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易经告诉你,为何做人就应该走中正之道

介石是字,中正是名,都是自己起的。不能够长久,但是,能安守天命就会吉,是因为中正的缘故。这里提到了,“贞吉,以中正也”,这就应了这次的话题,做人要中正。比如上面这个豫卦,二爻为阴爻,这就得位,又是处在下卦的中间,所以说是中正。你看,这里只提“得中道”,就不说“中正”了。因为,得中,但是不正。这就是中正的道理。都在变化,在变化中去把控好方向,使得始终在中正的道上。

正因为习气未除才需用心修行

人从无始以来,常因无明和习气而使得自己意乱情迷、颠倒人生,“修行”的目的即在去除无明习气、回归清净的本性。为让我们更有信心努力消除习气,佛陀曾说:“正因为习气未除,才需用心修行;习气若已消除,那就已经成道了。”其实人人都有无明和习气,想要修行的人,要抱着恢复原来清净本性的决心,才会努力下功夫修行,也才会有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而习气一不小心就会现前,因此修行要时时刻刻多用心于身、口、意。

你是真修还是假修?

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真正的修行,是“历事炼心”,是持续地保持醒觉。你若用心,一切嬉笑怒...都是清净行;若不用心,一切“修行”都是妄行!修行的核心是修内在的本性,修心化性,种下对的种子,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才是真修行。别用修行麻木自己,不要被“修行”的假相所迷惑,不自欺,不欺人,老实用心!所谓修行者,即非修行,是名修行!

一个震撼的故事—因果不虚

一个震撼的故事——因果不虚甲曹杰大师在《现观庄严论心要庄严疏》中批判了一类虽学富五车,却以为另有一套东西可修的修行人。青增格西在讲解这一段文意时,顺带讲了他们家乡一位格西的故事。魔为了毁坏格西的善法资粮,加持他发如是善心,令别人不敢劝阻,同时令格西觉得自己很伟大。如果他去印度,也许今天他的利生事业会很不错。法王的这个话,后来得到了上一世那位格西同在监狱服刑者的印证。

11 斩断情缘

斩断情缘有一次在成都中央花园,正当我们一行人在花园的草坪上静静体味四周静谧、祥和的氛围时,两个年轻的姑娘绕过喷泉来到我们面前。详细了解以后得知,两个姑娘一个来自山东,一个来自东北。对她而言,舍俗出家并非易事,一般人中又有多少能斩断凡情羁绊呢?我仔细地思考了一番这个问题,觉得既然已感到留恋世事凡情无义,那为何不干脆快刀斩乱麻,一把拔去这情缘之草,再不要让它在心头蔓延呢?

多增加一分真我

多增一分真我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禅、念佛等,都是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所以,修行学佛一定要有惭愧心,知羞耻。,一切行动都充分表现内在的修养。修行必须走入人群,和不同习性的人互相磨练、适应,并圆融共处、和睦相待。启发自我觉性修行,得靠自己精进地启发自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待不劳而获的成果。

一个震撼的故事——因果不虚

青增格西在讲解这一段文意时,顺带讲了他们家乡一位格西的故事。“后来战事来了,许多人劝这位格西逃往印度。”魔为了毁坏格西的善法资粮,加持他发如是善心,令别人不敢劝阻,同时令格西觉得自己很伟大。如果他去印度,也许今天他的利生事业会很不错。法王的这个话,后来得到了上一世那位格西同在监狱服刑者的印证。

别让修行 ... 了我们

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殊不知,我们把修行变成了一种新的习气。这种不入心的“修行”,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全然地、全新地投入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个当下的修行之中。修行的核心是修心,通过修心外化为言行,这才是真修行。别让修行...了我们,不要被“修行”的假相所迷惑,不自欺,不欺人,老实用心!

在闹市中修行 前言 目录

在闹市中修行释颢著编辑推荐《在闹市中修行》人生就是一种修行,修的不是苦难,而是一种心态。此时,人生的修行就显得颇为重要了。“看穿”是修行的前提与要义,而修行则是为了更好地充实和净化自己,意味着使自己成为能够在人间如意行走而不被任何现象困惑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