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的人物简介 蓝瑛的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蓝瑛是我国明末清初的画家,曾有美术史家把他列为"浙派",对此,有专家学者提出异议认为:蓝瑛与戴进之间既无师承关系,在绘画面貌、艺术风格上也大相径庭,故不应因二人同处浙江杭州而列为同一画派-浙派。本文试通过对蓝瑛绘画作品的具体分析,来阐述蓝瑛山水绘画的艺术特色和所取得的成就。从现存蓝瑛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临习古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笔墨功底。
谈明、清摺扇书画 谈明、清摺扇书画扇子,在中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汉班婕妤咏纨扇就有“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的诗句。弘治之际,更出现了几辈精制摺扇的名手。看来,书画家在摺扇上作书作画,使摺扇成为完整的艺术品,正是这个时期开始的。而团扇,明清以来,虽还流行,却远不如摺扇之盛了。沈周、文徵明、唐寅以画负高名。
禹之鼎的艺术成就 禹之鼎的艺术成就禹之鼎(1647~?1.广采博取转益多师关于禹之鼎的传统师承,画史仅简略记载:“幼师蓝瑛,后出入宋元诸家,遂成一家法。”禹之鼎还追学元人之法,期间最倾心的是王蒙。禹之鼎的肖像画,既受曾鲸影响,又不为其所囿,显示出多种面貌。禹之鼎的肖像画,在当时盛行文人山水、花鸟的社会风气下,虽未能蔚成一派,但杰出的艺术成就还是得到了世人的公认,画史谓其“工善写照,一时称绝”诚非虚誉。
“南陈北崔”何以名声悬殊 “南陈北崔”何以名声悬殊在明代末期中国画坛上,有两位人物画家异军突起,格外抢眼,他们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南方的陈洪绶和北方的崔子忠,后人称之为“南陈北崔”在明代末期中国画坛上,有两位人物画家异军突起,格外抢眼,其中一位性格怪僻,人物造型夸张,设色古雅;另一位孤高自重,人物取法高古,设色清丽。然而,在海内外艺术市场上,“南陈北崔”的行情却是天壤之别。
妙笔丹青 景象万千—读清末翰林许承尧旧茂 妙笔丹青景象万千—读清末翰林许承尧旧茂安徽省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多达23万余件,其中最具特色的品类是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大多为我国著名收藏家的旧藏,流传有序,保存完好,多为精品。例如清末翰林许承尧收藏的古字画多为一级文物,有的成为海内孤品。下面选出许承尧旧藏明清山水、花鸟图轴10幅,供鉴赏。上诗堂有清末翰林许承尧1902年题跋一段,左裱边许氏又有题句。1990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读清末翰林许承尧旧茂明清山水图 读清末翰林许承尧旧茂明清山水图安徽省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多达23万余件,其中最具特色的品类是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大多为我国著名收藏家的旧藏,流传有序,保存完好,多为精品。例如清末翰林许承尧收藏的古字画多为一级文物,有的成为海内孤品。许承尧,生于清同治十三年,安徽歙县人。下面选出许承尧旧藏明清山水、花鸟图轴10幅,供鉴赏。上诗堂有清末翰林许承尧1902年题跋一段,左裱边许氏又有题句。
蓝瑛山水绘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蓝瑛山水绘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蓝瑛是我国明末清初的画家,曾有美术史家把他列为“浙派”,对此,有专家学者提出异议认为:蓝瑛与戴进之间既无师承关系,在绘画面貌、艺术风格上也大相径庭,故不应因二人同处浙江杭州而列为同一画派—浙派。本文试通过对蓝瑛绘画作品的具体分析,来阐述蓝瑛山水绘画的艺术特色和所取得的成就。因此,在探讨蓝瑛山水绘画的艺术特色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蓝瑛的生平及师承有所了解。
[名家名品] 人物画家陈洪绶 [名家名品]人物画家陈洪绶明陈洪绶观音像明陈洪绶抚乐仕女图明陈洪绶岁寒二友图纵118厘米、横47厘米。陈洪绶在绍兴时,正值当时的名学者刘宗周在那里讲学。刘宗周的思想曾给陈洪绶以重大影响。陈洪绶是一位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精的画家。陈洪绶人物画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版画方面。他十九岁时所作的《九歌图》是目前所见他的人物画创作最早的一种。为张深之《正北西厢》所作的六幅插图,显示了陈洪绶的文学修养及艺术水平。
[专家点评] 蓝瑛 古木文禽图 [专家点评]蓝瑛古木文禽图蓝瑛(明)古木文禽图(细部)蓝瑛(明)古木文禽图(款印)蓝瑛,字田叔,号啑叟,晚号石头陀,浙江杭州人,是明末重要画家,山水、兰石、花鸟无所不工。构图参差错落之中,求得疏密有致,一只鵅子鸟,悠亲栖于枝上,笔墨工写意相间,翎毛造型严谨,花木点染随意,枝叶饱含水墨,丰腴而沉厚,将体态轻盈的小鸟烘托得更加突显。
[专家点评] 明蓝瑛 寒岩积雪 [专家点评]明蓝瑛寒岩积雪此为明蓝瑛的“寒岩积雪”。几株杂树之下,三间草屋遥相呼应,一叶扁舟泊停靠在寒江之上,一派萧疏景象。蓝瑛,字田叔,号蜨叟,晚号石头陀,又号东郭老农,钱塘(今杭州)人。早年清简秀润,中年后渐趋苍劲。其画对明末清初绘画影响很大,被称为“武林派”,画史中亦称为“后浙派”,实际上与浙派画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