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93. ... 人魔鸯掘利摩罗的得解脱

093. ... 人魔鸯掘利摩罗的得解脱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只树给孤独园。 这天,比丘们到舍卫城中乞食,看到许多民众在波斯匿王的宫外 ... ,要求国王出兵,缉拿一位名叫鸯掘利摩罗的 ... 人魔,大家都说他极为凶暴,见人便 ... ,而且还将被害人的手指骨串起来,挂在自己身上当饰物。 比丘们乞食回来后,将这件事告诉佛陀。 佛陀听了比丘们的转述,默默地朝鸯掘利摩罗藏身的林里走去。 当佛陀越来越接近鸯掘利摩罗藏身的树林时,沿路上捡柴的、背草的、耕田的、牧牛羊的民众纷纷警告佛陀,要佛陀不要再向前走了,他们说前面的树林中,就住着一位危险的 ... 人魔。佛陀没在意他们的警告,仍然默默地朝树林走去。 鸯掘利摩罗远远地看到佛陀一个人独自走来,心想: 「太好了!即使是四、五十人成群结伴经过这里,都还成为我的猎物,人们已经很久不曾像这位沙门一样,敢独自经过这里了,我为何要错失这个好机会呢?」 于是,鸯掘利摩罗拿起他的武器,从佛陀的后面追 ... 过来。但佛陀现了神通力,鸯掘利摩罗追了一阵子后,发现他怎么老是追不上,心想: 「怪事!即使奔走中的象、马、鹿,飞驰中的车乘,我都追得上,但眼前这位以普通步伐走路的沙门,我怎么尽全力了还追不上。」 因此,鸯掘利摩罗向佛陀喊道: 「停下来!沙门!停下来!沙门!」 「我早已停下来了,鸯掘利摩罗!是你自己停不下来的。」 「你明明还在走,怎么说已经停下来了呢!」 「鸯掘利摩罗!我早已停下伤害一切众生的恶行了,而你还停不下来,继续在造 ... 害众生的恶业!」 这时,鸯掘利摩罗心想: 「我是在做坏事吗?为何我的老师告诉我,只要能 ... 满一千人,将他们的手指头串成饰鬘挂在身上,死后就能生天? 眼前这位让我怎样追都追不上的人,一定是古书中所描述亿劫难遇的如来解脱者了。」 想到这里,鸯掘利摩罗赶紧丢掉身上的武器,对佛陀说: 「世尊!但愿允许我跟随您出家当沙门。」 佛陀接受了,对他说: 「来吧,比丘!」 鸯掘利摩罗就这样完成了出家的仪式,成为僧团的一份子。 然而,波斯匿王已经启动了对鸯掘利摩罗的追缉。这天,国王领着五百兵骑出发,路过只树给孤独园,便独自入园内向佛陀请益。 佛陀问国王: 「大王!你这次率领大军,又要去攻打那个国家呢?」 「世尊!我要去缉拿那位 ... 人魔鸯掘利摩罗。」 「大王!如果鸯掘利摩罗已经随我出家为比丘,你会对他怎样?」 「世尊!那我只好像对其它比丘一样,对他礼敬供养了。但这个大恶人没有丝毫的善念,是不可能出家为比丘的。」 这时,佛陀举起右手,指着不远处树下的鸯掘利摩罗,告诉波斯匿王: 「大王!那位就是鸯掘利摩罗。」 波斯匿王一听,吓得全身起疙瘩,僵在那儿。 佛陀告诉国王,鸯掘利摩罗已经不再是可怕的 ... 人魔了。 波斯匿王僵了一会儿,在冷静下来后,走过去找鸯掘利摩罗,询问他父母亲的名字,证实了他的身分。于是,波斯匿王向鸯掘利摩罗表示,要供养他衣服、饮食、床坐、医药等生活用品。然而,鸯掘利摩罗却对波斯匿王说: 「大王!我不缺什么,我有出家人的三件衣服就够了。」 波斯匿王深为感动,走回佛陀处,赞叹佛陀不以刀杖,就能降服这样凶恶的人。 就这样,鸯掘利摩罗过着乞食、在幽静处修学的出家生活。一段时间后,终于证得了解脱,成为阿罗汉。 有一次,鸯掘利摩罗进城乞食,被人认出他就是过去的那一位 ... 人魔,城里的人纷纷奔走相告,许多人都向他丢掷瓦块、石头,也有人拿刀追 ... 他。结果,鸯掘利摩罗被打得头破血流,身上的衣服也被砍烂了。佛陀看见他这样狼狈地回来,安慰他说: 「鸯掘利摩罗!遇到别人打你,你要忍耐啊!因为你现在所受的,是之前所做罪业的报应,那是相当于几千年的地狱报应呢。」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增壹阿含第三八品第六经》、《中部第八六鸯掘摩经》、《杂阿含第一○七七经》、《别译杂阿含第一六经》。 二、鸯掘利摩罗,或译为央瞿利摩罗、鸯掘魔、鸯掘摩,今依巴利文Angulima^la译为鸯掘利摩罗。 三、我们看到鸯掘利摩罗因盲目相信老师的话,而导致邪见坚固的可怕。 四、为恶如鸯掘利摩罗的 ... 人魔,都还能在佛陀正见引导下,当生修学得解脱,印证了佛法「当生可证」的特性,同时,也让我们对「业力」的相对性与复杂性,多一层认识。 五、即使是解脱的圣者,还不能免除他人贪、瞋、痴施报的业力,但解脱的圣者,由于贪、瞋、痴已断,纵然有业力的报应而身受苦,也不会让他起烦恼,更由于后有爱也断尽了,自不会有下一生的报应问题。 六、鸯掘利摩罗向佛陀请求出家为比丘,佛陀接受了,对他说:「来吧,比丘!」(原经文作「善来!比丘!」),就完成了出家为比丘的仪式,这与后来需要十位比丘见证的情形不同。佛教出家得具足戒成为比丘的仪式,依时间发展而有不同的形式,如《俱舍论》引毗奈耶毗婆沙师的归纳,第一为「自然得」,这是指佛或辟支佛,无师得具足戒。第二为「见道得」,这是指像憍陈如等五比丘于见道位得具足戒。第三为「善来得」,即依佛说「善来!比丘!」而得戒。第四为「自誓得」,如大迦叶以信受佛为大师而得戒。第五为「善巧酬答所问」,如苏陀夷聪明过人,年仅七岁能善巧酬问佛陀所问,故虽未满二十岁,而被允许受具足戒。第六为「敬重得」,如佛陀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闻说八种比丘尊重法而得戒。第七为「遣使得」,这是指女众想到僧团中受戒,但因故不能成行,有他人代受戒法。第八为「五人得」,即在佛法不昌盛的地区僧众少,允许五位比丘而非十位见证受具足戒。第九为「十众得」,即佛法昌盛地区僧众多,要有至少于十位比丘见证得戒。第十为「三归得」,系指六十贤圣闻说三归而得受具足戒(引《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第二六八一页)。其中,第二「见道得」解说为「憍陈如等五比丘于见道位得具足戒」,应是指佛陀为五比丘初转*轮,僧团成立的情形,不过,经中说当时只有尊者憍陈如一人证的初果(参考故事第三〈佛陀的初转*轮〉)。第六「敬重得」解说为佛陀姨母大爱道比丘尼(第一位比丘尼)之出家,是依「八种比丘尊重法而得戒」,然依印顺法师之意见,「八敬法」应当不是佛陀时代最初的原貌,最初可能只有「四尊法」(参考《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一九三页),而第三「善来得」,即为鸯掘利摩罗成为比丘的模式。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93. ... 人魔鸯掘利摩罗的得解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梦见自己被猪咬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被猪咬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被猪咬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卧读随想

    但似乎还要加上一法,就是卧读法。据说卧读有伤视力,我的高度近视与卧读不无关系。孙女一转头跑出卧室,我又悄悄地捡起书来。但我想,这些书既然一出再出,长盛不衰,自然销路不错。图书馆除外,有些人不惜重金购买,大约不为了阅读,而是为了装点门面的。非不爱之也,捧起沉重的“书砖”而读之,非但卧读,即使坐读亦所不堪也。>我有一个愿望,就是除出版成套的大而厚的书以外,也多出一点有价值的既便坐读也便卧读的单行本。

  3. 不同的茶该用什么水泡?

    绿茶用软水来泡比如龙井茶,出产在江浙一带,江浙一带的水特别软,TDS才50多,它泡龙井茶就比较合适。如果用北京的水泡龙井茶就糟蹋了,茶的香味没了,颜色也特难看。红茶要用硬水来泡红茶是发酵茶,泡出来的茶要颜色要亮红,就需要用TDS值高的水来泡。乌龙半软不硬的水最好乌龙属于半发酵茶,它就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那么它的矿物质就可以比绿茶稍微高一点点,一般TDS在200左右就可以了。

  4. 梦见鞭炮声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解析有关梦见鞭炮声的梦境代表什么寓意吧。毕业生梦见鞭炮声则面试求职:求职运势依然看好,可以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的心态提高了求职的成功率。小孩儿梦见鞭炮声则近期运程:万事亨通,前途充满了光明与希望。梦见借给别人钱梦见把钱借给别人–周公解梦

  5. 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②公...

  6. 河北邯郸藏一座最大规模佛像窖藏,2895件石刻佛像揭秘北方人审美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邯郸市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处,主要由南、北毗连的邺北城和邺南城组成。而临漳石刻佛像窖藏,在邺城遗址东郭区是2012年1月中国社科院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建邺城考古队进行抢救性挖掘,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块),是国内佛教造像数量最多的一次发现。如果临漳石刻佛像窖藏没被发现,很多人像我一样,也许不知道临漳这个地方。

  7. 「 ”肝”健康的人,脚上不会有这2种变化,若你没有说明肝还算不错

    我们的身体和内部的器官紧密联系着,当体内的器官出现疾病时,身体的外观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爱养生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们脚底分布的穴位对应着不同的器官,按压这些穴位对养护器官有一定的帮助。大部分的人都比较重视对肾脏和肝脏的保养,我们的肝脏如果出了毛病,就会反映在脚部。

  8. 梦见与爱人调情

    周公解梦梦见与爱人调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与爱人调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仁俊长老:从不昧因果到扭转因果

    佛教建立因果的动机,首先是将一切有情从邪因邪果中引进到正因正果中来;信解了正因正果,心行则能自动自警的力趣于正。因此,佛教才又说转染为净的因果。在净化过程中不昧因果,在世间事行上才能扭转因果,这是凡圣迷悟的关键,拨开了这道关键,才能出迷入悟。

  10. 这个君主因为一碗甲鱼汤丧命,反而为中国文化增加不少贡献

    古代造反无非也就这几个理由:饥荒之年百姓们卖儿卖女还活不下去铤而走险;昏君庸臣压迫太狠,百姓们不堪苛政揭竿而起,咱们中国的老百姓隐忍如老黄牛,不被逼到了绝境是绝不肯干这吊脑袋的大事。要都像南宫长万这样受点委屈就想着...人,那咱们这社会可就乱套了。您以为挨了几句...造反很奇葩?对比起下面这位老兄南宫长万都要甘拜下风,这哥们因为啥造反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