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不过《聊复集》并不是全卷出版,有五卷公开发行,其中四卷还是手稿,《聊复集·怪症汇纂》就属于这些手稿之一。《聊复集·怪症汇纂》中收集的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达到了540多种,像糖尿病等治疗...都在此列。《聊复集·怪症汇纂》孤本所汇集的资料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汪必昌所在的年代,这里面记载的不仅有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史料,更是汪必昌本人行医数多年间对中医知识的总结,汪必昌的这本书是中医学界的一大福音。

中华文化之浩渺,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匹敌,虽然中国常被诟病没有产生像古代西方那些有名的科学家,不过以实用著称的中国人仍然贡献给世界无数发明,我们并不是没有热爱科学和知识的大家,就比如说中国人独创的医学—中医—就是世界医学界的瑰宝。 当然中医的伟大之处中国人是非常了解的,但今天依然有人质疑中医,甭管中医的流行程度在今天到底有多大,至少中医在中国几千年间一直是从民间到官方都用的科学,而中医也跟其他医学一样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比如世界上最早的麻药发明者系我国古代三国时期著名的中医华佗,这一发明要比西方不知道早上多少年,像神医孙思邈就有着140多岁的高龄。中医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养生,还在于能根除各种疑难杂症。 中医当中治疗疑难杂症的典籍并不多,南宋有一本《奇症方》,这本书中记录的奇症药方有38个,这并不算多,到明代奇症怪病的药方有所增多,到了187个,不过这跟《聊复集·怪症汇纂》里记载的怪病治疗药方比起来还是差一点。 《聊复集·怪症汇纂》的作者是清代嘉庆年间的御医,汪必昌,此人乃名医,更是医学家,进入了太医院,任职九年,还受到过嘉庆皇帝的封赏,后来汪必昌告老回乡仍然没有放弃医学研究,1810年出版了《聊复集》一书。 不过《聊复集》并不是全卷出版,有五卷公开发行,其中四卷还是手稿,《聊复集·怪症汇纂》就属于这些手稿之一。《聊复集·怪症汇纂》中收集的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达到了540多种,像糖尿病等治疗 ... 都在此列。 《聊复集·怪症汇纂》孤本所汇集的资料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汪必昌所在的年代,这里面记载的不仅有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史料,更是汪必昌本人行医数多年间对中医知识的总结,汪必昌的这本书是中医学界的一大福音。 《聊复集·怪症汇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前院长傅延龄教授称为:「 ”中医药第一秘方集”。可见这本书的地位之高,这本书在重见天日的时候震惊了整个医学界。 《怪症汇纂》是在17年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 ... 会进行的明清时期御医手稿的征集活动中发现的,很快专家们就鉴定出书写纸张、笔记、内容等均来自嘉庆年间的医学家汪必昌之手,一时间医学界如获至宝,都无法定论《怪症汇纂》到底有多大的医学价值。 《怪症汇纂》一经问世,就引来了无数收藏者的关注,不过在这些收藏者中多数是来自外国的收 ... 士,中国人则鲜少问津,原因是此书的收藏成本太高。2007年,每个偏方的价格就值4万元,总成本为200多万元,到了近几年价值在中国拍卖行估价飙升,达到了2.16亿元。2.16亿高吗?一点都不高。 为购入《怪症汇纂》,各国是纷纷出手,韩国人为拿下出手就是十亿,日本人则是二十亿,美国人愿出更高,但我们不会卖,也不可能卖,不仅仅因为《怪症汇纂》是中国的,更因为其中蕴含的价值。 《怪症汇纂》的收藏者并不希望这本中国人的书落入外国人手中,因此这本手稿一直还没有被出手,当然我们都希望这本医学界中的奇迹仍然被中国所拥有,相信慢慢国内的有识之士会意识到《怪症汇纂》的真正价值。 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确实有一些传统文化被国人无意间忽视或诟病,如今已经成为外国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就像端午节是韩国的,武术是美国的,以后我们每个国人要过端午节的时候,或者要观看少林武术的时候,都要经历一回彻骨的痛,希望此事不要再发生在《怪症汇纂》上了。 「 ”是集无浮文,无余白,一字一句,惟求实学。”这是汪必昌在《聊复集》当中写到的一句话,此话就是汪必昌一生对待医学孜孜不倦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告诫所有学医的人,唯有真才实学才能够将医学发扬光大。 《怪症汇纂》这本书也正如汪必昌所说,没有浮华的词句,字字句句都是学术干货,这也得到了中医学界的各类专家的认同,中医的难题均可借鉴汪必昌的这本书,相信仔细研读它的人能够因此受益匪浅。 【参考资料:《聊复集·怪症汇纂》、《汪必昌》】
本文标签:中医中国人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