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暑:一年最热的时候到了!养生做得好,吃好睡好热不倒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转眼又来到今年的第12个节气——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暑,热也......大暑,热气犹大也。” 大暑节气正值「 ”三伏天”里的「 ”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气温最高的时期。 这个节气前后,高温酷暑和台风盛行,我们养生的第一要事就是要尽力避开这些「 ”邪气”,做好避暑降温、防中暑防感冒的措施。 大 暑 习 俗 大暑期间,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最为频繁,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大 暑 养 生 大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也是最容易中暑、暑湿感冒、发湿疹、腹泻等的日子,给健康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大暑时节,应注意防暑降温、滋阴生津。 01 清热降暑饮好茶 大暑湿热并行,人容易上火、头疼、心烦气躁,为保持身体阴阳平衡,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凉茶,清热降暑,养护好身体。 -- 清肝降火茶 -- 夏枯草10克、杭白菊6克,洗净,加适量沸水浸泡;喜欢吃甜的人,可以加适量白糖或冰糖。 夏枯草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杭白菊疏风解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二者功效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适合人群:长期加班、作息无规律、失眠多梦的亚健康人群。风寒感冒除外。 -- 五花茶 -- 金银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各5克,洗净,加适量沸水浸泡。喜食甜品者,加适量白糖或冰糖。 风寒感冒除外。 ● 金银花性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 菊花味苦,性微寒,入肺、肝经,若热象较重者,可用野菊花代替; ● 槐花性寒,凉血止血、清肝明目,常用于肝热头痛、目赤肿痛、痈肿疮疡以及各种出血病的治疗; ● 葛花味甘,性凉,入足阳明经,具有解酒醒脾、清热解毒、护肝、养颜、补肾的功效; ● 木棉花性平,清热、利湿、解毒,是广州人夏季常用的食材,晒干后可用来煮粥、煲汤。 这五种花,大都药性寒凉,五花相互匹配,共同强化了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还具有生津止渴、解酒去湿、健胃消滞、清肝明目等功效。 适宜人群:经常酗酒的人群,或肝火旺盛、目赤肿痛等人。胃寒的人慎用。 02 防晒抗老番茄汁 女孩子都怕夏天晒黑,但其实阳光中的紫外线才是最可怕的。 紫外线会破坏皮肤的结缔组织,使胶原蛋白流失,皮肤逐渐就松驰了,皱纹纷纷出现,这都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带来的危害。 只从防晒能力上讲,番茄是最强的防晒食物。 研究发现,番茄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每天摄入16毫克番茄红素,可将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因此,如果不想被晒黑,不妨多吃番茄,熟番茄比生吃效果更好。 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最好是生的熟的都要吃。平时用番茄做菜,外出晒太阳就榨汁喝。 03 滋阴生津好汤水 炎热天气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 ”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 此时十分需要适时地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以改善症状。 -- 酸梅汤 -- 滋阴生津、退热止汗 【配料】乌梅2-3颗,枸杞子5克,玫瑰花3克,桂花3克,山楂3克,陈皮2克,冰糖适量。 【煮法】乌梅、山楂、陈皮先煮1小时,关火时再放入枸杞、玫瑰、桂花。 酸梅汤是酸酸甜甜的东西,能滋阴生津,可以预防火气上头,肝火上逆的情况。 酸梅汤很适合容易口干的人,但湿重的人要忌口,容易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的人也不要喝。孕期喝酸梅汤,要去掉山楂、桂花、玫瑰。 -- 冬瓜茶 -- 湿热的南方,更适合喝冬瓜茶 冬瓜性微寒,如果身体实热,有烦躁不安、口舌生疮、尿黄等症状,可以直接喝冬瓜汁,消热毒的效果很好。 想要清凉解暑热,又不凉了脾胃,就熬冬瓜茶吧。 【配料】冬瓜、红糖、姜片。冬瓜和红糖的比例是3:1,姜只要一点点就可以。 【煮法】 1、姜切片备用。冬瓜清洗干净,不用去皮去籽,切小块,放入碗中,倒入红糖腌制两小时左右,腌制后会出很多水,都是冬瓜的精华。 2、腌制的冬瓜和水一起倒入砂锅中,不用另外加水,大火烧开之后放入3-5片姜,转小火熬煮到冬瓜透明,有些粘稠的状态即可。(熬煮的时间大约需要1小时,如果中间水太少,可以稍微加一点开水) 3、用漏网把大块的冬瓜肉过滤掉,将汁水倒入干净的容器里晾凉,放冰箱冷藏,大约可以保存两周左右。 喝的时候挖出几勺加开水冲开即可,清甜解暑,体热的朋友,用冰水冲也是超爽。 04 清粥以补气消暑 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 ”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 ”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 ”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 药粥则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五指毛桃、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但大暑前后还得注意饮食调整理,应注重清淡及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 05 适宜「 ”慢”运动 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 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养生专家提醒,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中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如快跑、器械运动等。 来 源:健康圈 投稿邮箱:cfpa529@163. 编 辑:吴 泽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暑:一年最热的时候到了!养生做得好,吃好睡好热不倒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什么有名的中医都在农村里?城市有名中医却都不知道?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基本理论就已形成,可谓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医是我国的主要医学,为我国广大百姓解决了很多疾病的痛苦。

  2. 千金拜师李东垣——我国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人物简介李东垣(1180—1251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名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被尊称为「”李君”,是我国「”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擅长调治脾土,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是脾胃内伤学的奠基人,素有:「”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和医圣张仲景并列,可见李东垣在中医理论学上的贡献。生平经历李东垣出身于真定世家大户,其家世居于此,颇有资财。东垣自幼天资聪慧,沉静

  3. 元代神医徐文中:能呼风唤雨解旱情,可惜名医难出高徒

    古代医道的根本,《黄帝内经》开篇讲到的其实是如何顺应「”道”。中医的传承顺序是上帝-先师-岐伯-黄帝。「”上帝”是天上的最高主宰。中国道教信仰的「”上帝”,祭祀的是「”玄天上帝”。因为,中医的根源于天道,自然会涉及到神和道,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神传医学。那些保持传统医道的人,因为能参透天地人之间的道理,所以会出现一些人们想象不到的奇特能力。中国古代有不少神医,比如华佗、扁鹊、孙思邈、李时珍等等,他们的

  4. 中国两百年前出版的书,韩国出十亿,日本出二十亿,美国愿出更高

    不过《聊复集》并不是全卷出版,有五卷公开发行,其中四卷还是手稿,《聊复集·怪症汇纂》就属于这些手稿之一。《聊复集·怪症汇纂》中收集的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达到了540多种,像糖尿病等治疗...都在此列。《聊复集·怪症汇纂》孤本所汇集的资料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汪必昌所在的年代,这里面记载的不仅有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史料,更是汪必昌本人行医数多年间对中医知识的总结,汪必昌的这本书是中医学界的一大福音。

  5. 王庆其:「 ”废止中医”是对历史的无知

    王庆其,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会副主任,新加坡中医学院客坐教授。

  6. 民国时期的医生:名医诊金是穷人家庭半月生活费

    民国北京城有「”四大名医”,指的是中医。按一般说法是指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汪逢春四位。还有一种说法是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杨浩如。这五个名医除了孔伯华是山东曲阜人,其他四个都是南方人。汪逢春是江苏苏州人,施今墨是浙江萧山人,萧龙友是四川三台人,杨浩如是江苏淮阴人。不管四大也好,五大也好,民国时期北京中医最有名的就是这五个人。1929年南京国民...取缔中医的政策遭到强烈...和反对,只得收回

  7. 上古的「 ”祝由术”,到底是什么?

    「”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在古籍中,记载了这么一种巫术,可以借用符咒,来治疗疾病,叫做祝由术。在上古时期的祝由术,是一种官职,都是当时文化程度高的人才能当的。据传,现在也还有会使用祝由术的人,这就说明,祝由术的传承,也许一直没有中断过;也就是说,在各个朝代,都应该有着关于祝由术的记载。但是,祝由术的使用...,却一直不太具体,因此,就算有记载使用的祝由术,也很难分辨出来真假。说

  8. 肚子痛?头晕?脾气暴躁?西方妇女有时可能因此失去她们的 ...

    如果一个女人感到头晕、失眠、腹部不适、痉挛,你会觉得她发生了什么呢?但是,你绝对不会将它理解为一颗在女人体内游荡的...在作祟。但是,在西方,这种思想曾经维持了几千年!曾经在漫长的男人主导的历史上,女人是毫无尊严可谈的。在古代漫长的医疗史上,女人的医疗基本上都是由男人来决定的。

  9. 一位给乾隆当过御医的民间高手,他是如何成为神医的(上)

    在中医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医家,他一生创立了很多方子,遗憾的是,他的学问却快要绝了,和我说过的秘方一样。这位医家绝对是位高人,您想想,他给乾隆皇帝当过御医,这绝对是高人中的高人啊。一代高人,似乎马上就要消失在滚滚的黄沙中了。这位高人,就是黄元御。这么跟您说吧,黄元御有个传人,叫麻瑞亭,麻老生前在西安行医,活了94岁,1997年去世。

  10. 学中医的你,知道十大中医之祖都是谁吗?

    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脉学介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随机推荐

  1. 梦见桃花

    周公解梦梦见桃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桃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智慧问题的跨时空思考

    亚里士多德将实践智慧界定为依据普遍把握特殊的能力,但是他关于实践和理论分属两个世界的二元论立场,使得以实践智慧为主题的实践哲学无法发挥有效作用。马克思以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分析实质性地充实了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不仅避免了亚里士多德出现的割裂实践和理论的弊病,而且通过将理论作为...

  3.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参考资料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4. 让人伤感落泪的伤感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每一个上进的人都是在不断超越的过程中锻造自我,我们克服困难、超越他人,却不曾想到,其实最应该超越的是自己。能相爱的时候,请别说分开;拥有了爱情,请别去碰暧昧。爱情,不过是个美化的词汇,用来掩饰那些滴血的伤口上大大小小的不甘心。

  5. 人到55岁,吃对食物,不仅健康还能延缓衰老,早知道就好了

    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讲,很多人更是想要减慢老化的速度。针对延缓衰老这个问题,除了比较健康的运动外,饮食也很重要。其实,人到55岁左右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会衰老的很快,不仅是人外貌上的变化,人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也会减弱。

  6. 呼天号地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

  7. 一场改变历史的群架,戚继光从此打造了他理想的“戚家军”

    >戚继光像一场改变历史的群架>要说起“戚家军”,其军功章里至少有浙江巡抚胡宗宪的一半。正是有了这位领导的点头,戚继光才得以享受如此的特权。当戚继光把为对付倭寇而量身打造的独门秘籍传授给他的子弟兵后,这支戚家军就开始在战场上创造奇迹。戚继光接到军报之后,立即带领队伍日夜兼程,奔到了宁海。所以说,戚继光称得上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8. 生活如圆月

    17、今夜明月圆,家家人团圆,幸福好因缘,快乐朋友缘,甜蜜爱情缘,愿你日日花好月圆,中秋更是幸福团圆!

  9. 这7个睡前习惯是禁忌!改掉以后可以让你一觉到天明

    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如果以下这些睡前习惯能多注意,则会为你的睡眠加分,助你一觉睡到天明!据医学研究表明,睡前饮酒入睡后易出现窒息,一般每晚2次左右。这个习惯并不好,蒙着被子,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影响睡觉质量,还可能会窒息。以上这几点是很多人不好的睡前习惯,这些习惯看似很平常,但是却或多或少的影响着睡觉质量。要想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一定要在平时注意,更正这些不好的睡前习惯。

  10. 梦见玉器_周公解梦梦到玉器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玉器好不好

    做梦梦见玉器好不好?梦见玉器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玉器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得到玉器、戒指等,将喜得贵子。梦见手镯_周公解梦梦到手镯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手镯好不好梦见玉器碎了,凶兆。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如果宝石在梦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那么它们几乎始终标志着你所看重的诸般事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