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念佛的人多而往生的人少的原因

【欲出迷途生净土者,必须我法双空。因无论着我相,或着法相,少有分别计较,便是住尘生心。心有尘染,哪得清净?净心未能,净土不生也。】 世间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原因在哪里?心不清净。也许你听了又起了怀疑,我们看看现前,好像不久,新加坡有些地方念佛人,他的心不清净,为什么临终念佛他往生了呢?诸位要知道,这也不是偶然的,经上所讲:他多生多劫的善根在那一剎那当中现前。他临走的那一剎那,他心是清净的,他统统放下了;如果那个时候的心不清净,决定不能往生。凡是这样往生的人,佛说了,这是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同时具足。什么是善根?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因缘?我们先讲福德,他有福。福是什么?临终那个时候他头脑清楚。有很多人临终迷惑不清,那就没有福报。神志不清,这个就糟糕!许许多多人走的时候,迷迷糊糊走的,他不清楚。这个人临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福德。因缘是什么?遇到善知识,这个时候劝他赶快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是善根?他一听就相信,一听就统统放下。善知识说:你不要牵挂了,你的财产、儿女亲情统统放下。他一听,马上就放下,那是善根。所以他在一念之间,这三个条件同时具足,他往生了,是这么个道理。我们自己想想,能保证自己将来死的时候,头脑会清楚吗?敢不敢保证?你到病院里面去参观一下,几个临终的人头脑是清楚的?一百个人当中一个都找不到,都是迷惑颠倒走的,不省人事。许多病重的人,家亲眷属都不认识了,我们见到很多。最喜欢的儿女,到那时候跟他说话,都不知道,问他什么人?摇头,不晓得。那样的人,怎么助念也没用处。我们只能够说尽人事而已,助念总比不助念好,能不能往生?难,太难太难!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净土,一定要做准备的工作,准备的工作做得愈妥当愈好。怎么个做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把世缘看淡,就要把世缘放下,专心去念佛,把念佛当作我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这样才行。世间人、现在一般人,他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是什么?赚钱。钱赚得再多,将来到哪里去?饿鬼道。怎么知道是饿鬼道?饿鬼道贪心最重,他贪财。贪心变饿鬼,瞋恨堕地狱,愚痴变畜生,这是三恶道的业因。我们要想去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第一桩大事是念佛。天天念阿弥陀佛,天天想极乐世界,这就对了。我们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把世缘统统放下;世缘要放下,佛缘也要放下,八万四千法门我统统放下。别人学,我赞叹,我欢喜我赞叹,我不学。我为什么不学?那些法门对我来讲太难了,我不是那个根性。谁能够学,好,都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统统赞叹,不能妨害,各人有各人的因缘。这是教给我们平常要做的预备功夫。"必须我法双空",我、法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四相,四相要离。 "无论着我相,或着法相",这个法相包括佛法。"少有分别计较,便是住尘生心。"佛教给我们无住生心,我们今天的错,错在住尘生心。尘是什么?五欲六尘。我们想一想自己,想一想周边这些人,再想一想这个社会里面的大众,无论发什么心,他这个发心是从哪里发的?都是从尘境上发的,都是住尘生心。今天一个人,很勤奋、很努力的在工作,很认真的在工作、在拼命,他为什么会发这个心?不是要名,就是要利。他这个心是从名利上生的;名利是尘境,住尘生心。 心有尘染,住尘,心里面就被染污,被贪瞋痴慢染污、被烦恼染污、被无明染污,哪得清净?他心不清净。往生西方净土,条件是清净心生清净土。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要清净心才能够往生。这是把往生的条件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心不清净,佛号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每天拜阿弥陀佛,每天香花水果供阿弥陀佛,每天去巴结阿弥陀佛,没用!心不清净不能往生。所以不可以用感情对佛菩萨,"佛菩萨,我对你这么好,你都不照顾我。"那还行吗?你就把意思完全错会了,把佛菩萨当作凡夫来看待。这样学佛不但没有功德,造罪业;为什么?把佛菩萨看成凡夫。这个观念就大错特错,这个就造罪业。 这个世间愚人真有,我们在台湾省还遇到一桩事情,早年,这法师可能都不在了。说这个话,总有二、三十年前了。有一位法师,住在一个小庙,常常出去做佛事。有一天,他家里遭了小偷,大概财物损失了一些,他回去就对着地藏菩萨发脾气,"我天天供养你,我出去做佛事赚一点钱,你怎么连家都没有看住!"把地藏菩萨像打了一顿,你说糟糕不糟糕!这个笑话都传出去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把地藏菩萨打一顿,说他没有把家看好,为什么小偷来偷,遭小偷。这完全是用凡夫感情的心对待佛菩萨,这个错了。所以我们要晓得,往生净土的条件是清净心。我们念佛一定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受用就大了。这是我们讲席当中常常说的,心清净身就清净,身清净就不会生病;心清净,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现在就得受用,现在就离苦得乐。这是事实不是假的,佛法真的帮助我们离苦得乐。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念佛的人多而往生的人少的原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古代对鸟类的崇拜:火烈鸟是艺术和食物的杰作

    在古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比今天更加严格,包括想象和神圣的领域.研究古人如何接近不同的物种,可以让我们在纯粹的科学兴趣之外,揭示一些在“官方”历史中没有揭示的信仰和日常生活的某些隐藏方面,目的是验证利用历史资源获取某些物种的生物地理信息的可能性物种,这类调查的结果使我们能够越来越多的证据来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是如何改变对自然,特别是对动物的态度的,一种生活在地中海两岸的色彩艳丽的水鸟,至今仍

  2. 姚大榜24代世袭土匪的原因是什么?靠一招祖传妙计作恶50年不倒

    湘西由于山高林密,沟深洞多,一度成为绿林悍匪们的乐土,姚大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出身于这样的家庭,姚大榜自幼精通为匪之道,是天生的匪首恶棍。>姚大榜很早便占山为王,烧烧抢掠,无恶不作,为害一方。>凭着狠辣的手段,姚大榜的势力不断壮大,很快成为名震湘西的悍匪头子。>关于姚大榜的多疑,还有一个小故事。>>姚大榜就凭着这种谨小慎微的性格,为害一方50年而不倒。

  3. 砚台收藏家——陶昌骏

    砚台收藏家——陶昌骏步入上海静安宾馆,人们的视线自然会被大厅里一尊蹲伏着的洁白的卷角山羊雕塑所吸引。它的作者便是上海石雕名室“陶泓斋”的主人之一,青年雕刻家陶昌骏先生。当昌骏和四个兄弟商量自治石砚计划时,立刻得到一致的向应。“陶泓斋”的作品,十分讲究自然,从选材料起,就注意“因石制宜”,“牧童砚”和“云海旭日砚”可称是陶昌骏的代表作。陈端友遗下的几十方石砚,已被列为国宝,藏于上海博物馆。

  4. 麻将的起源 传统文化国粹麻将的由来和发展

       麻将的起源:麻将是中国的国粹,中国人总是爱以搓八圈或是以桌上游泳来称呼,近来更有医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多打麻将可以预防老人痴呆症,不可讳言,麻将是一件令人不能自己的博奕游艺,但是你知道麻将的由来吗?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

  5. 梦见老爸去世

    周公解梦梦见老爸去世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爸去世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司马柬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郁郁而死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新知小编带来的司马柬有天子之才却未有天子之命,郁郁而死。司马柬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三个儿子。如果通不过,就立次子司马柬为太子。司马柬多次进谏返回封地,颐养晚年。>>回到封地后司马柬郁郁寡欢,三十岁便逝世。史料不详,距今年代较远,已无从考证司马柬为什么没有子嗣。

  7. 梦见母亲嫁人_周公解梦梦到母亲嫁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母亲嫁人好不好

    梦见母亲嫁人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母亲嫁人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母亲嫁人,交际运将显著好转。上班族梦见母亲嫁人,会面临升迁的机会,但是和同事之间相互猜疑的气氛也在加重,工作进展往往会因此而变得不顺。已婚女人梦见出嫁,意味着自己对目前的婚姻状况不满意。原版周公解梦梦出嫁,凶。梦女出嫁主破家,妻出嫁主再醮。女梦人迎娶者大凶。

  8. 雨钱

    ★雨钱滨州有个秀才,一天正在看书。于是共同评论古今。过了一会儿笑道:“这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需要有十几文钱作本钱。”不大一会儿,几十百万的钱从房梁上哨哨地掉了下来,势如暴雨,转眼间淹没了膝盖。一丈多宽的房屋,掉下的钱积了大约有三四尺深。老翁把手一挥,钱雨一下子就停了。秀才暗暗高兴,以为自己陡然成了富翁。过了一会儿,秀才进屋去取钱用,见满屋的钱都化为乌有,只有作本钱的那十几文钱还孤孤单单地在那里。

  9. 拆婚

    南直长洲有一村农,姓孙,年五十岁,娶下一个后生继妻。前妻留下个儿子,一房媳妇,且是孝顺。但是爹娘的说话,不论好歹真假,多应在骨里的信从。那老儿和儿子,每日只是锄田耙地,出去养家过活。婆媳两个在家绩麻拈苎,自做生理。那媳妇自是个老实勤谨的,只以孝情为上,小心奉事翁姑,那里有甚心去捉他破绽?

  10.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

    后来他又远去大阪谋职,当时的他影响最深的就是临走前,母亲饮泣着向同行的人拜托照顾自己的样子,那种爱,比什么都来宝贵,不是么?初来大阪,他是在船厂火盆店当学徒,当时瘦弱的他接手这个工作,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双手尝尝被磨的头破血流,连提水打扫的活也干不了,凭着什么,他咬着牙,一次次挺了过来。经历困难的人如同经历风雨的玫瑰,不矫情,不虚伪,不懦弱,不依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