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照

见佛须知

见佛须知...里又是浊浪排空。佛陀波利惊喜之际,虔诚一下子长大几倍。>佛陀波利兴奋地嚷道,随即收拾好行囊向北而去。突然眼前便出现一个身材高大的僧人,满嘴印度口音,声若洪钟,自称是佛陀波利。>“法照回答说:想一见文殊真容。”>法照闭上双眼,一会儿,钟磬声如波浪轻轻涌来,他睁开眼,只见佛殿巍峨,连绵如烟,有一座寺院门匾主题着“金刚般若寺”几个刚劲圆润的大字,光华变幻。

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

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法照,唐代圣僧,为净土宗四祖,约生于公元747-821年间。七代表一些数目吧,虽然不一定是七佛,可能是无量的佛,表示为“七佛”。节选自文殊菩萨亲自教授法照禅师念佛法照大师,身世事迹多不详。感五色彩云弥覆其寺,祥云中现出许多楼阁寺宇,阿弥陀佛及二菩萨其身高大,满虚空中。

净土圣贤的传记4

净土圣贤的传记4法持,姓张,润州江宁人。临终,遗命露尸松林之下,施与乌鸢蝼蚁,使食吾血肉者,起净土因。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汝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著往生净土集,行于世。他写了《往生净土集》流通世间。专修净业,称念佛名。又欲远诣西域,礼如来圣迹,以此胜福,回向净土。随着船沉没水中,他的身体也沉没水中。当时得救的人传述了这件事。一念之顷,即见净土境相。

法照大师的念佛奇缘

法照大师也是唐代高僧,因其思想与行持,皆与善导大师相似,后人认为他是善导大师再来示现的,所以尊称他「后善导」。法照大师很感动、很惊奇,他想:这应该是在娑婆世界,但到底在什么地方?法照大师就到五台山寻访这个圣境,暂住五台山佛光寺。法照大师恭敬来到两位菩萨面前,虔敬顶礼,并请两位菩萨为他开示。法照大师此后即专修净土法门,专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后人因此尊法照大师为净土宗第四位祖师。

文殊菩萨现身与法照大师的对话

---法照大师是大历五年四月六日,法照等一行人,到达五台县的佛光寺。就在那天夜里四更,法照远远地望见一道奇异的光芒照在自己的身体,因此向前接近跟随而去。法照于是进入寺院,登上讲堂,见到文殊菩萨在西边,普贤菩萨在东边,各自坐在师子座上,有数以万计的菩萨众围绕在旁,文殊、普贤则为围绕在旁的大众说法。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五、摄生 得验

禅师令他入观音、法华等三昧,以消除宿世业障。在国清寺念佛时,感得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现身,又感见天冠宝瓶,光照其身。他又看见观音菩萨垂脚而坐,启芳、圆果捧足顶礼。晚年,他持诵《阿弥陀经》,看见琉璃地上,佛和观世音菩萨现身。数天后,行童看见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座给他,说:“七天后乘此来生净土。”后来,他见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来迎接而化。逝世后,她面貌如生。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2)

而文殊菩萨本门的深远,智慧的超越,亦由是可知。不过,婆婆世界的众生,因释迦佛的介绍,始知文殊菩萨的伟大圣迹,及其功德的不可思议。一佛是释尊的法身毗卢遮那佛,二菩萨指文殊菩萨,及普贤菩萨。同时由事实证明,文殊菩萨常说法华经,恒令众生发菩提心,修菩萨行,速得成佛。

法照大师念佛奇缘

法照大师很感动、很惊奇,他想:这应该是在娑婆世界,但到底在什么地方?法照大师就到五台山寻访这个圣境,暂住五台山佛光寺。法照大师恭敬来到两位菩萨面前,虔敬顶礼,并请两位菩萨为他开示。法照大师就在一堆石头上做记号,后来发心在此建「大圣竹林寺」,并将这一段经历写下来,流传后世。法照大师此后即专修净土法门,专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后人因此尊法照大师为净土宗第四位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