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鹤壁关庄墓地M9为清代西安守备孙振夫妇的合葬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徐家岭墓地清理的一座战国早期楚国贵族墓葬,出土了一件小口鼎,铸有清晰的铭文达49字,铭文上有岁星纪年的有关资料。唐户遗址经过近3年的考古发掘,确认是一处跨时代的聚落群址。娘娘寨城址应是在郑州地区发现的第一座西周城址。图为M5出土铜簠的盖内铭文,时间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南水北调工程中挖掘出的文物有哪些?
目前娘娘寨遗址在地理位置和时代上与郑桓公东迁其民之事相和,如推测无误,娘娘寨城址当为郑桓公东迁其民之地。果如此,娘娘寨城址对探讨东虢国始封地位置也具有重要价值。娘娘寨城址在东周时期仍然沿用,这对探讨郑武公灭东虢国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图为娘娘寨遗址发掘祭祀坑。
从石制生产工具种类的分化,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工具专业化倾向增强,足以证明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图为出土的石铲。
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聚落中出现的内向凝聚式布局为仰韶时代半坡、姜寨等遗址的内向凝聚式布局找到了源头。图为出土的玉管形器
荥阳关帝庙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晚期、龙山、商代晚期、西周、东周、汉代、唐代、宋代、清代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商代晚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图为商代房址F2出土陶器。
胡庄M2韩王陵出土的错金银铜包角。
胡庄M2韩国王陵出土铜鼎肩沿上的“王后”铭
据初步统计,新郑胡庄墓地共出土青铜器765余件,玉器151件,铁器7件,陶器400余件,骨器46件,还有大量的铜镞、铜珠、骨贝、骨珠、玉贝等。图为新郑胡庄墓地M96—31出土的玉柄玉鞘铜匕首。
战国M342墓穴出土的镶金玉错金银镏银铜带勾。
墓志记载,墓主人孙振仍为淇县北阳镇南阳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卒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享寿五十四岁。图中耳坠为石榴形,长4.3厘米。造型优美, ... 精细,纹饰饱满瑰丽,充满青春活力,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鹤壁关庄墓地M9为清代西安守备孙振夫妇的合葬墓。该墓出土墓志篆书阴刻“孙公墓志”,二行四字。该墓出土金质首饰,头饰为圆形,图案为梅花喜鹊,
遗址下层发掘为深入探讨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存及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图为M35墓主胸部随葬 ... 精良的齿刃石钺。
遗址上层发掘填补了下七垣文化发掘研究工作的一项空白。对下七垣文化墓葬制度、人种族属、社会结构、商人渊源、夷夏商关系等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将会起到推动作用。图为M10出土陶鬲、豆组合。
固岸II区M103出土的白瓷碗,极有可能将我国白瓷 ... 工艺产生的年代大大提前。
固岸II区M48出土的青瓷瓶
固岸I区M72出土的绿彩瓷双系罐。
根据铭文,可推断出该器铸造年代为公元前507年,印证了楚国实行岁星纪年的文献记载,弥足珍贵。图为该鼎铭文拓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徐家岭墓地清理的一座战国早期楚国贵族墓葬,出土了一件小口鼎,铸有清晰的铭文达49字,铭文上有岁星纪年的有关资料。
唐户遗址经过近3年的考古发掘,确认是一处跨时代的聚落群址。特别是发现了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居址。图为F21出土的部分陶器。
娘娘寨城址与郑桓公东迁有很大关系。文献记载郑桓公为躲避幽王废太子宜臼后引发的申侯等与王室矛盾,利用司徒掌控成周土地财政人民之职,巧取豪夺郐、东虢十小邑。娘娘寨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探寻这一段历史提供了重大线索。图为娘娘寨遗址出土西周晚期玉璜。
娘娘寨城址应是在郑州地区发现的第一座西周城址。城址的发掘,为西周时期筑城 ... 、城墙结构、设防措施、功能布局尤其是宫殿基址的结构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图为出土的西周晚期陶鬲。
关帝庙商代晚期聚落是黄河南岸地区首次完整揭露的商代晚期都城以外的中下层聚落遗址,该聚落功能齐全,并经过比较具体的规划。发掘所见商代晚期居址、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址、祭祀区布局清晰,表明了聚落内部区域之间功能的差异。图为商代陶窑及蓖孔中填塞的土块。
河南新郑唐户遗址发现有裴李岗、龙山、汉代、宋元、清代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共发掘各类遗迹368个,其中房址65座、灰坑241个、灰沟13条。墓葬48座、道路1条。并出土一批陶器、石器,玉器、瓷器等遗物。图为遗址发掘现场。
新郑胡庄墓地是以一处战国晚期韩国王陵为核心的东周大型墓地,主要分为春秋中小贵族家族墓地、战国平民墓地、战国韩王陵3部分,还有少量的汉以后
遗址下层为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存,发现有大量的灰坑、房基、陶窑、灰土堆积、陶片铺垫遗迹、灰沟以及大批居址柱洞等遗迹,出土大量陶、石、骨角器等遗物。图为石棺墓M145全景。
大司马唐墓为乞扶令和与夫人的合葬墓。出土墓志两方、四神石刻一套、石灯6件;青瓷碗、器盖等;陶俑无一完整,破碎不堪,经修复较完整的有近40件,种类有文吏俑、骑马俑、立俑等,多施彩绘,个别描金。
大司马唐墓墓主为隋代“使持节柱国西河郡开国公”乞扶令和及夫人郁久闾氏。乞扶令和曾仕历三朝,北齐时任开府仪同三司右武卫大将军;北周时被诏封为柱国西河公;隋代曾先后任寿州总管,凉州总管,徐州总管,荆州总管领潭、桂二总管,秦州总管等。图为出土的白虎石刻。
乞扶令大业六年(610)薨于雍州大兴县(今陕西西安),贞观元年(627)葬。郁久闾氏开皇八年(588)薨于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次年葬于汲县。墓志中,有若干内容不见于《北史》、《隋书》等正史文献记载。图为出土的朱雀石刻。
鹤壁刘庄遗址文化堆积分为下七垣文化和大司空类型文化两个时期。遗址上层为较大规模的下七垣文化墓地,发现墓葬338座,布局清楚、保存完整、随葬品较为丰富。图为下七垣文化墓地南区发掘现场。
固岸II区M24出土东魏时期的门楼及石墓门
固岸墓地Ⅱ区M51墓穴发现了一批北齐时期的通体彩绘的文官俑、武士俑、侍女俑和人面兽身、狮面兽身镇墓兽以及雌雄相配的猪、狗、羊等动物造型。
安阳固岸墓地发掘出一座东魏洞室墓时发现了一座完整的围屏石榻,这座围屏石榻是目前我省发现唯一完整的一座,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以二十四孝子为题材的围屏石榻,因而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至少有四代鄂侯在此埋葬,这对研究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鄂国地望、鄂国历史以及鄂、养、郡等古国关系等系列学术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图为M5出土铜簠的盖内铭文,时间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南阳夏响铺墓地M1、M5、M6、M16、M19、M20等墓葬出土青铜器上有“鄂侯”、“鄂侯夫人”、“鄂”的铭文。图为南阳夏响铺墓地M5出土铜簠。
该聚落主体外有围沟,兼具居住区、祭祀区、墓葬区及多座零散分布的陶窑作坊,功能完备。这对于研究商代晚期聚落的功能分区、布局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宗教习俗、村社组织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为出土的商代陶甑。
据此可以了解当时人们依托当地地理环境对村社的规划思维、房屋建筑结构、陶窑结构及陶器烧造过程、手工业的分工及形式、墓葬制度等情况。图为出土的商代铜刀。
荥阳娘娘寨遗址是西周时期城址,有外城墙和护城河,城址东西长1200米,南北长850多米,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内城发现有城门、夯土基址、道路、陶窑等作坊遗迹等。图为出土的陶罐,属二里头晚期。
文物中原:河南南水北调出土文物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