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谁缚汝” 求脱离苦海

 。 

    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缠,来自身体内的、身体外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生活的、工作的、学 ... 、家庭的、团体的、信仰的等等。就算是被人看成一帆风顺的人也会被很多的纠缠所包围,不得解脱。比如爱情、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等,岂不见闲来无事的人还“怨清风”!最没事最没事的人也会有老、病、死的纠缠。所以我们就像是作茧自缚的蚕一样,被这些纠缠所困,不得解脱。四祖道信大医禅师在12岁的时候就感受到了人生的各种纠缠,从而向三祖僧璨求解脱,演出一段惊天动地的“谁缚汝”公案:四祖道信见到三祖僧璨时候说道:“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三祖僧璨说道:“什么绑缚了你?”四祖道信回答:“没有人绑缚我。”三祖僧璨说道:“那么何必更求解脱呢?”四祖道信于是有省。四祖道信得到解脱后,一生不断努力,六十年肋不至席,不但自己演绎了解脱的榜样,还帮助我们后人找到解脱的 ... 。为禅宗这一脉的延续,也是佛教的延续,解粘去缚,使我们今天闻到佛法,并因此而解脱。没有人绑住我们,为什么我们还会感受这么多的纠缠呢?这是我们的心在作怪,我们的心在作茧自缚。我们知道要陷入一场纠缠中,必然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他方。蚕就是自己,茧就是他方,那么他方的茧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自己一口一口吐出来的丝堆积起来的。如果我们放弃挣扎,不再从口里面吐丝作茧会怎么样呢?一定会死,但是作了茧后也是会死的啊!有生必然会有死,这是因果规律,不管如来出不出世,法尔如是。那么我们何必要多此一举作完茧再死呢?不如随顺自然规律,不与生死对抗,不参与作茧的纠缠,也就是不与纠缠相应,那么我们就不会被茧所缚,生活一定会是另一个样子。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掌握了纠缠的主动权,我们不与一切纠缠的对象相应,一切随顺因果的规律发展。那么我们就不会陷入纠缠,就会得到解脱。这就是善护念,善护自心,使自己不要陷入纠缠。即使是因为以前的事情,现在纠缠到头上了,也可以用善法去解决,用自己的定力不与纠缠相应。那么这个纠缠完了,也不会发生新的纠缠,从而很快脱出纠缠的圈子。这样最起码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深入之后甚至能解脱生死。脱离纠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他,不与他相应。比如有个淘气的小孩,你以前和他有隔阂,现在他来纠缠你。你一直不理他,他所有的纠缠方式你一概不理,不与他相应,那么他纠缠的手段有限,他用尽纠缠的手段后也会黔驴技穷,无法与你继续纠缠。再比如医生治疗一种没有见过的病,他一定是先用某种药或者叫治疗手段,然后看看治疗结果。如果你所显示的是安然不动,不理它、不与它相应,那么医生的治疗手段是会有尽的,它也会对你束手无策。这种 ... ,祖师有句名言:“它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比如前几天有一个病人问我,如何脱离病痛的纠缠?我说不要和病痛相应!因为病有业障病和四大不调病两种,不管是哪一种都不要和它相应。不要老想着自己病了,因为总是想着生病那么就是和病相应。就算是被蚊虫咬了,也不要去挠它,我们都知道越挠会越痒,这就是与病相应,不挠它就不与它相应,那么痛痒还能快点消失,何况错综复杂的业障大病。所以不与病痛相应,这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当然这也要包括医院的治疗,因为医院的治疗,是用善法解脱过去的纠缠,不与病相应,是断绝新的疾病纠缠。这样双管齐下就能很快得到解脱。自己曾经见过这么一个人,实际上你们注意一下自己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总是怀疑自己生病了,不断地跑医院检查,然后医院也实在是查不出所以然,然后找更好的医院,找更好的设备,结果一直也没有查出所以然。这样一直查了四年,有一天查出结果了,他得了轻微的尿毒症。当他知道自己得了这样可怕的病后,却又不再跑医院了,练起气功。认为练气功能治好尿毒症,这样几个月病情恶化,医生建议进行透淅,但他还是在练气功,不去治疗。结果从检查出尿毒症到死亡,只过了半年的时间。这个教训实在骇人听闻,但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事情。其他的爱情纠缠、法律纠缠等等也是一样。我们要用善法去面对现实的纠缠问题,然后再不与这个纠缠去相应,这样就能很快地摆脱以前的纠缠,而且不再陷入新的纠缠。很多人会说,这样说说容易,做起来可是难于上青天。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有一定的修为,要有一定的定力,至少要有临事不乱的心态。那么这种心态从什么地方来,怎么来?佛教里面教给我们很多很多的 ... 。比如念佛、念观世音菩萨、打坐、持咒等等。为什么念佛、念观世音菩萨、打坐、持咒等等手段能很好地对付纠缠呢?因为佛有实、德、能的作用。佛的加持力量真实不虚,佛的功德真实不虚,修行佛法能够得到解脱真实不虚等等等等。通俗一点讲,我们的心只有一个,当你百分之百的心在修行(念佛等)的时候,你就没有心力去想别的事情,也一样没有心力去和纠缠相应,这样无形中你就跳出了这个纠缠的圈子。更何况佛的其他功德,从这方面也能知道佛的功德之高贵。现在自己身边就有好几位病人,我都是教他们用这种 ... 对付疾病。有的因为这种 ... 病情减轻;有的因为这种 ... 病情减轻出院了,在家里治疗。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建立了信佛的实、德、能的信心,没有了恐惧的心理。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再陷入新的纠缠,那么旧的纠缠会因为你已经用善法去面对了,而且也接受了以前的果报,而这些纠缠是有尽的,果报受完了,没有新的纠缠也就不会继续受报。我们修行道路上,也一样会有各种各样的纠缠,自己也同样亲身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纠缠。通过自己的实践,无论是什么样的纠缠,用同样的 ... ,都能够得到解脱--不与它相应,不理它,它有千般伎俩,我都用一法--不理!这样我们就能最快地脱离纠缠,得到解脱。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谁缚汝” 求脱离苦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梦见想杀人 试图杀人

    周公解梦梦见想杀人 试图杀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想杀人 试图杀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在山神宝座室寻找雪人

    加入我们,看看你错过了什么!!所有高级商品均提供全套服务,可立即访问.,以一杯咖啡的价格,你可以在古老的起源溢价获得这些和所有其他的好处.而且-每次你支持AO溢价,你都支持独立思考和写作.上图:康科迪亚,山神宝座室,作者WillemDaffue,是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合格兽医,WillemDaffue是一名冒险家、探险家和保护主义者,为喜马拉雅野生动物项目工作,在喀喇昆仑山追踪熊,全球濒危物种的文件和照片.阅读更多.

  3. 汉高祖刘邦之后的皇帝是谁?

    汉高祖刘邦之后的皇帝是谁?刘邦公元前205年六月立刘盈为王太子刘邦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汉高祖刘邦之后的皇帝是谁,一直为人揣测。很多人误以为是汉文帝刘恒,其实不是。因为刘邦之后的皇帝是汉惠帝刘盈。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汉高祖刘邦与...

  4. 刻骨的相遇,美丽了生命

    刻骨的相遇,美丽了生命,习惯了有你一路嘘寒问暖,月缺月圆,你永远在心上,一场花开,一生相爱,你深情的目光温暖了冰冷的心房,烟雨红尘,风雨飘渺,今生,你是我永远做不完的梦。爱上你,无怨无悔,为你痴,为你傻,为你守候地老天荒,为你把爱写成美丽的童话。

  5. 张大千与泸州空心石

    张大千与泸州空心石空心石,简称空石,因其“内腔如吊袋空虚”而得名。川南泸州,与大千先生家乡内江毗邻,就是泸州空石“足不出户”,大千先生也会是“近水楼台”先得知。大千先生是怎样知道泸州空石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不仅是因为没有得到大千先生的一幅画,更惋惜的是大千先生与泸州空石的情缘太短。当然,泸州人也为此而更加骄傲,因为张大千先生与泸州空石的这一段佳话,泸州空石得以再度名扬海外。

  6. 这些石头看起来随时都可能倾覆。它们保存了1000年的地震秘密。

    以色列米茨佩·拉蒙的一个岩柱亚隆·芬齐在以色列内盖夫沙漠中的一堆完美平衡的大岩石似乎违抗地心引力,但一次良好的震动可能会使它们翻滚。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检查,以了解在过去千年中发生在该地区的地震。“如果附近发生强震,它们很可能会破裂或倒下。”。(他们的研究尚未发表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一位研究人员前往以色列视察一处岩层。

  7. 年适合婚礼上放的轻音乐大全

    梦幻的婚礼,也需要梦幻的背景音乐,好的轻音乐能为婚礼增色不少。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年适合婚礼上放的轻音乐大全,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8. 善待婚姻的选择

    结婚后,她才发现丈夫事业心过强而常常忽略了她,她独自一人在深夜思索自己的选择。她感到有些后悔,她想如果选择了另外一个男孩,生活也许会很轻松惬意。人生的选择很难分出对与错,那些没有被你选择的自然有你当初没有选择它的理由。假如再给你一次机会,也许你依然不会去选择它。那么就请善待自己的选择,善待自己的选择便是善待了人生。

  9. 菩提老祖和如来是什么关系

    菩提老祖和如来是什么关系  菩提老祖,也叫作菩提祖师,是吴承恩《西游记》中的人物。如来在佛教中,就是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那么菩提老祖和如来之间又是不是有着某种关系存在?如果有,菩提老祖和如来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菩提老祖和如来的关系是师兄弟的关系。在《封神...

  10. 做梦梦见飞机失事有什么说法?_周公解梦

    空客认为未来的驾驶舱一个人就足够了,甚至可以实现全程无人驾驶。那么在梦中梦到飞机出事故,有什么含义吗?考生如果梦见飞机失事,表示你的考试成绩有进步。如果梦见飞机失事,表示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如果梦见飞机坠落水中,表示有灾难来临。如果梦见飞机坠落,表示你的努力没有办法得到回报。病人梦到飞机坠毁,表示你要小心女人还有下属的陷害。男人如果梦见飞机,表示去旅行有灾难,最好取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