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商人用佛法降伏魔鬼开启两国友好往来

很久以前有个商人,名字叫萨薄。有一次他去别的国家做生意,投宿在附近的佛门弟子家。那天,正赶上他们家举行“大福安施”的法会,众多高僧大德说法,讲论罪福、善恶皆由人的心、身行、口言造成以及四谛、非常、苦空的道理。远来的商人旁听,顿悟并产生了信仰爱乐之心。他受五戒,成为了一名居士。大德高僧以佛法劝勉他:“善男子应该维护身、口、心,应该做到十善。每持一戒有五位神保佑,五戒就有二十五位神。这些神现世可以让人免遭冤枉和横祸,后世则可以达成佛道。” 商人听到佛法无比欢喜地回国了。他的国家没有佛法,他就宣讲佛法。担心大家不接受,他就先讲给父母、兄弟、妻子及亲戚,让他们信佛。 在商人的家乡千里之外有一个国家,人民富足,物产丰富。两个国家隔绝而无交往已有一百多年。原因是有一个阅叉魔鬼住在中途,遇到人便吃,先后被他吃掉的人不计其数。商人思忖道:我如佛教导的那样遵奉佛戒,一定会受到二十五位神的保佑。听说阅叉鬼只有一人,我去降伏他,一定获胜。当时与他一起经商的有五百多人。于是他对众人说:“我有神力,能降鬼怪。你们想去那个国家吗?到那个国家一定赚大钱的。”众人议论说:“两国不通往来已久,若去那个国家确实可得大利。”就同意一起上路了。 走至半路,见到阅叉鬼吃人所剩的尸骸、骨头、毛发狼籍。萨薄思忖:听说鬼阅叉食人,现在验证了。如果我死于搏斗,会吓坏大家。便对众人说:“你们在此等候,我独自去。若我战胜阅叉鬼,我回来迎你们;如果我没有回来,就是我遇害了,你们便回家,不要再去了。”于是他独自迎战阅叉鬼。刚行几里路,便遇到阅叉鬼走来。他正心念佛,毫无畏惧。阅叉鬼问他:“你是什么人?”萨薄回答:“我是开通道路的向导。”鬼大笑说:“你听说过我的大名吗?你竟想开通大路。”萨薄说:“我知你在此,特意见你,好与你相斗。如果你胜,你可以吃掉我。如果我胜,道路归于万民,利益归于天下。怎么样?”鬼说:“谁先下手?商人说:”我来约你,该我先下手。”阅叉鬼同意了。他先将右手插入魔鬼的肚子里,吸在阅叉鬼肚子里拔不出来;再用左手去打,结果一样。这样,萨薄的两脚及头都被吸入魔鬼肚中,动弹不得。 于是,阅叉用偈颂的形式向商人发问:“手足与头颅,五体被束缚。明明是送死,挣扎又何为?”商人也用偈颂的形式回答说:“手足及头颅,五体虽被缚,心坚如金刚,终不为汝俘!”阅叉鬼说:“我为神中王,旅力大无边。吃人有多少,无人能知晓。死神在眼前,何为佛法辩?” 商人说:“身体为无常,早就想抛弃。你今随我愿,愿将它布施。死而得正觉,成就我佛智。”阅叉鬼听罢皈依,说:“高僧大菩萨,世中实希有。终为度人师,德行将完备。在此愿皈依,受我头面礼!”就这样,阅叉上前接受五戒,悲慈的萨薄亦施礼,阅叉退回深山。商人回来招呼众人,前去那方国土。这两个国家的子民都知道了商人萨薄用“五戒”、“十善”降伏阅叉、开通道路的事情,感受到佛法无边的威力。他们也都奉持戒律,敬佛礼僧,国家太平。后来萨薄得道升天,这是持戒高僧虔诚信仰的恩德威力所致啊。 佛告诸位比丘说:“当时的萨薄就是我。菩萨就是这样持戒修行,超度众生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商人用佛法降伏魔鬼开启两国友好往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罪臣侍妾被没入宫,不久生下「 ”傻”儿子,后却成晚唐头号明君

    807年李锜因罪被处死郑氏被没入宫,后郑氏受到唐宪宗的临幸于809年生下了唐宪宗的第十三子李忱。后来李忱被封为光王,郑氏随后成为光王太妃。唐武宗追求长生不老,后因为服用铅丹不慎中毒而英年早逝。虽然郭氏被左右侍从阻拦,但于当天晚上就突然去世。郭氏去世后,郑氏便成了后宫辈分最高的太后。

  2. 屠夫的佛性不二

    屠夫的佛性不二鹤林玄素禅师,俗姓马,时人皆称他为马素,后来的人更模拟马祖道一禅师而称之为“马祖”,可见其知名度似乎与马祖相等。鹤林禅师用非常慈悲的声音答道:“祖师西来意就是到屠夫家中应供。”学僧听后,又问道:“这种西来意,难道不怕人怀疑吗?”屠夫所操的是...业,他虔诚供养,这确实是佛心,一个证悟禅道的人,怎能不接受佛心呢?

  3. 有血有肉造句_有血有肉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有血有肉yǒuxuèyǒuròu有血有肉的意思和解释: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有血有肉的出处有血有肉的例子他笔下是些~能说能做的人,不是些扁平的人形,模糊的影子。有血有肉造句有血有肉造句相关在成语运用中,褒词贬用的情况也是有的。这一类型在高考题中还没有出现过,要当作重点复习。

  4. 如何赞美对方

    你的眼睛最可爱,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一双尚未因近视而变形的眼睛,在额发的遮掩下,竟有那份幽深和青睐的意味。你是那样的美,美得像席慕蓉的一首抒情诗,你的周身充溢着少女的纯情和青春的风采。凭心而论,你虽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婷婷形象还有距离,但你肤色白皙,身材苗条,长相因五官排列巧妙而显得秀气,颇有“清水出芙蓉”之感。

  5. 汉废帝刘贺简介 汉朝历史上的汉废帝是个怎样的皇帝?

    汉,汉朝第9个,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公元前88年正月,刘髆驾薨,他的儿子5岁的成为昌邑王。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驾崩,享年21岁。同年,霍光尊立卫子夫皇后一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遗孙、18岁的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打发刘贺回到山东昌邑国,过著被监视的日子。汉宣帝看他如此可怜,保全了他的性命。从各种证据看来,刘贺之立废,实乃削权之举。

  6. 别具特色绵宝福局咸丰大钱

    别具特色绵宝福局咸丰大钱公元1851年咸丰帝刚上台就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军于1853年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都城,建立“太平天国”政权。为了应对濒危的政局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咸丰帝不得不打破祖训开铸大钱。估计是宝福局铜材短缺时所铸,这种宝福一百内纪重五两大钱,存世稀罕。还有宝福局铁质大钱两枚:一枚是“咸丰重宝”宝福五十·二两五钱,该钱字体秀雅,笔画清晰,锈蚀不严重,品相尚好。

  7. 梦见诗歌_周公解梦梦到诗歌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诗歌好不好

    做梦梦见诗歌好不好?梦见诗歌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诗歌的详细解说吧。官员梦见写诗,暗示官场上可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有可能会被调离或降职等。梦见自己参加诗歌朗诵比赛,预示职场上将遇到挫折,或求职过程很艰难。旅游者梦见写诗,旅行会顺利地结束。男人梦见自己在大声读诗,预示会树立威信,得到别人尊敬。女人梦见自己在念诗,表示你知书达理,性格贤惠,会深受丈夫疼爱。

  8. 观世音菩萨传授神奇偈语

    观世音菩萨传授神奇偈语宋时,张孝纯,有孙子五岁了,仍不能走路。有人告诉他说,淮甸有一个农夫,患脚病很久,只持念观音菩萨圣号,感得观音大士传授给他四句偈:“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孝纯于是教孙子和乳母,斋戒持诵。三个月后,孙子行走如常。后来验证,凡是小儿脚病,念诵偈语后都好了。宋时,僧人自严法师,人称“白衣菩萨”。于是,凡世间文章,沙弥都能上口。

  9. 王羲之兰亭集序全文及解释

    王羲之兰亭集序全文及解释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

  10. 周公解梦梦见猫梦见打猫 – 周公解梦

    梦见打猫,会识破片子的骗局。梦见无缘无故打猫,将会与邻居为敌。梦见猫,自己的品德会受到非议,被人们怨恨,财产被偷。梦见打猫或者抓猫,小偷或土匪会破门而入,但是不会受损失,坏人会被抓获。梦见养猫,会摆脱病魔。梦见被遗弃的猫在路旁叫,财运下降。梦见大猫带着小猫一起走,表示朋友运很好。梦见猫捉老鼠,有盗难之灾。梦见小猫互相嬉戏,爱情进展不稳定。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西瓜梦见大西瓜–周公解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