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道悟法师:横笛锄盗[郭子仪再世]

摘自《历代高僧传》南宋中叶,有一位佛法灵异、威仪严明的高僧,声名远播遐迎,被世人视为唐朝名将郭子仪再世,深得民众敬仰;此人经常一袭白衣,斜骑黄牛,横吹短笛,游走四方,逍遥浪漫,全不像佛门中人……这位既能率众锄盗,又能超然世外、和乐恬淡的一代高僧便是郑州圆照寺住持道悟法师。 道悟法师号佛光,原籍陕西兰州(今甘肃兰州),俗姓冠。他刚从母腹中出生的时候,居然就大异常人:满口白牙,满头乌发,就好像是已成年了似的,全不像一个刚刚呱呱坠地的初生小儿。道悟法师长大到十六岁的时候,就屡次坚决请求父母准允自己出家。可是,他的父母亲却始终不答应。在这种情况下,道悟法师便开始绝食,以死相抗,坚表决心。刚开始的时候,他父母还以为他只是闹着玩儿的,吓唬吓唬他们罢了。可是,他们没想到,小小年纪的道悟一绝食便真的是粒米不进,滴水不喝,完全是一副不达不休的果决态度。父母这才慌,就连忙点头应允他投身到家乡的一座小寺庙里出家当了和尚。过了两年,一次,道悟法师偶尔借宿在临洮(今甘肃临洮县)的一个叫湾子店的地方。晚上,突然梦见一名印度僧人很用力跟敲打着木盂,还大声地叫唤着自己的名字,惊疑之中便醒了。刚醒过来,又突然听见庙外一声健马嘶鸣,声传之大,足可振聋发聩。大惊之余,道悟法师突然深有所悟,心中佛结豁然开朗。此时青夜空中一轮朗月,正高悬中天,满地银辉,万籁俱静。道悟法师坐起身来,探头望望窗外,不觉大喜,便随口吟唱起一首偈子来:见也罗,见也罗,遍虚空,只这个。天亮之后,道悟法师便回到了自己暂时居止的家乡小寺。回到自己家中,告诉母亲说:“这次出游,我在路上捡拾到一样东西。”他母亲就问他是什么东西,于是,道悟法师这才说:“无始以来不曾见过的。”母亲一听,不禁大怒,顺手就掌了一下他的嘴, ... 道:“这是什么喜事?!”母亲掌完嘴之后,道悟法师跪下,给母亲叩头请安,然后告辞说自已准备离开家乡小寺庙,游学各地名刹,以广见识。母亲一听,这才知道儿子为什么故意惹自己生气掌嘴,知道无法阻止他远行,就问他说:“你都准备到哪些地方去呢?”道悟法师听了。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水流须到海,鹤出白云头。”这时,熊耳山(在河南省境内秦岭东段支脉上)上有一位声名昭著的白云海禅师,独自居止在高山古刹,修行研习,独来独往,不曾收授一个门徒。有人见了,大惑不解,就问他说:“法师,您这样高深的修为,为什么不收一个门徒,好继承您的衣钵,光大您的佛法。难道您是想把它们全都送还西方佛祖吗?”白云海禅师一听,就笑了,他告诉人们说:“我并不准备带着我的佛法西归佛国。我之所以迟迟不择徒而教,不过是在等待一位大弟子的到来啊!”人们一听,颇感惊奇,就接着刨根究底:“这位高徒从何而自来?几时能到?”白云海禅师又笑了,却慢悠悠地告诉众人道:“芝兰秀发,独出西秦 —— 他是西北方向的人啊!至于他几日才能够到达,我只能这样告诉你们:他已经动身了!”大家听了,无不好奇心大起,一心盼着这位大弟子赶紧到来,看他究竟是何等样人,竟然如此深得白云海禅师的顾念。等到道悟法师就要到来的时候,白云海禅师就命令侍僧鸣钟,将大家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说:“我的这位关西大弟子马上就要到了,你们快去迎接!这山中古刹原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大将军所修建,现在,他自己前来住持本寺,你们这一干人等,当然要师尊于他 —— 你们还不赶紧前去迎接!”大家一听,虽然有些半懂不懂,莫名其妙,却还是蜂涌而出,前去山门外恭候道悟法师去了。道悟法师刚刚跨进山门,白云海禅师便关切地询问道:“相公,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道悟法师一听,便走上前来,轻轻地应答了一声:“嗯。”然后别无他话,白云海禅师却大为高兴,也不顾大家的惊奇,当即将自己的衣钵当着大家的面,传给眼前这位年纪轻轻、其貌不扬的道悟法师,并命他住持山寺古刹。白云海禅师自己,却从此退隐寺侧,潜心参证去了。当道悟法师尚到来之际,熊耳山一带早就聚集着一群匪贼,倚仗山势,盘踞险要,四出打家劫舍,拦抢行旅,附近的人民无不深受其害。人们竞相上山进寺躲避,还十分恳请白云海禅师凭借自己的无边法力,率领民众将他们一举剿灾。但是,白云海禅师却摆着头推辞了,说:“这群盗贼不是我这老和尚所能对付得了的。你们尽管耐心等待,过不了多久,郭大将军会前来亲自剿灭这群害人之贼的!”当时,却又都不明白“郭大将军”指的是谁。请教白云海禅师吧,他却又总是以“天机不可泄露”作为托辞。这样,大家只好耐着性子等候“郭大将军”的到来。等到道悟法师前来住持古刹刚三天时间,他便率领僧俗人众一举攻克匪贼盘踞之地,而且将他们全部捕获,无一漏网。道悟法师听完民众的申诉,准备将这帮罪大恶极之徒全部斩首处死,为民除害。但是,就在这时,这群昔日无恶不作的贼寇却无不死命哀求,请求道悟法师饶他们一命,让他们做什么都行。道悟法师一听,说:“你们往日抢人财物,伤人性命,天良丧尽,难道还不该死吗?现在,你们败落在我们手里,就知道乞求讨命,难道你们就忘了你们当时 ... 戮的人也一样是条条性命吗?”匪寇们一听,无不叩头及地,额破流血,承认自己过去非作歹,罪该万死;但现在决心重新做人,皈依三宝,发具誓戒,从今往后决不再行不义之事,只求道悟法师饶命。道悟法师见他们说得诚恳,颇有悔悟,就慈悲为怀,网开一面,不将他们处决,而是令其边诵经唱偈,又给他们削发剃度,然后就将他们全都释放了。从此,熊耳山一带,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们平平安安、和和乐乐地过了几十年安稳、太平的日子。自此以后,大家就都相信,这位道悟法师便是郭子仪大将军再世。到了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即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白云海禅师撒手西归,道悟法师才辞别熊耳山,出任著名的郑州普照寺住持;不久,又迁往三乡竹阁庵。在竹阁庵的时候,道悟法师经常身着一袭白衣,斜骑着一匹黄牛犊,横吹着他的一支形影相随的短短笛哨,往来逍遥,游走洛阳一带。人们见了,无不被他那潇洒的风姿、超逸的行止所深深倾折,对他顶礼膜拜,争相睹阅法容。他曾经这样说过:“有人说我是一介凡夫,其实我曾经从圣位中来;有人说我是圣灵,其实我却又是向凡位中去;还有人说我既不是凡俗之夫,也不是圣灵中人,可我却又在毗庐佛顶上,别有行迹。”到了金章宗泰和五年(即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道悟法师又回到临洮,在大势寺开坛说演《圆觉经》。听众云集,成为大势寺历史上的一大盛事。可是,当法师演说《圆觉经》到一半的时候,他告示听讲的人,说:“《圆觉经》我已经讲说一半了,而我的大行西归之期,也离得不远了。”到了这一年的五月十二日晚 ,道悟法师还在给僧侣民众们解说《圆觉经》大义。可是,当黑夜化去,晨钟敲响之时,略加休息的道悟法师便醒了过来。叫起身边的侍僧。对他说:“我病得很厉的害了,你去给我找几味药草来。”侍僧一听,信以为真,便出门去了。就在他刚刚跨出门去的那一刹那,道悟法师便颓然圆化而去。此时,大势寺顶上有朵朵五色祥云 , 纠结盘绕在一起, 有如华盖, 又如莲叶; 红光如日,充塞天地之间。这种种神异景象一直持续了整整三天时间,方始散去。附近的人们都亲眼目睹了这一罕见奇观, 深为道悟法师的修道正果而艳羡不已,感叹不绝。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道悟法师:横笛锄盗[郭子仪再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史上最有面子的驸马,打了皇帝最宠爱的公主,反倒能被笑着安慰

    韵哥吹历史来了~唐朝名将郭子仪,当年也是单枪匹马退了回纥军队的人,那是受到帝王的无限宠爱与信任的,自己的儿子郭暧那也是和自己一样有出息,不仅屡立战功受到帝王喜爱,还让皇帝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女儿嫁给了郭暧。那位女儿就是升平公主,郭暧当了驸马爷,也更是受到了皇帝的喜爱。一家子人那也是荣宠无限啊,但是郭子仪是个好人,三观正政治思想明确。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梦见江河湖代表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水”与“胡”联合起来表示“水面长满了像胡须一样的水生植物”。那么,梦见江河湖预示什么?梦见江河湖江河主家室梦见悠悠流过的江水或海水,暗示你正在进行的事业或投资会很顺利。江河永不停息地向前流淌,象征人生的过程。梦见河里或湖里漂著驴的尸体,做梦人将去海上旅行。梦见江河,就意味着成家立业或喜得贵子。梦见向平静的水面远望,表示人际关系非常顺利。梦见主教会不会不好–周公解梦

  2. 《西游记》之前的西游记,历史比神话更精彩|文史宴

    《西游记》之前的西游记,历史比神话更精彩|文史宴文/桓大司马许多读者问文史宴为什么很少晋史的文章,因为大司马正在写,等写好之后会集中连载。法显的西行之路虽然没有《西游记》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但其艰苦卓绝的程度却绝不在那些虚构的神话故事之下。

  3. 蒙古军队有多厉害?13世纪差点统一欧洲

    文/寂寞的红酒提起蒙古军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强大。12-13世纪,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率领着蒙古军队横扫欧亚大陆,灭国无数,建立了疆域辽阔的蒙古帝国。在13世纪的欧洲人眼里,蒙古军队几乎是不可战胜的,他们对蒙古军队充满了深深的畏惧。

  4. 尼安德特人是如何拥有异常巨大的大脑的

    现代人因其大小拥有异常大的大脑而闻名。了解更多尼安德特人的发展,科学家们调查了一具保存完好、几乎完整的年轻男性尼安德特人骨骼,这具骨骼是在西班牙有4.9万年历史的埃尔西德龙遗址出土的。研究人员在西班牙埃尔西德龙洞穴内工作,在那里发现了一具尼安德特人男孩的骨架。这些发现表明“尼安德特人的大脑比现代人的大脑生长要慢一点,”罗莎说。

  5. 乡愁・古宅档案|云和县小岗村“南峰拱秀”古宅

    名称:“南峰拱秀”古宅地址:云和县朱村乡张兰村小岗天然村43号年月:民国四年(1915)家眷/来历:小岗村蓝家“南峰拱秀”古宅位于云和县朱村乡张兰村小岗天然村43号,屋主蓝璧辉于民国四年(1915)建,坐北朝南,二进七开间两厢式楼房,面阔33.O1米,进深34.47米,占地面积1137平方米。石库大门,门额框内砖浮雕行书“南峰拱秀”四字。蓝璧辉(1873―1931),光绪三十年(1904)科试准补

  6. 明朝将军戚继光出生

    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父戚景通,世代为官,嘉靖17年,戚继光10岁继承其父爵,官居四品。嘉靖28年参加武举,在考试时庚戍之变发生,于是戚继光被分配到蓟门。与鞑靼军战斗后写下了《备俺答册》。时浙江多被倭患,而旧军素质不良。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徒,组成新军。每战多捷,世人称为“戚家军”。戚继光与俞大猷齐名。

  7. 董必武生平简介

    董必武简介知多少?董必武革命精神和道德品质简介:董必武同志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道德品质表现在许多方面。

  8. 儒家与 ... 的关系:儒学一度是 ... 地区的官方正统学说

    而在公元1392年,李氏建立...王朝之后,在统治者的推崇之下,以程朱理学为主的儒家书籍大量涌入...地区,儒家文化也确实符合统治者的利益,自此儒家文化也成为了官方正统学说。明朝时期的...儒学李氏...非常推崇明朝的文化制度,因此儒家学说也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成为...地区官方指定的正统学说。建立太学、推广儒学李氏王朝建立的成均馆就是...的太学,...王朝在建立初期就大力推动儒学的发展,并建立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9. 【寥廓】的意思是什么?【寥廓】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寥廓liáokuò1.空旷深远。《汉书邹阳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颜师古注:「寥廓,远大之度也。」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今见陛下寥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诗:「邹子何寥廓,谩说九瀛垂。」明·屠隆《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端亮者语壮。」寥廓的拼音liáokuò寥廓是什么意思寥廓liáokuò1.空旷深远。

  10. 梦见很多砖

    周公解梦梦见很多砖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多砖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