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孝文帝拓跋宏4岁时接受父亲的禅让,登上皇帝的宝座。由于年幼即位,朝中大事均由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执掌。冯太后敢于创新,大胆改革,曾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基本利益的前提下,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保证了朝廷的租调收入和徭役征发,对北魏的封建化起了促进作用。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亲政。他办的头一件大事就是迁都。他为什么要迁都呢?

  首先,从政治上看,是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孝文帝迁都之前,北魏的都城在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市东北,这在当时是为了充当军事要塞而建立的。平城,作为一个边塞城市,缺乏传统汉族文化生根发芽的土壤。它是北魏游牧文明发展的根据地,却没有先进封建文明的积淀。平城封建文化的缺乏,无法对整个北方、中原地区实施有效的政治影响及文化辐射。而且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守旧贵族的阵营,保守势力特别强大,要在这里进行汉化改革,阻力重重,为了争取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必须迁都。同时由于北魏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各地反抗起义不断发生,北魏统治者急需实行汉化政策,便于与汉族地主进一步合作,而平城作为京城,这里强大的保守势力不利于推行汉化政策。

  其次,从军事上看,是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

  北魏中期以后,北方另一支少数民族柔然逐渐强大起来,经常进犯北魏云中(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附近)一带,威胁到平城的安全,迁都可以避免柔然的直接攻袭。同时,平城地处偏北,统治南方鞭长莫及,政治影响无法遍及广大中原地区,不利于北魏对中原的控制。自北魏统一北方以来,各族人民就不断举行武装起义,孝文帝即位后22年间,《魏书》记载的就有近20次之多,起义地区遍于今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迁都关内,便于更好地镇压人民起义。另外,孝文帝是一个有理想的皇帝,他不愿仅仅做“夷狄”的君王,他还要做中原人的君王。他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其中“帝宅”“王里”的说法,表明了他要通过迁都,以获得汉族地主阶级认可的正统地位。他迁都之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他想通过迁都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从经济上看,是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

  平城偏北地寒,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加上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自然条件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平城只有大同盆地的土地比较肥沃,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当时就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这里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粮食产量非常有限,作为京城的平城,在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的情况下,粮食供应问题凸显出来。加上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为落后,从关内运粮食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不利于及时从外地对平城进行粮食供应,迁都之后就能有效地解决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与孝文帝本人对汉族文化的倾慕有关

  孝文帝迁都不仅是上述诸多方面的需要,也与他本人对汉族文化的倾慕有关。他受过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非常崇拜汉民族的文化。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长大,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执掌北魏大权20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礼仪制度,颁布了许多改革措施。孝文帝在祖母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的忠实推行者。他曾说:“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这清晰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迁都之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可见他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作者简介:曹中原,湖南省常德市高中历史骨干教师。认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努力成为语言艺术的大师,主张历史课堂上传统的讲授法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认为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独白”的舞台,而是师生思想和知识“对话”的讲堂。长期致力于从“独白”式到“对话”式教学形态的重构,以期实现课堂生活的质变。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她是史上最厉害的太后,权力比皇帝还大,国家在她手上走向强盛

    说到历史上最厉害的女人是谁,很多人都会投武则天一票,毕竟当上皇帝的,除了武则天就没有第二个人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个女人能够与武则天一较高下,虽然她没有当皇帝,但是帝国的权力一直牢牢把握在她的手中。这个女人就是北魏时期的冯太后。在冯皇后23岁时,26岁的文成帝驾崩。伤心欲绝的冯皇后准备随夫而去,跳进火堆自尽,被众人抢救出来。先皇驾崩,年幼的太子拓跋弘即位,也就是献文帝,尊冯氏为太后。

  2. 南北朝军神,7000白袍大破北魏50万军,白袍陈庆之,你知道他吗?

    梁帝萧衍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似节、飙勇将军,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上洛阳称帝。这时庆之已年满41岁。梁武帝欲利用其向北拓地,封元颢为魏王,以陈庆之护送元颢北还。梁军前有坚威,后有大敌,将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因而士卒恐慌。陈庆之又回师进击巍军,天穆畏庆之,率4万之众北渡黄河,费穆攻虎牢将拔,闻天穆军北渡,见庆之来援,摄于梁军威力,遂投降庆之。在大同五年之时,积劳成疾的陈庆之卒于任上,终年56岁。

  3. 钱币收藏(一二一)——北魏「 ”第一钱”太和五铢钱

    ★北魏北魏,是鲜卑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政权,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重建代国,自称代王,定都盛乐,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4. 浅析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失败 以及北方六镇起义的原因

    提起南北朝,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动乱,五胡乱华,总归是跟一个「”乱”字联系在一起。其实一个「”乱”字并不是它的全貌,随着民族的融合,形势的变化,也涌现出一些求治的当权者,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位北魏时期很有作为的皇帝---孝文帝。孝文帝做了哪些改革南北朝时期,魏孝文帝前期,在冯太后的主持下,推行了均田制和三长制。由于常年战乱,国家有大片的土地荒芜,一部分百姓为了逃避徭役,托庇于豪族。推行均田制,就是把这部

  5. 历史课本上的汉化名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居然是个战争狂人

    事实上这完全误解了孝文帝。魏孝文帝经过激战拿下沔北五郡,将南朝雍州州境压缩至襄阳一带,长江流域的门户洞开。但孝文帝的战略目的仍然没有达到。太和二十三年,南齐为稳定形势,派出首屈一指的名

  6. 北魏灵太后的作妖人生:逃脱子贵母死宿命 却死于枭雄之手

    北魏历史上有两位非常著名的太后,一位是魏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一位是魏孝明帝的母亲灵太后。这两位太后一正一邪,在北魏历史上堪称双峰并峙,盖过了许多皇帝的风采。尤其这位灵太后,其一生波诡云谲,令人叹异不已。

  7. 北魏孝庄帝手刃尔朱荣:一场满城风雨的宫廷谋 ... ,是如何成功的?

    因为南朝是皇室战争,而北朝仅是权臣专政。六镇起义,尔朱做大,尔朱荣就是北魏的董卓加曹操。尔朱荣,河阴之变问罪朝堂,...戮北魏皇室和整个朝堂两千余人,祸比董卓。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即将上演。因为直接推动事件发展的,往往是情绪。并以祭天为名强迫北魏皇室和满朝文武...河阴,尔朱荣登台怒斥:天下大乱,都是因为你们;肃宗暴毙,都是因为你们,你们这些人个个该...。尔朱荣说到做到,契胡武士抽出马刀、铁骑围...。

  8. 乾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铁齿铜牙纪晓岚》给人留下个印象,皇帝的工作轻松得很,想出宫跟玩似的,说走就走。乾隆带着和珅、纪晓岚两个人,走南闯北,各种历险,好不快活。想想也是,历史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可不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1758年,左副都御史孙灏上了个折子,实名反对乾隆皇帝出巡索约尔济。堂堂一个大清的皇帝,跑边疆一个小城视察什么?莫非是要看北极光?都御史是个监察官,本来就有义务挑挑皇帝的毛病,隔靴搔搔痒。

  9. 乾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乾隆带着和珅、纪晓岚两个人,走南闯北,各种历险,好不快活。想想也是,历史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可不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1758年,左副都御史孙灏上了个折子,实名反对乾隆皇帝出巡索约尔济。堂堂一个大清的皇帝,跑边疆一个小城视察什么?莫非是要看北极光?都御史是个监察官,本来就有义务挑挑皇帝的毛病,隔靴搔搔痒。

  10. 乾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乾隆带着和珅、纪晓岚两个人,走南闯北,各种历险,好不快活。想想也是,历史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可不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1758年,左副都御史孙灏上了个折子,实名反对乾隆皇帝出巡索约尔济。莫非是要看北极光?都御史是个监察官,本来就有义务挑挑皇帝的毛病,隔靴搔搔痒。

随机推荐

  1. 成语典故_背水一战故事的历史人物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背水一战故事的历史人物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背水一战的故事,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一战”比喻处...

  2. 民国最后一位大小姐,不顾反对嫁给穷小子,却被辜负一生

    在许多文学作品里,民国时期的名媛们,好像都不怎么好过。

  3. 时间差

    约翰答道:“这很简单,因为美洲是后来发现的。”

  4. 来世不可待造句_来世不可待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来世不可待láishìbùkědài来世不可待的意思和解释: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来世不可待的出处《庄子·人间世》:“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来世不可待的例子来世不可待造句来世不可待造句相关常用成语误用之画蛇添足:这也是成语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错误,因为对成语内涵了解得不透彻,在句中再次使用了与成语意义雷同的词语,致使语义重复。

  5. 梦见晚上有关场景预示什么 – 周公解梦

    晚上是指太阳落了以后到深夜以前的时间。《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六老爷,是即刻就来,是晚上才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当下晚上一点钟开行,次日到了江阴。”晚上意味着需要时间,缓和情绪,争取休息,满足平静。梦中出现和晚上有关场景表示浑浊的光线,理智清醒的界限。梦见雷火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周公解梦

  6. 摩陀大师的传说

    专心无杂的摩陀大师传说,过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这座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位老师父于山中古寺,他只收了一名徒弟,这位弟子长得很清秀,又有福相,看样子应该很有智慧,但是却正好相反,老师父教他经文,教前一句,忘了后一句,教后一句,又忘了前一句。在生活中力行佛法学佛贵于专心,像摩陀大师,他能专一无杂,因此成就妙法。

  7. 梦见捡到水晶_周公解梦梦到捡到水晶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捡到水晶好不好

    梦见捡到水晶是什么意思梦见水晶,预示生活幸福,困难会迎刃而解,一切顺利。梦见捡到水晶石是什么意思梦见捡到水晶石的吉凶:境遇坚固安泰,有下属之助力,地位、财产均安全,以木解消水火之相克,致成功,但若人地格有凶数,于成功后,难以伸展,且有突发之灾祸、遭难等之虑,更容易发生因爱情上而产生之不测灾难、凶变等。

  8. 無生拔毒箭

    當佛陀遊經拘薩羅國的娑羅林時,一位婆羅門居住在離娑羅林不遠的地方,有五百個摩納外道跟隨其修習。這位婆羅門經常想:「如果有一天,世尊來到這裡,我一定要向他請益,以解開修行中所遇到的困惑。」這一天,婆羅門派遣摩納們到娑羅林中撿柴,準備要祭祀火神,他們一進入林中,便看見佛陀端坐在樹下,容貌祥和,精神奕奕,宛如一棟光芒赫赫的黃金樓宇。

  9. 搞笑的新年祝福短信

    龙年春节搞笑短信:今年生肖小耗子,抱来好事一筐子。嘴发祝福声,身体在舞蹈。这次发短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锻炼指法,二是联络感情,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今天除夕,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送句有技术含量的话:春节快乐!请接受我10心10意的祝福。春节到,拜年早:一拜全家好;二拜困难少;三拜烦恼消;四拜不变老;五拜儿女孝;六拜幸福绕;七拜忧愁抛;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十拜乐逍遥。呵呵,新年快乐!

  10. 带有盟字的成语

    包含有“盟”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山盟海誓——盟:盟约;誓:誓言。歃血为盟——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攻守同盟——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咬血为盟——指咬臂出血,发誓定盟,以示坚决。誓山盟海——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海誓山盟”。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