣。祖父到父亲时家道中落;母亲是商人的女儿,能作诗词。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在宴会上玩「”碰杯为婚”,酩酊大醉的父亲糊里糊涂地将许广平指给了一家姓马的劣绅。由于该户人

  6.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7.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8.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9.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10.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随机推荐

  1. 什么姓名用字会遭人嫌弃–宝宝起名

    外加上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那么会遭人嫌弃的姓名用字几利成零,对于这种总结性毫无根据的篇章写出来是不是毫无意义了呢?当然不是,至少生僻字为姓名的字就会遭到众人的嫌弃。即使都用平声,如果能分成阴平和阳平,也可以让名字产生节奏感,比如江航。“江”是阴平,第一声,“航”是阳平,第二声,读起来也很流畅。

  2. 弗雷德里克·班廷简介

    出生:1891年11月14日出生地:加拿大安大略省阿利斯顿星号:天蝎座死亡:2月21日,1941年(49岁)死因:飞机失事结婚生活1924-06-04医生弗雷德里克·班廷(32岁)结婚玛丽昂·罗伯逊1921-07-27弗雷德里克·班廷和查尔斯·贝斯特在多伦多大学分离胰岛素1934-06-04胰岛素的共同发现者弗雷德里克·班廷博士在Facebook上获得爵士分享在推特上分享著名医生大卫利文斯通伊丽莎白布莱克威尔尤根费舍尔梅杰米森马格努斯赫施菲尔德帕拉塞尔苏斯

  3. 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一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下一句是桃花流水鳜鱼肥选自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全诗:《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作者: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 成语【无以复加】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无以复加的意思解释成语无以复加发音:wúyǐfùjiā释义: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5. 带有胆的成语

    包含有“胆”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亡魂丧胆——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剑胆琴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肝和胆将要破碎了。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同“枕戈尝胆”。照人肝胆——比喻以赤诚相见。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有胆有识——既有胆量又有见识。艺高胆大——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义胆忠肝——指为人正直忠贞。同“心殒胆落”。

  6. 挂风铃有什么讲究

    挂风铃有什么讲究众所周知,朗诵或歌唱均可在人体内达至激活气能的效果。当然,选择风钤必须注意方位与材质的配合,如在家里的东部和南部宜使用木制的风铃,而北部宜悬挂金属风铃,西部宜悬挂陶瓷风铃,从而调节家中五行的能量。★厨房有火气,挂上风铃会激发这些火气,自然也不宜挂风铃。

  7. qq个性签名伤感说说-感人的情话

    明天还有无数种可能性,千万不要在今夜就停止热情。真正生气的时候,不是哭也不是闹,而是一个人静静的沉默。人和人相遇,并不一定都能相识,有缘无份,擦肩而过的事比比皆是。

  8. 梦见气压计梦到气压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气压计好不好

    做梦梦见气压计好不好?梦见气压计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气压计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气压计,预示着你的事态就会发生变化,你会得到利益回报。如果气压计破了,你的事业上会意外地出现不愉快事件。

  9. 博学多闻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10. 计功量罪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ìgōngliàngzuì【解释】指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计功量罪”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