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灯前啼笑已成尘 《也同欢乐也同愁》 国内出版的名人传记一类书籍,水平大多参差不齐。刻薄一点说,十部传记也就一两部可以读。但平心而论,有关陈寅恪的传记旧史,能读的算是颇为不少了,而且有些不论从史料价值还是思想水平上皆属上乘。比如汪荣祖的《史家陈寅恪传》、陆建东的《陈寅恪最后二十年》...
陈寅恪的最后岁月:夫妻共守穷困 死生契阔 据黄萱回忆,“文化大革命”期间她若去看望陈寅恪,须先向历史系的掌权者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能登门探问。故陈寅恪的“反动诗作”也成为陈寅恪的一条罪状。陈寅恪不一定是被高音喇叭吓死的,但梁夫人为这一野蛮行径添了一个有力的旁证。陈寅恪的心脏病日趋严重。一九六七年夏,唐筼心脏病发作,濒临死亡。在晚年,陈、唐两人一直认为唐筼将先陈寅恪而去,这也是陈寅恪向唐筼生前预撰挽联的一个内情。
令后人沉思的墓碑格言——纪念陈寅恪先生逝世40周年 陈寅恪遗像>>黄永玉题写的陈寅恪的碑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0月8日,距陈寅恪先生逝世已整整40年。34年后的2003年6月16日、陈寅恪113岁冥诞之日,他携肝胆相映的妻子唐筼在潇潇细雨中回到了庐山。陈寅恪先生辞世40周年了,历史的蒙尘已渐渐抹去,陈寅恪的学术地位、尤其是人格魅力,越来越被后人所认识、推崇。
他是民国时连侵略者都下令保护的大师级人物,只因身后有她! 在快餐时代,不管是恋爱还是婚姻,都越来越难看到令人刻骨铭心的感情了。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位民国时期的女教师,相信不管是她的精神,还是她的作为都会令我们为之动容。在讲这位主人公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位民国时期的大师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