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竹林寺升天一千多年前,少室山脚的深山密林里,有一座清静幽雅的古刹——竹林寺。何首乌还没有煮熟,少林寺来了个小和尚,命他速去少林,领授西天佛法。谁知,刹那间,整个寺院随着清风云雾飘飘荡荡地腾空升天了。弯腰取水解渴,忽见水中映出天空一座没有门的寺院,定神视之,正乃“竹林寺”也!

竹林寺升天一千多年前,少室山脚的深山密林里,有一座清静幽雅的古刹——竹林寺。这所寺院殿宇虽不太多,但建筑严谨,风景秀丽。有佛殿、法堂、经楼、春阁……院中山泉泾流,清澈见底,松竹茂密,古柏参天,是一所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寺内住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和尚,怕久后断了香火,从民间选了十二个童徒,以继承他的佛法。大的九岁,小的六岁。一天,老和尚打开佛经,一个个起了法名,老大取名法成,老二法运,还有法正、法思、法广、法慧……从此,就过着十三人的师徒生活。一天下午,小和尚都在山门前玩耍,忽然从寺后走出一个又白又胖的小孩,与他们一块玩耍,到天黑才各自回家。次日又来,日落方归。久而久之,被老僧发觉,感到奇怪。心想:“在这山野密林之中,既无村庄,又无人烟,那里来的小孩呢?”他就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针,纫上线,将线旦放在山门下的铜水盆里,然后嘱咐大弟子法成说:“明天你们玩罢快走的时候,把这个针偷偷地别在那个小孩的衣服上,可不要吭声。”法成会意,一一照办。次日清晨,老僧沿着长线一直找到寺后的山涧峡谷,在一个岩缝中发现针别在一棵胖大的“何首乌”(系滋补性药材,食后可延年益寿)叶子上。他急忙回寺,取来镢头,挖出一看,原来是一个有头有身、四肢皆全的何首乌。这时,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师爷曾说:“变化成形的何首乌,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且有返老还童之效。”不由得欣喜若狂,哈哈大笑起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急急忙忙藏在袍下拿回寺院,然后把弟子喊到一块,声严历色地说:“今天师傅在家有事,你们都到山门前练拳习武,不得有误!”小和尚个个道“是”,谁敢不听。老和尚看小和尚都走了,便掩门闭户,津津乐道地煮起何首乌来。心想:这一回我可要真的升天成佛了!好梦不长。何首乌还没有煮熟,少林寺来了个小和尚,命他速去少林,领授西天佛法。老僧又气又恨,喃喃自语:“早不来,晚不来,看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叫去坐禅授法。”既不敢违抗,又怕何首乌被弟子们吃了,想来想去,没有办法,就面对灶君佛苦苦祷告:保佑仙丹何首乌不要落入弟子之口,祷毕,便到少林寺领经去了。谁知,这位灶君佛大气凛然,普渡众僧,不愿保佑这个自私自利、贪图个人享受的法徒,故意让何首乌放出扑鼻的香味。这时,正在山门前练拳习武的小和尚,肚子又饥又渴,闻到醉人的香味,一个个跑回灶房,开锅一看,见煮的是热腾腾、香喷喷的东西,如肉一般。便你一块,我一块,分而食之。吃后怕师傅回来责 ... 挨打,咋办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想不出办法,还是法成说:“您别怕,我个子大,由我顶着。快把汤洒到外边去。”小和尚便把汤绕寺院洒了一周,因怕碰到师傅,只剩下个山门未洒。谁知,刹那间,整个寺院随着清风云雾飘飘荡荡地腾空升天了。据说:现存的“少室阙”就是竹林寺的山门。下午,老和尚从少林寺回来,跑得满头大汗,本想独自饱食仙丹,长生不老。谁料到处找不到寺院了。这个无寺可归的老家伙因跑得精疲力尽,便闷闷不乐地走近河边。弯腰取水解渴,忽见水中映出天空一座没有门的寺院,定神视之,正乃“竹林寺”也!你看:可爱的小和尚正在笑嘻嘻地向师傅招手呢!老僧不由仰天长叹,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无可奈何地又回少林寺存身了。这就是所谓:“天上竹林,地下少林”之说也!那个生长何首乌仙丹的山涧峡谷,也从此得名:“带线沟”。后人又易名曰:“大仙沟”。(搜集整理:彭继祖)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