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宗教改革初期除了奥斯曼苏莱曼大帝外 另外三个是谁?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苏莱曼大帝,公元1520年到1566年在位,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同时也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奥斯曼土耳其的国力达到了极盛,在 ... 教的历史上,苏莱曼与波斯萨法维帝国的阿巴斯大帝以及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齐名。

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提到,在拜占庭灭亡之后,匈牙利成为阻挡奥斯曼土耳其进军欧洲的主要力量,雅诺什·匈雅提解围贝尔格莱德而成为了匈牙利的民族英雄。

然到了苏莱曼大帝手里,贝尔格莱德在1521年被轻松拿下,随即1522年罗德岛的医院骑士团遭到重创,逃离至马耳他。

1526年,再次进军匈牙利,在莫哈奇一战中,匈牙利国王路易二世战死,匈牙利从此一蹶不振。

据说,这一次进军匈牙利,是因为为了对付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母亲露易丝给苏莱曼的建议(下面我们会提到)。

随后,查理五世调动哈布斯堡王朝军队与苏莱曼对匈牙利展开争夺。苏莱曼大帝一度在1529年兵临维也纳。

他们之间的争夺,造成了匈牙利历史上的三分 ... 时期:西北边境归哈布斯堡王朝,称“皇家匈牙利”;东北山区、克罗埃西亚、中南部归土耳其所有;东部出现了特兰西瓦尼亚公国,后来也成了土耳其的附庸。

1547年,查理五世与苏莱曼达成协议,查理五世每年以3万杜卡特金币换和平,在苏莱曼面前,只能称西班牙国王,不能称神圣罗马帝国恺撒,意味着苏莱曼才是至高无上的恺撒。

查理五世(1500-1558在位),在前几天文章中提到过,出身太好,既是西班牙双王的外孙、又是哈布斯堡王朝马克西米利安和勃艮第大胆查理女儿玛丽的孙子,所以他既是西班牙国王,又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查理五世与法国的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在位)为了争夺意大利和勃艮第前后打了四次战争,处于上风!

意大利帕维亚战争中,弗朗索瓦一世战败被俘,前后被查理五世折腾够呛(当然,后来弗朗索瓦一世还是被释放了)。这就是上面讲到的露易丝说服苏莱曼攻打匈牙利以牵制查理五世的背景。

所以,当时的政治联盟是这样的,法国联合土耳其,英国和神圣罗马(主要是西班牙)结盟。

1544年,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签订“克列比条约”,法国放弃意大利,查理不再要求勃艮第。

英国的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因为与西班牙的凯瑟琳离婚事件(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而与罗马教皇闹翻。

他与查理五世倒是一向交好,虽有小摩擦,但基本不伤和气,但他与法国弗朗索瓦一世之间却也是战争不断。

这四位同时期的君王,弗朗索瓦一世和亨利八世在同年去世,查理五世多活了11年,而苏莱曼大帝将近20年后才驾崩。

在宗教改革初期除了奥斯曼苏莱曼大帝外 另外三个是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散居世界却仍能捍卫传统,蒙古人在欧洲的后裔,卡尔梅克人的历史

    提到卡尔梅克人,大家一定会感觉十分陌生。英明的革命领袖列宁同志,身体里也流动着四分之一的卡尔梅克族的鲜血。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慢慢拓展到了伏尔加河,在此生活的土尔扈特人、和硕特人和卡尔梅克人,均受到了沙俄帝国强制性的同化政策影响。不仅如此,沙皇还将自己的养马场委托给土尔扈特人管理,并极力想从草原猛士中挑选为他卖命的士兵。

  2. 1分钟历史之 奥斯曼帝国曙光初现 小酋长奇遇 蝴蝶效应 撬动历史

    「”国中哈士奇”何以有胆怒怼五常?中东作为近现代大国必争之地,一直都是争端、战乱的代名词。而在近几年,不甘平庸,争做...旗帜的土耳其及埃尔多尔更是频频「”微操”,拳打美国,脚踢俄罗斯,甚至对遥远东方的中国指指点点,颇有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味。然而埃尔多安心比天高,却往往因为实力不济落得个命比纸薄的地步,因其屡屡出格的言行,在国内网络上获封「”国中哈士奇”的美名。而土耳其不论国土、人口、经济、

  3. 历史上从未被攻破过的城堡,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行宫

    如果你留意过德国的城市,就会发现不少城市名称里都带个「”堡”字。德国确实是个城堡众多的国家,现存城堡和古堡遗址多达2万余座,是名副其实的「”城堡之国”。打开德国地图,有不少地名都以「”-berg”或「”-burg”结尾,前者意为「”山”,中文音译成「”贝格”,例如「”班贝格(Bamberg)”,但在德语中音为「”班堡”;后者意为「”城堡”,音译为「”堡”,例如「”海德堡”。德国名为「”XX堡”的城

  4. 世界历史有三个人,既是一国的亡国皇帝,又是另一国的开国皇帝

    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有三个历史人物既是一个国家的亡国皇帝,同时又是另一个国家的开国皇帝。这三个历史人物,分别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越南的阮福晪、中国的溥仪。溥仪退位后得到优待仍住在皇宫,1917年在大清遗老张勋扶植下短暂复辟大清王朝,随后段祺瑞打败张勋而被迫再次退位,并被赶出皇宫,1932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因此溥仪既是中国大清王朝亡国皇帝,也是伪满洲国开国皇帝。

  5. 民族主义消灭了历史,也消灭了人性

    民族主义是这样一种奇妙的意识形态,当它代表的人群居于少数的时候,它代表着民族平等、不受压迫、文化自主,而当它代表的人群居于多数的时候,它代表的就是主体民族的权力、民族压迫、强制的主体民族化。是的,民族主义之所以到今天还没有变得和另一个意识形态一样臭名昭著就是因为它编造了一个横跨三个世纪的民族主义谎言。

  6. 毁誉参半的黎塞留:为法国开启现代国家制度之门的一代枭雄

    孔西尼随着他的恩人的遇刺死亡,黎塞留也失去了权力。接到任务的黎塞留迅速地调解了国王和他母亲之间的关系。随后法国的危机包括胡格诺派的叛乱等,使得黎塞留几乎成为国王不可或缺的顾问。1624年,红衣主教黎塞留取代了国王的首席大臣。为了进一步巩固法国的权力,黎塞留试图压制封建贵族的影响。法国集权的另一个障碍是宗教分裂。一代雄狮拿破仑一世黎塞留的成功对路易十三的继任者路易十四国王同样极为重要。

  7. 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庄园:中世纪欧洲乡村的风光,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提起庄园,人们首先会想起繁忙而充实的农业生活,其次会假想出一副惬意无穷、无拘无束的美丽画面来。挺着肚子、挥起粗壮手臂耕作的农夫和英俊潇洒、金发碧眼的优雅少爷都是庄园社会的组成部分。想知道真实的欧洲中古庄园是什么样吗?欧洲庄园的雅致和简单,让人心生出一阵又一阵的神往。

  8. 奥地利主导的大德意志方案——德国历史的另一可能

    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弗朗茨二世,他虽然被拿破仑逼迫退位,但同时也加冕了奥地利的帝位1848年,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在很多邦国国君都没有作出明确支持的情况下,自发在1848年于法兰克福召开了德意志国民会议。在1849年,由于国会损害君主的利益,这次国民会议被强制解散,但是,其中讨论的重要问题成为长期受到德意志人讨论的议题。

  9. 费奥多西亚:前黑海明珠与历史悠久的卡法海港

    加之背靠东欧大草原,迪奥多西亚的殖民者可以获大批畜牧业产品,并远销爱琴海两岸与地中海西部。迪奥多西亚也是古希腊与斯基泰文明的交汇点相比之下,沿海希腊人的船只就更适合承载大宗商品。迪奥多西亚无疑就是斯基泰粮食产业的输出口岸。迪奥多西亚就与周围的所有希腊城市一起,经历了一段罗马军团的监视占领期。撤退之前,他们将死者尸体用投石机丢入城内,并引发了异常惨烈的后果。在战争中的双方妥协后,卡法的繁荣有增无减。

  10. 中世纪时为什么基督教能独霸欧洲?全凭这7点

    基督教也是这样。基督教在欧洲取得统治地位以后,这个传统被很好的保留下来,而且成制度化的被固定。这种金字塔型的网状的结构使得基督教教皇的意志能很快传导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全世界的基督教徒能步调一致的行动。

随机推荐

  1. 以色列的军力到底有多强?超过了世界大多数国家

    1948年,以色列正式成立,犹太人正式建立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不再过漂泊流浪的日子,正式有了自己的家园。但是以色列了没有像国土那样弱小,相反他很强大。以色列一直是全球无人机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大约占据全球市场的60%,目前能研制无人机的国家屈指可数,而美国的市场占有量低于25%。以色列无人机客户遍布世界各地--韩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和巴西。来看一看以色列的武器吧,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2. 佛陀PK孔子:救人又何尝不是救世?

    与孔子不同,释迦牟尼是古代印度的一位杰出的宗教领袖,其生活年代和孔子差不多同时,他们被后世并称为东方的两位圣人。从上述可知,孔子的教育是基于救世的初衷,办学培植人才,乃是手段和途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若细加体察即可发现,孔子的救世主张是纯粹为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的,而佛陀的救人教义则不仅关注世俗的忧悲苦恼,且具有超脱现实人生的深刻内涵。

  3. 芸芸众生造句

    芸芸众生造句一:在她家乡,她很了不起。

  4. 斯大林死后,贝利亚已经掌握了大权,为何仅四个月后就被逮捕处决

    然而仅仅四个月之后,苏联当局就宣布了逮捕贝利亚的消息,不仅解除了他的一切职务,甚至还直接开除了他的党籍。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就会提出疑问了,贝利亚不是已经掌握了苏联的大权吗?实际上,他的危机并不是突然间出现的,早在斯大林执政后期的时候,贝利亚的危机就已经初现端倪。正是由于这些镇压活动,使得贝利亚得到了斯大林极大的肯定。

  5. 中国武术家霍元甲逝世

    霍元甲生在一个迷踪拳的世家。“精武体育会”是1910年由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的武馆,霍元甲在创立精武体育会之后数月内即逝世。元甲被商会下毒而死。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霍元甲逝世后,当时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葬礼,敬献了“成仁取义”挽联,安葬于上海北郊。

  6. 脂膏不润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īgāobùrùn【解释】比喻为人廉洁,不...。【出处】《东观汉记·孔奋》:“直脂膏中,亦不能润。”【例子】【近义词】脂膏莫润【相关】百度“脂膏不润”

  7. 畏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畏”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畏”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人言可畏——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望而生畏——畏:恐惧,害怕。看...

  8. 柏林简介 历尽沧桑话柏林

    柏林简介  第一次到欧洲的旅客绝对不会考虑柏林是其中的一站。二十一天欧洲九国游的路线通常也不会经过柏林,而柏林是本世纪声名甚噪的名城,但总不能和伦敦,巴黎,维也纳比肩。历史的悠久,远追不上雅典,罗马,伊斯坦堡,甚至不及其他德国古城如科伦,汉堡,法兰克福,纽伦堡…等。风景...

  9. 三个媳妇

    有一个员外爷,有三个儿媳妇,一个个伶牙利齿、谈笑风生,旁若无人。有失检点,坏了家风,便想整治一下三个媳妇。一天,员外叫三个媳妇到地里去薅草。三个媳妇知道是公公在整治他们,便一齐在树荫下歇凉。三个媳妇嘻嘻哈哈地走到家门口。

  10. 佛祖和佛教

    在他35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解脱人间痛苦的道理,创立了佛教。佛教就这样产生了。作为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他的弟子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教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同情不幸的受苦人,宣扬只要今世做了善事,来世就有好报;今世做了坏事,来世就有恶报。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以后,骨灰结成许多五光十色的颗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做“舍利”。今天,全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