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0今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养生专家提醒,“寒露”节气后,要重点提防凉燥,多吃豆类,以防疾病缠身。“寒露”节气,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寒露时节主防凉燥人人常说的秋燥,其实有分温燥和凉燥:初秋,多日无雨,烈日似火,这样引起的燥气就是温燥;而到了深秋,由于寒风骤起,凉气入侵,产生的燥气便是凉燥。
10今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养生专家提醒,“寒露”节气后,要重点提防凉燥,多吃豆类,以防疾病缠身。
寒露节气的由来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此时大雁南飞,菊花渐黄,相比之前的“白露”节气,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
关于寒露名字的由来,史书上这样记载的:“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说辞是:“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通纬·孝经援神契》也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这些文字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寒露时节气寒气渐重,晶莹的露水闪烁冷澈的光芒,将要凝结成霜了。此时天高地阔,凉风飒飒,山楂、柿子为了争宠,争吵得面红耳赤,植物的叶子由青变黄,青黄交错,随风飘舞,大地就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被湛蓝的天空和白云映衬著,有一种辉煌寥廓的寥廓之美。
在坊间,关于寒露的说法颇多,“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说的都是寒露一到,天气就真的变凉了,要适当加衣了,虽然有“春捂秋冻”之说,但凡事有个度,过了度,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从古到今,寒露对于辛苦了一年的农民来说都是一个喜悦、丰收的节气。“寒露”节气,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古人把“寒露”称为“秋收节”,有谚语为证——“寒露时节人人贮,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时节主防凉燥
人人常说的秋燥,其实有分温燥和凉燥:初秋,多日无雨,烈日似火,这样引起的燥气就是温燥;而到了深秋,由于寒风骤起,凉气入侵,产生的燥气便是凉燥。
凉燥的主要症状是咳嗽痰稀、咽干唇燥、鼻塞不通、无汗、恶寒、头痛、轻微发热。中秋之后阳气弱而阴气变长,也是人们疾病多发的时候,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才行。
秋季养生要注重养肺护阴、养津惜液,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防止燥邪的侵袭。所以,饮食上“宜食麻以润其燥”。麻即芝麻,能滋阴润肺;其实除了芝麻,像花生、松仁等油性植物都具有润燥的功效。芝麻能做的菜肴很多,比如芝麻糊、芝麻饼、芝麻酥,在秋季可以尝试多吃一些。
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因此,多摄取酸性食物,可以 ... 人体内分泌更多的津液,从而达到减燥润肺的目的。平日饮食,可在饭菜中多加些醋,山楂、秋梨膏、柚子等也是不错的滋阴润燥的酸性食物。
编辑:admin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