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就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但精、气、神三者作为一个组合系统出现,是在道教的开教经典《太平经》中。《太平经》认为,精、气、神三者彼此协调,有机地联系起来,人才能长寿。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

调好精、气、神是养生的关键来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潘毅 精气神的概念,《老子》《庄子》《管子》《孟子》《黄帝内经》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有所涉及。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就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但精、气、神三者作为一个组合系统出现,是在道教的开教经典《太平经》中。《太平经》认为,精、气、神三者彼此协调,有机地联系起来,人才能长寿。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中医养生会涉及「 ”存精”「 ”养气”「 ”守神”理念。那么,什么是中医上的精气神? 精—— 人体有用的所有精微物质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广义的精,包括对人体有用的所有精微物质,比如精、血、津液,分布于人体各个部分,起着不同的作用。狭义的精,指肾所藏的精,尤其是人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精,它秉受于父母,承载着祖祖辈辈的造化之基,在个体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也就是说,肾经可以促进和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肾精所化的气,能够抵抗内外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先天之精又称「 ”元精”。由先天之精延伸而来的,还有一个「 ”生殖之精”的概念,这指的是人的生殖繁衍之精。这里得注意,「 ”先天之精”跟「 ”生殖之精”是有区别的。先天之精强调的是源于父母,带有祖辈的造化之基;而生殖之精,强调的是本人的生殖之精,带有先天之精的烙印和信息。跟「 ”先天之精”相对应,就有「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也称「 ”水谷精微”,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供人体日常生命活动之需。精气神这三宝之中的「 ”精”,更强调肾所藏的精,尤其是其中的先天之精。 气 ——脏腑经络的背后推手 气有广义、狭义之分,「 ”精气神”中的「 ”气”,其实广义、狭义都涉及。狭义的气,指的是运行于全身、肉眼难见、活动力很强、类似于自然界气态的极细微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器官活动的动力。由于活动力很强,所以气能推动津液和血的运行,还有控制体内液态防止无故流失,以及促进体内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作用。中医所说的气,都具有物质性,但以功能性为主要外显。 气也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分。「 ”先天之气”是人体与生俱来的生命动力,所以有「 ”元气”之称。这个「 ”元”字,跟「 ”原始”的「 ”原”字相通,代表本原。体内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元气也可以由元精化生而来,存于丹田。 「 ”后天之气”则指呼吸之气与水谷之气,先后天之气的关系是:元气启动了生命活动,为后天之气的摄入奠定了基础,而后天之气又不断培补先天元气,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至于后天之气是如何补充先天之元气的,往往是在深呼吸的作用下,让气能下纳丹田,宗气下资元气。 神 ——元神日损 识神日益 「 ”神”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 ”先天之神”又叫「 ”元神”,就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一套人体控制系统。「 ”后天之神”指的是「 ”识神”,是后天的学习以及各种生活经验记存而来,它的作用就是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老子《道德经》说「 ”为学日益”,讲的就是如何通过「 ”识神”的作用来增加学识。 元神可自调节或主宰人的生命活动,识神则主要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但如果识神过于活跃,就会干扰元神对人体的自调节功能。 所以调神又有了广义跟狭义之分:狭义的调神,是指调节心理活动;广义的调神,既包括调节心理活动,也包括调整我们生命活动的调控系统。「 ”精气神”三宝中,因元神具有主宰之能,所以为三宝之主。 精气神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从相互化生的角度,精化气,气化神。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 孙思邈曾指出:「 ”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精气神在养生学上的意义在于: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疲是疾病或衰老的状态。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 如何保养精气神? 寡欲可以养精 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纵欲不但会丢失过多的 ... ,同时也损及五脏之精。《类经·摄生》指出,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 寡言养气 寡言和适度运动可以养气。中医有句话叫「 ”劳则气耗”,当过度使用体力的时候,就会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的感觉,这就是耗气了。同时,长时间大声说话也有这种感觉。所以,体力活动要适度,长时间大声说话也是能减就减。 寡思养神 思虑过度会耗神、耗气,气能化神,气是神的生成来源之一。所以,用脑过度一样会有体力上的疲惫感。因此不要一天到晚思考,要有个度。 三田精满,五脏气盈 精气神学说也可用于内修。明代医家张景岳说过:「 ”精气神三字,惟道家言之独详。”北宋张伯端《青华秘文》说:「 ”金丹之通,始终以神而用精气者也。”又因为精气神三者之中,精为基础,所以,固肾强精为筑基之要。又因气能化神,也能作为气化的动力而生精,所以,又以养气为要务。 现将各种内修的方式,都用「 ”气功”来统括。强调用神才是最高,后天之气转化为先天之气,就要靠元神的观照。 正因三者之中「 ”神”为之主,所以内修的较高阶段都强调「 ”调心”。其实,一切内修锻炼 ... ,都是以全精、全气、全神为原则,目的都是为了固养精气神,以求健康长寿。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孙思邈三宝养生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