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谈佛说禅悟人生~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释然:谈佛说禅悟人生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工作,就难免会犯错误,而知错能改才是最重要的;当别人犯了错误的时候,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给他反省改过的机会。修行学佛之人主张发菩提之心,心胸宽广,以慈悲济世救人,以行善为根本,使众生从生死苦海之中得以超脱。唐代著名的智舜禅师一向在外云游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中打坐,忽然看见一个猎人,打中了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要野鸡:“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智舜禅师非常耐心地开导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猎人说:“你要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一盘菜哩!”猎人一直和智舜禅师纠缠,禅师没有办法,立即拿起行脚时 ... 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打猎 ... 生是残忍的事情。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性,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单纯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禅者更要具有舍己救人的精神,从智舜禅师割耳救野鸡的行为可见一斑。有位信徒前来拜访赵州禅师,由于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带着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说:“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啊?”“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赵州禅师回答说。信徒更是疑惑了,问:“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啊?”赵州禅师说:“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信徒不解赵州禅师话语中的禅机,满腹疑惑,不禁自言自语:“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啊?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啊?”赵州禅师这才开示信徒:“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信徒仍然疑惑不解。赵州禅师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禅性,但你并不缺禅性。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要把争名夺利的心放下:作为一个正常人,最根本的就是要认识到行善是自己份内的事情,止恶是自已应尽的责任,何况你是一个禅者,一个有修行的人啊。”如果世界上只有禅者来行善,那么力量就太小了,乐善好施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但是,有许多时候,即使你是在做好事,也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误会,在误会面前,你能够不为所动吗?而白隐禅师却能够做到。白隐禅师一个人过着平静随和的生活,人们都说他为人纯洁,心地善良。有一次,住在白隐家附近的一个女孩还没有结婚就怀孕了。她的父母知道这个事情后非常生气,逼着让她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并且发誓要严惩那个不知羞耻的人。那个女孩死活也不肯说,在父母的逼迫下,她承认孩子的父亲是白隐。那个女孩的父母怒火中烧,前去找白隐理论,说:“平日里以为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没想到你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来!既然做了,就出来承认,收留自己的孩子。”白隐只说了一句话:“是这样的吗?”然后就答应收留那个孩子。孩子出生后,白隐负责照顾他。他从邻居那里得到了牛奶、食物和孩子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照顾那个孩子,不管别人用怎样的眼光来看他。邻居们也都尽全力来帮助他,没有一个人相信白隐是那样的人,但是闲言碎语还是少不了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了,那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无法忍受思念孩子的苦痛,将实情告诉了她的父母亲——原来孩子真正的父亲是一个贫寒的年轻人,他们相爱已经有很多年了,因为害怕父母不承认这个女婿,所以才做出那样的事来。事情发生后,女孩因为害怕而不敢把真相说出来,就欺骗她的父母,说那个孩子的父亲是白隐。女孩的父母知道真相后,痛斥自己女儿不该做这样毁他人名声的事情,然后立刻就去找白隐,并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他,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求他的宽恕,然后要求把孩子带回去。白隐把孩子送还给他们说:“是这样的吗?”白隐禅师还是只有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没有提及这一年来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和照顾孩子的艰辛。这个世界上能够置个人利害得失于不顾的又有几人?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时候,你究竟能够沉默多久?这就看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了。人无完人,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失。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把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这位老禅师也不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 ... , ... 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小和尚顿时惊惶失措,呆若木鸡般地僵立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但是,更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气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此时此刻,小和尚一定知错明过了,那就没有必要再饶舌训斥了。以后,老禅师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情,可是禅院里所有的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在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这就是老禅师的肚量,他给犯过错的弟子提供了冷静反省的空间,从而使其幡然醒悟,自戒自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一个宽容的人,到处可以契机应缘,和谐圆满,笑对人生。人生一世,善良慈悲固然重要,但是聪明机智亦不可少,在世之人,应该把聪明的头脑用在善事上,这样才能济世救人。有个小沙弥从小就离开父母,跟随师父出了家。一天,师父以慧眼发现小沙弥只剩了十天的寿命。难过之余,只好告诉他,明天起回家好好和父母团聚,十天后再返寺。十天过去了,想到年纪轻轻的徒弟,从此离开人间,师父不免有些黯然。但就在悲伤中,突见小沙弥活蹦乱跳地从外面回来了,面色红润,精神极佳。师父非常纳闷地问他:“你父母还好吗?回家有没有吃过好的补品?”“父母都好。”小沙弥回答,“没吃过补品。”“奇怪啊!”师父几乎怀疑自己的神通失灵,再问:“这些天,你是怎么过的?”小沙弥细诉了十天的经过,师父不觉有何特别,但猛然灵光一现,急忙道:“你再细说一遍,第一天回家途中风雨之夜的经历。”原来,那晚风雨交加,有一窝蚂蚁眼看就要被河水冲走,小沙弥一念慈悲,心有不忍,用树叶把蚂蚁收集到一起,然后放在高处后,才拍拍手踏上归途,事后他几乎忘了这件事。师父说:“你知不知道?你做了件好事,无意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唐·黄檗希运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谈佛说禅悟人生~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汉初皇家名字奇葩的祖孙三代,今天老百姓也不这样取名

    孔夫子说,必也夫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可见名字对一个人多么重要。历史甩开孔子前进到汉朝时,人们会发现皇家一些人的名字真是奇葩,吕后、馆陶长公主和汉武帝都是其中的艳丽花朵。

  2. 从吕雉的"雉",想到的女人称制当权的不幸,被 ... 无处不在

    当老百姓的吕公给其女取名"雉",与在帝王家的以"彘"为名的刘彻,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家长们望其成人的美好愿望。关于"雉"的典故,莫过于"鸡鸣狗盗"了。占了不该占有的,夺权夺位数不齿不屑之首了。吕后的名字,本来就是个美好的字眼。但是,吕后后来干下了大事情,于是,她的事迹就被引申了。"至此,吕后成野鸡了。吕后被...的深层原因,是动了别人的蛋糕。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邸。

  3. 元初元末两伯颜,一个维护统一善莫大焉,一个倒行逆施祸国殃民

    对于元朝的名臣伯颜,有不少人都搞混淆,把元初、元末两个同名伯颜当成一个人。在这众多伯颜中,最出名的就是元初、元末的两个伯颜,灭宋的名将八邻伯颜,和元末扬言要......五大姓的权臣蔑儿乞伯颜,就是这二位经常被合二为一当成一个人。

  4. 鸡年:考艾的野鸡是怎么做到的

    夏威夷考艾岛,野鸡宝宝和妈妈一起过马路。考艾岛的森林和未开发地区显示出类似的社会结构,有一个或两个雄性和一些雌性组成的小群体。但是考艾族人已经重新利用了这种行为,帮助他们的卵在野外更好地生存,格林的研究表明,这种行为与某些红色丛林猫头鹰基因的表达有关。

  5. 佛教故事:小沙弥道心不稳 老和尚对症下药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小沙弥虽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仍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小沙弥赶快回头,看到老和尚严肃的面容,吓了一跳!小沙弥就这样反覆地发心、退心,直到第三次再起退心时,老和尚又用很严厉的态度对待他。

  6. 梦见鹅蛋梦到鹅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鹅蛋好不好

    梦见鹅蛋,吉兆,财运不错。梦见吃鹅蛋,会得到意外之财。梦见鹅蛋被打碎了,会有官司惹身。梦见野鸡梦到野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野鸡好不好梦见蛋或吃蛋,是发财的祥兆。梦见扔蛋,蛋升高了,意味着财产迅速增长,有暴富的机会。梦见把蛋丢进水中,意味着做和水有关的生意,将会获利。梦见从别人手里抢蛋,意味着用不道德的手段骗取他人的财产,会被人指责为骗子,应该严于律己。

  7. 佛陀故事会:佛陀与阿难的往昔 结好众生缘

    照顾好身、语、意,结好众生缘。佛陀常常教导弟子要时时与人结好缘,曾讲述了一段他与阿难的往昔因缘,希望弟子重视因缘,多结善缘。修行不能离开人群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告诉弟子:“当时的沙弥就是我,而那位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阿难生生世世都护持我,我则引导阿难入正知见,这都是因为过去种种好因缘的结果啊!”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总之,与人结好缘,将来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才有办法、能力及因缘度化众生。

  8. 大德故事:三掌断三际

    黄檗禅师唐朝的宣宗是一代英明君主,俯仰佛教,拥护三宝,修复旧寺,广兴佛法。沙弥见黄檗禅师拜佛,便问:“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示,长老礼拜,当何所求?”此语已落断灭空,这也是著相,著了非法相。宰相裴休是黄檗禅师的入室弟子,知道这三掌的故事,便向皇帝上奏:“三掌为陛下断三际也!”宣宗毕竟是信佛的皇帝,于是就将黄檗禅师改谥为“断际禅师”。

  9. 因果故事:功德箱里的钱

    白天,男人曾来过一次,他看到很多人往功德箱里放钱。看看四周没有人,男人便将功德箱放下,从里面往外倒钱。小沙弥非常生气,可不敢发作,只好眼睁睁看着男人取走功德箱里的钱。男人提到了一年前的事,他说自己那时候走投无路,非常需要钱,看到功德箱里的钱,就打起了歪主意,功德箱里的钱让他绝处逢生,现在他的日子好了,他就来加倍奉还。每天,小沙弥都会往功德箱里装钱,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取钱。

  10. 佛经故事:不要轻视任何一人

    即使是小沙弥,也不容轻视阿育王朝是印度史上的黄金时代。有一天,阿育王与大臣们出巡,途中遇见一位小沙弥,虔诚的阿育王很想向他礼拜,可是一想到后面有众多大臣跟随,就觉得自己堂堂一个帝王,在众人面前向一位小沙弥顶礼,实在有失威严。然后,小沙弥拉着阿育王的手说:“请大王也不要向别人说我能从小瓶子进出的事啊!”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当下豁然顿悟:即使是小沙弥,也是不容轻视的。

随机推荐

  1. 神木市的石峁遗址说明:陕北地区早在4000千多年前就跨入中国文明

    历史时期陕北地区的民族与民族融合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周伟洲中国自公元前21至前16世纪,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诞生了第一个国家——夏朝开始,以华夏族为主的周边各个古代民族也逐渐形成。此后,历经各朝各代,中国始终以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态连续下来,绵延至今。

  2. 八仙之一的蓝采和到底是是男还是女?

    八仙之一的蓝采和到底是是男还是女?  八仙,是我国古代道教体系的一部分,八仙过海的故事也流传至今。迄今各种版的八仙过海中对蓝采和的性别是有所不同的。有的说他是男性,也有的说他是女性,那么蓝采和到底是男是女?  八仙过海中的蓝采和是男的。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最早见于南...

  3. 带有纸字的成语

    包含有“纸”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三纸无驴——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片纸只字——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金迷纸醉——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断缣寸纸——指残缺不全的书画。点纸画字——指在契约或供词上捺指模和签押。重纸累札——指很多的纸张。纸醉金迷——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4. 病国殃民是什么意思?

    【拼音】bìngguóyāngmín【解释】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例子】无【相关】百度“病国殃民”

  5. 花木兰简介

    花木兰简介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应归功于《木兰辞...

  6. 一朵玫瑰

    一块钱永远不会死,它几乎是不朽的,但是一朵玫瑰……早晨的时候,它是活生生的,但是到了晚上它就不复存在了,因此他们变得害怕玫瑰。塑料花很好,你可以很安逸地跟塑料花在一起,因为它们可以给你一种不朽的感觉,它们能够永远永远都在那里;然而一朵真正的玫瑰——早上的时候它是活生生的,但是到了晚上它就消失了,花瓣已经掉落在地上,它已经回归尘土。

  7. 千愁万绪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ānchóuwànxù【解释】许许多多忧愁和思绪。【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千愁万绪”

  8. 清朝的皇帝为什么怕过年?

    在清朝十二个皇帝中,死于腊月、正月的皇帝就有康熙、同治、顺治、乾隆、道光一共五位。过年前后容易死人并不是偶然或神秘现象,二十余某些疾病在这种天气下高发有关。清朝皇帝都是满族人,喜食“厚味”,嗜吃肉类,尤其是肥猪肉和肥鹅肉。处饮食上多油腻之外,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里,皇帝们的活动量大大减少,气候冷,血管易收缩,身体很容易出问题。

  9. 在最爱的人面前,你看起来会像个孩子

    每个人内心都有个永不长大的孩子,那是本真的天性。所谓的成长与成熟,只是把“童真”锁进了笼子。只有最爱的人,才能把那“孩子”解放出来。爱是直达内心的时光机,带你回归人性最真纯的状态。但凡油滑世故的,只因爱得不够。

  10. 甄嬛传介绍_甄嬛传剧情介绍

    甄嬛传剧情介绍甄嬛传的剧情如下:雍正元年,十七岁的甄嬛与好姐妹眉庄、陵容参加选秀,皇帝相中了她的智慧、气节与端庄,最后三人一同入选。后因误传十七爷死讯,甄嬛为保全腹中骨肉,设计与皇帝相遇,重回宫中。百度百科-甄嬛传甄嬛传讲什么的?甄嬛传主要讲述了少女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一代太后的故事,一共有76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