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给儿子的信-高尔基

【前苏联】高尔基(1868~1936)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前苏联著名作家。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木工家庭,4 岁丧父,只读过两年书,当过学徒、码头工等。1892 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生著述甚丰。 >高尔基有一子一女,女儿卡佳旱年得病,不幸夭折,因而他对独子马克西姆·彼什科夫(1897—1934)倾注了满腔的父爱。由于参加革命,受到沙皇 ... 的追捕,长期漂泊他乡,与妻儿不能团聚,他就通过大量信件对儿子加以教育培养。 > > > > >给儿子的信 > > > > > >一 >[不早于 1907 年 1 月 26 日(2 月 8 日),由卡普里寄往阿尔雅西奥。] >你走了,可是你栽种的鲜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我望着它们,心里愉快地想到,我的儿子虽已离去,但却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 —鲜花。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 ——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你要文静一点,亲爱的,对妈妈要多关心,行吗? > > > > > >二 >[1907 年 11 月底(12 月初),由罗马寄往日内瓦。] >你别为我的健康担心,虽然我是在苟延生命,可我是在做自己的工作。当你长大成人,自己开始建设新生活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我没有白活在世上——这也就是我希望你的。 >你也想当作家?这是好事情,我在你这样的年纪,也是第一次感觉到这种写作瘾。还极其认真地开始消耗起纸来,为此,外祖父经常抽我——抽得相当厉害,可是回忆我的往事——却使我感到愉快。 >最主要的,我亲爱的人,你要努力增长学识,所有的东西只要可能—— 音乐、绘画、科学、所有能美化生活的东西,都应该知道。一个人知道得越多,我重复一次,他对人们来说就会越有意义、越珍贵。遗憾的是我订购了一些有趣的书,可是你好久都没有收到。 > > > > > >三 >[1907 年 12 月 23 日(1908 年 1 月 5 日)以前,由罗马寄往日内瓦。] >你的信写得不坏——详细而又清晰。只是你关于老师们的意见并不很明智,不过这算不了什么!我相信,当你再长大些,你就会用另一种口吻来较好地谈论别人。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令人生厌呢?因为有人触犯激怒了他们,真的,只能是这个原因,如果每天人们都嘲笑你,那么你自己再过一个月就会变得像狼一样凶狠,这不对吗? >如果你希望你周围的人都心地善良——那你就要学着关切、和蔼,有礼貌地对待他们——际就会看见,大家都会变好。生活中的一切都决定于你自己,请相信我的话。 >我在为你搜集这些稀有画的图片,不久你就会有一大笔可观的欧洲所有博物馆的画片。 >学习吧,朋友,这在开始时是有点枯燥和困难,可是以后——你就会离不开它,你就会很好地、容易而愉快地知道,人们过去、现在都是怎样生活的,以及他们多么想生活。 > > > > > >四 >[1910 年 12 月底(1911 年 1 月初)由卡普里寄往巴黎。]我的儿子—— >我想为你找一些航空方面的书,但是什么也没找到,只好给你寄上一本描写水下世界的书。如果书写得空洞无味,这不是我的过错。 >非常想见你,可事情总是这样:我正准备启程进山,就有什么鬼事儿拖住我的脚。 >你让妈妈给你读上一段《奥库洛夫镇》,看看书中的西玛是怎样写诗的。我非常希望你成为诗人、音乐家和学者。人应该有所作为,否则这在人世间就太无聊乏味了。 >如果你想知道,哪些人最有意义、最勇敢、最聪明,那就是自然科学家,像法国的巴士德尔、柏托洛……他们都是最最优秀的人! >你能在这方面进行补救吗?只是科学需要埋头苦干,沉着镇静和操劳不息,可是你——却玩心很重,坐立不安。你最好还是写诗,学习音乐,练习绘画吧。 >飞机的事——放到一边吧.你会为它送命掉脑袋的,而脑袋——那是有用的,而且是必需的东西。真的。 >何时能来巴黎?我还不知道。我必需先把小说写完(指《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译者)。何时能写完?很难说。 >这完全不是开玩笑——是我的写作大事。 >好,再见,我亲爱的!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兴趣盎然,欢欣无比。 >拥抱你。 > > > > > > >五 >[1912 年 1 月 29 日(2 月 10 日)由卡普里寄往巴黎。]我亲爱的! >我很高兴,谢谢你的来信,我已很久没收到过你的一行字了。 >你说的完全对,《牛虻》一书的主人公,比起科茹霍夫来,意志要更大些,一般他讲,西方人的意志力,总是比我们斯拉夫人更强一些。 >何时我能来,还有许多其他问题,我要和你详细地谈一谈。 >给你寄来一本马克·吐温的书,和一些孩子的信。我曾给这些孩子寄过邮票,其中有一个没等到他希望得到的邮票,就生病死去了。我很悲痛,因为我的邮票寄晚了。 >寄给你的还有一张用乌克兰文字写的明信片,这是从车尔尼科夫城的九岁的小姑娘写来的,她是乌克兰作家的女儿,叫奥克萨娜,这封信就是她的作品! >和孩子们通信,我感到莫大的愉快,老弟,这是地球上最优秀的人。老弟,他们是地球上最优秀的人。你,一个孩子,还不明白,他们是多么的好,我衷心地劝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们漠不关心。 >亲爱的,你是我的孩子!在我们这艰难的时代,当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当一个俄国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不过,请原谅,这一切暂时都不会使你感兴趣,你了解这还为时过早。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给儿子的信-高尔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缅怀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功绩之世界经典演讲《悼念高尔基辞》

    《悼念高尔基辞》高尔基是位能深刻、准确反映革命历史时代的艺术家,列宁是位能带领人类建立大同世界的创造者。他不止一次发疯似地搏斗,单枪匹马为保护被侮辱,被欺压者而与许多人作对。他用强有力的笔触急不可耐地,天才地勾画出剥削阶级愚蠢的禽兽面目。高尔基的名字无论在哪个年代总是传遍全世界,他是革命的先驱者,革命的海燕。他积极地,不懈地领导苏维埃文学冲向世界高度。

  2. 中途辍学,却取得非凡成就的十大名人

    学历虽然重要,但学历并不是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互。一起来看看中外那些中途掇学而取得非凡成就的十大名人。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父亲是木工,在高尔基4岁时去世。高尔基后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

  3. 老照片,44岁希特勒向兴登堡鞠躬,58岁斯大林为高尔基抬棺

    1933年,86岁的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在兴登堡面前,44岁的希特勒鞠躬致谢。

  4. 高尔基的苏联劳改营之旅

    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期,斯大林成功清除了党内反对派,登上了苏联...的权力顶峰。不过,虽然他成功地控制了政治领域,但在文化领域,国家权力的触手却伸的还不够长。

  5. 叛逆青年高尔基:苦难是造就天才的最好养料

    高尔基的小说《童年》据说是以他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创作的,然而其内容却未必完全符合高尔基的真实家世。

  6. 高尔基跟列宁闹翻

    高尔基被前苏联当局誉为“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也跟列宁有“伟大的友谊”,但从克格勃档案里看,高尔基与这位俄国“革命之父”之间发生过多次观念和政治冲突,几乎闹到决裂地步。十月革命发生后,高尔基被事实震骇,在《新生活报》发表文章,公开反对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认为这是俄罗斯的悲剧和毁灭,由此,1918年夏列宁则以一纸命令关闭了这家报纸。1921年10月8日,高尔基写信跟列宁告别,离开苏联去了欧洲。

  7. 高尔基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了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茶缸烧坏了。高尔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都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并非常义愤地鼓动高尔基去告发。女主人这时害怕了,她生怕高尔基去告她虐待罪。这样,高尔基因祸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多余时间读书的权利。

  8. 苏联作家高尔基逝世

    1936年6月18日,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马克西姆·高尔基逝世。童年时的高尔基只读过两年书,10岁时便被迫自谋生计。网络配图1889年,高尔基在下诺夫哥罗德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1892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便开始用“马克西姆一高尔基”这一笔名。1902年高尔基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名誉院士,190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同年11月在彼得格勒第一次会见了列宁。

  9. 高尔基的谎言

    尽管这样,高尔基还是看出了问题。遗憾的是,高尔基只是默不作声地走到他们身边,将报纸正了过来。高尔基吃了一惊,下令叫所有的随从人员都出去,他单独听这个小男孩讲了整整一个半小时。高尔基难道不懂得像律师一样保护当事人,不,他能正转报纸,斥退从人,说明他懂得专制制度的残酷性。男孩以口说的真言维护了自己内心的安宁,高尔基却以墨写的谎言玷污了自己良知的清洁。

  10. 高尔基诞辰

    在151年前的今天,1868年3月28日,高尔基诞辰。高尔基对fǔ朽的旧制度充满厌恶和憎恨。他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沙皇...对此十分害怕,曾几次监视、拘禁和逮捕高尔基,并将他流放。1906年,高尔基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完成。>高尔基一生经历坎坷,饱尝人间苦难。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塑造了工人运动中的英雄形象,被公认为第一部社会主义文学的力作。

随机推荐

  1. 神 ... 面玉梳背 制琢精湛技艺高

    神...面玉梳背制琢精湛技艺高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为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研究员、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长期从事浙江北部地区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与良渚文化结缘尤深。平面呈“凸”字形的玉梳背,上端仅有宝盖头形凸起,无凹缺。此件玉梳背纹饰巧妙,与形体结合相得益彰,堪称良渚文化玉器高超制琢技艺的代表作。考古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玉梳背,几乎全都发现于墓葬的头部位置。

  2. 明朝最大謊言:「 ”倭寇”其實大部分都是中國人?

    浙江沿海歷史上曾有過連綿漫長的「”倭患”,被認為是「”明朝時日本海盜對中國沿海的一場侵略”。然而,在數百年正統史觀的籠罩之下,諸多史實卻也透漏出無法掩蓋的微光——所謂「”倭寇”,實際上是被誤讀的一群中國海商,而在他們被掩蓋的身份和命運背後,則是中國曾經強勁的民間海洋力量與農耕王朝的對峙、抗爭和落敗……嘉靖大倭寇的真相——反海禁的中國海商與海盜上世紀末出版的權威著作《中國歷史大辭典》中有「”倭寇”詞

  3. 了如指掌是什么意思?

    【拼音】liǎorúzhízhǎng【解释】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例子】只这一相形之下,美丑高低,便了如指掌了。(闻一多《冬夜评论》)【近义词】一目了然,一清二楚,洞若观火【反

  4. 梦见割内脏 梦见割内脏什么意思

    梦见割内脏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割内脏的详细解说吧。病人梦见自己割内脏,身体会很快痊愈。梦见人体内脏,预示可怕的痛苦和绝望,不要希冀还会有快乐。梦见撕开别人的内脏,表示要提高自己的利益面临可怕的困扰。梦见自己的内脏,暗示你将陷人深深的绝望之中。梦见自己孩子的内脏,表示这个孩子,或你自己,即将离开。

  5. ... 梳理可能增加性病风险

    有可能,梳理...的人更容易受到皮肤上的小泪痕的影响,通过这些泪痕,导致性传播感染的细菌和病毒很容易进入体内。,但也有可能,定期梳理...的人可能比不梳理...的人性生活更活跃,研究人员说,因此可能更频繁地接触性传播感染源。结果显示,7470名受试者报告至少有一个...,今天发表在《性传播感染》杂志上。赫本尼克和这项研究的作者都指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检验...梳理和人的性病之间的联系性病风险。

  6. 谁主导因果

    现在人讲求知欲,这是误导众生,因为求知是所知障,结果就是什么都不知。而印光大师《文钞》中多次的赞叹说,《安士全书》是讲因果最好的一部书,《感应篇汇编》是第二,《历史感应统记》则为第三。谈因果与转境界东北的崔居士事业做得很成功,在经济衰退之时,财源还继续不断增长,这个因素很多人不理解。所以一定要懂得,布施是因,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是果报。

  7. 唯有恶业对你有害

    唯有恶业对你有害当人生走到尽头,除正法外,什么都帮不了你。纵然富有四海,也带不走一针一线;位高权重,也带不走一奴一仆,就连最为珍爱、精心保护的身体也不得不舍弃。那时,唯有恶业对你有害,除此以外,哪怕整个世界都与你为敌,他们也无法向你射出一支寒光闪闪的箭。

  8. 爱情幸福甜蜜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17.温暖如初,也只是在梦中才能巧遇的情景。Morefrommysite爱情甜蜜幸福的短句子一些让人感动的爱情宣言感动语-感人的情话唯美的幸福甜蜜的句子-感人的情话女生很拽的个性签名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英文爱情诗句大全AndI’llloveyou英语情话表白短句一句话女生个性说说-感人的情话粤语情话:广东话情话短信2有人@你3分钟浓缩95部爱情电影中最经典情话!

  9. 玉米啃不干净丢掉营养精华

    煮玉米、烤玉米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这些留在玉米棒子上的颗粒名为玉米胚芽,可以说它是玉米的精华。与玉米籽粒比较,玉米胚芽的营养更为丰富。玉米籽粒主要是淀粉,还有部分膳食纤维,而玉米胚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在15%左右,脂肪在45%左右,另外还有8%左右的膳食纤维。所以大家在啃玉米时应小口慢啃,最好不要吃得太快,要尽可能啃干净。另外,玉米嚼不碎也会不利于消化,引起肠胃不适。

  10. 古代孝子的故事

    古代孝子的故事西辑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弃官寻母>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