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皮皴】的意思是什么?【麻皮皴】是什么意思? 元·汤垕《古今画鉴唐画》:「董元(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秾古。」麻皮皴的拼音mápícūn麻皮皴是什么意思麻皮皴mápícūn状如麻皮的皴笔。
王开玺:辛酉政变为何和董元醇相距甚远? 大凡讲授或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发生于1861年的辛酉政变,而谈到辛酉政变则不能不讲到董元醇其人。就此而言,董元醇可谓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但是,董元醇最为风光而辉煌的时候,只是一位从五品的监察御史。辛酉政变以后,曾任工科给事中和光禄寺少卿,也不过官为正五品。而《明清历科进士题名录》仅有“董元醇,河南洛阳府洛阳县人”12字。
科举入仕,不稂不莠的董元醇 壬子科会试的阅卷总裁为大学士周祖培,故此,董元醇应属周祖培的门生。旋后,董元醇等被钦点入翰林院庶吉士馆。1855年散馆时,董元醇为二甲第二十二名庶吉士,授编修之职。但是,董元醇可谓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董元醇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表现欲望。
董元醇在奏折中首先提出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主张?真的假的? 人们大多认为是董元醇在这一奏折中首先明确提出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主张。董元醇奏折的第一点,虽然文字不多,要求由两宫太后权理朝政的意图也十分明显。这样,既申明了祖制,却又暗寓可行“太后垂帘”之意。这样,表面上并未触及“仪”的内在实质──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但又足以表明其需由两宫太后“权理朝政”,简在帝心的主旨。其后,慈禧太后即是借此大做文章,从而开创太后垂帘干政朝局的。
董元醇与“垂帘听政制度”有无直接联系?听王开玺先生说 赞襄政务八大臣称董元醇和慈禧太后要求实行垂帘听政制度,是为了突出他们变改祖制的罪名,多少有些欲加之于罪的“莫须有”色彩。就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与线索来看,董元醇虽微引垂帘听政这一形式之绪,可以视之为这一制度的嚆矢先声,但实际上,董元醇与“垂帘听政制度”却并无直接联系。
辛酉政变之后的董元醇,他怎么样了? 但尚未及起行,即已发生了政变,故此,董元醇逃过发遣一劫。辛酉政变后,董元醇从从五品的监察御史,迁升为正五品的工科给事中。辛酉政变后的第七天,即11月9日,工科给事中董元醇曾以“现闻仓场侍郎”德全、廉兆纶等人,不但未“将运米迟延之车户头役邢文富治罪”,未将其人本年已领款项“勒令赔办”,反而“又发给银八百两”,预支了明年应领款项等事,奏请清廷予以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