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明天7月23日到了大暑节气,是一个听名字就能出一身大汗的日子。最近是不是越来越感觉烦躁,脾气也大,同时身边戾气重的事情似乎也多,连任达华都被扎了。这是因为夏季五行属火,在暑天,气温过高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烦躁不安。同时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归脾所主,脾最恶湿。这时正值中伏,地湿上蒸,阴阳不和更容易引起焦躁情绪,所以,大暑节气养生先养心。

明天7月23日到了大暑节气,是一个听名字就能出一身大汗的日子。 最近是不是越来越感觉烦躁,脾气也大,同时身边戾气重的事情似乎也多,连任达华都被扎了。这是因为夏季五行属火,在暑天,气温过高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烦躁不安。同时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归脾所主,脾最恶湿。这时正值中伏,地湿上蒸,阴阳不和更容易引起焦躁情绪,所以,大暑节气养生先养心。 首先要做到让心静下来,清心寡欲、闭目养神都有利于「 ”心”的养护。而道家的站桩、打坐心法都有利于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另外,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 ”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可以晚睡早起,少吹空调多出汗,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 除了养心,当然还要在吃上有些讲究。大暑节气各地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粤东南地区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而台湾省地区则有在大暑吃凤梨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而且有败火的作用。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 ”过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 ... ,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不管吃什么,都要注意别过饱过寒,因为大暑湿热,天势下迫交蒸之气乱于肠胃之间,夏日过饱过寒容易受寒湿,阳气为阴气所遏,外则表气不宣,内则脾胃不和,机体常有身热、便溏、脘腹胀满的表现。 此外,还可以试试道家的大暑导引功, 每日清晨 (最佳时间:丑、寅时1~5时),跪坐式。俯身,两手握拳以拳心柱地,双目视前下方。吸气时,头颈向左右转,双目随之向后怒视;稍停后呼气,头颈回转,双目视前下方;再吸气,如前法头颈向右后转,左右交替各3~5次。然后叩齿、深呼吸、咽津各2~3次。 可防治头项胸背风毒、咳嗽气喘烦渴、心胸膈满、掌中热、肩背痛、风寒汗出、轻微中风、皮肤痛、健忘、多愁欲哭等。 虽然大暑难耐,但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萤火虫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凉爽的秋已经悄悄接近,大暑来了,秋天还会远么。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大暑养生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