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宾威廉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附近的基赛德,父亲是牧师。宾威廉到加拿大布教,就在中国宣教之前,是在1844年夏天到1846年夏天的整整二年。马偕在其传道记里云:宾威廉在旅行加拿大各地时,也到过Woodstock和Zorra,灌输了新力量于宗教生活中,他的姓名家喻户晓,我幼年的心灵也颇受他的思想影响。

宾威廉牧师( Rev. William Chalmers Burns, 1815 ∼ 1868 )是马偕心仪的信仰英雄(参见《教会史话》 90── 纪念宾威廉)。海外基督使团(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曾在英国出版宾威廉的传记,由 Agnes Clarke 编撰,题为 China Man of the Book : The Story of William Chalmers Burns, 1815 ∼ 1868 。为纪年他的百年诞辰, D. MacGillivray 撰了一文题为 “The Centenary of W. C. Burns” (见于 Chinese Recorder, v.47, p.149 ∼ 156, March 1916 ),颇扼要,也值得一读。 宾威廉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附近的基赛德( Kilsyth ),父亲是牧师。曾在亚伯丁( Aberdeen )就读中学及大学,并前往爱丁堡见习律师业务,但最后转入格拉斯哥大学攻读神学。 1839 年获得讲道执照,此后不久受邀到顿地( Dundee )圣彼得堂代理声名赫赫的布道家马彻音牧师( Rev. Robert Murray McCheyne )的讲坛。虽然是初出茅庐,但非常成功。有人描述他的风采:「他坚实而精力充沛,声音宏亮,会众无论怎么多都能够清楚听见,简直后来的司布真( Charles Hudson Spurgeon, 1834 ∼ 1892 ,著名布道家)也不及他。当圣灵临在,言经他出,有时像西乃山上令人战栗的闪电,有时像微风中温柔的呼唤。他站在永生与死亡之间,吹起救恩的号角,听众或因忧伤而号哭,或因寻见救主而欢喜。」他的特色在于力量而非华丽,明确有力而非思维措词的完整。离开顿地之后,他继续在伯斯( Perth )、亚伯丁( Aberdeen )、新城( Newcastle )、爱丁堡、都伯林( Dublin )等地布道,甚至到了加拿大。其所到之处,信仰复兴随之而来,许多人流泪,许多人 ... ,许多人呼求上主的怜悯。 「随时待命」( Always Ready )是宾威廉的生活原则,他赴各地布道均为服事上主应需求而行。他没有领固定薪水,只接受神的子民的赠与。除了在教堂的讲道,他更勤于在街头的传教。他常常一日讲三场,一场常超过二个钟头,讲完还回答热心求道者的质问。想想看,他的负担,在没有一个助手之情形下,如何之重! 宾威廉于 1847 年受英国长老教会宣道会之派前往中国开拓传教 ( 参见《教会史话》 610) ,先后在香港、广州、厦门、上海、汕头、北京以及东北的牛庄,在华达 20 年之久,以英年 54 岁殁于牛庄。 宾威廉到加拿大布教,就在中国宣教之前,是在 1844 年夏天到 1846 年夏天的整整二年。最初他在蒙特罗用法语传道,后改用苏格兰腔调在各地工作。其中于 1846 年有两个月时间在西安大略( Western Ontario )一带。马偕在其传道记里云:宾威廉在旅行加拿大各地时,也到过 Woodstock 和 Zorra ,灌输了新力量于宗教生活中,他的姓名家喻户晓,我幼年的心灵也颇受他的思想影响。( From Far Formosa, p.16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牧师牧师讲道马偕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