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揭秘:中国古代的和尚头上为何都要烧戒疤?

  香疤在汉传佛教中也被称为戒疤,这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特产”,不过在1983年已经被中国佛教协会发文废止了。在《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的文件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

  为什么汉传佛教的出家人头上以前会有戒疤呢?戒疤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目前比较通用的说法是《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之誓。此事逐渐演变成惯例。后世中国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众之烧戒疤更成为是否受戒的辨识方式。

  在我十多年前看过的一本佛教书籍中,对戒疤的起源有另外一种解释,我个人认为这种解释似乎更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宋末,蒙古军队一路南征,所到之处青壮年男子要么被屠杀,要么被强征服劳役,但是蒙古军队对出家的僧人却从不为难,盖因当时蒙古上层推崇佛教。因此汉地青壮年纷纷剃发穿起袈裟,扮作出家人以躲避刀兵劫。出家人陡然增加,令蒙古军队无法分辨真伪,因此蒙古统治者以烧戒疤来区分是否是出家人,而且烧了戒疤以后是不允许还俗的。因为烧戒疤要忍受剧烈的疼痛,而且日后无法还俗,因此很多人不得不放弃假出家这种方式。从元朝以后,一直到中国佛教协会废止烧戒疤止,戒疤称为了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无论戒疤的起源如何,烧戒疤都不是佛教制度,只为中国所独有,并未见于其他国家。

  有一种说法,说烧戒疤是起自于舍身供养的佛家思想,也被视为断除我执。旧时出家人受戒时,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腋、烧戒疤于手腕;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之一。

  佛门除了剃度(凡是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仪式外,还有“清心”仪式。即入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优秀者,老和尚会用线香为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寺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戒疤;而像少林寺等重要寺院的住持,则有八、九乃至十二个戒疤。

  广东省属例外。在广东的鼎湖山及其他寺院,燃疤处是在左前臂内侧,不是头上。布雷特(J。 B。 Pratt)写道,和尚‘依自己的热忱和勇气’,可以燃三个、九个、或十二个疤。在宝华山却没有选择的余地,受比丘戒者一律燃十二个疤,不多不少。受优婆塞戒者,九个。沙弥,三个。疤数在江苏全境内据说相似,但到了他地寺院,数目的确有异。如果某年传戒师父规定至少要燃九个疤,戒子可以多燃三个疤,以示虔诚。

  普利普·摩勒(Prip——Moler)在他所著《中国佛教寺院》(Chinese Bud——dlist Monasteries)书中对于如何烧戒疤有这样的描述:

  “沙弥将祈祷毯紧紧裹在颈项上,手拿着在前项典礼领得的小红袋。袋里装着十二到十四颗用艾草作成的黑色小粒艾绒,每颗约一公分高。沙弥面前站着主事和尚中的一位,他把用龙眼干作成的腊,涂在左手拇指上。从递来的小红袋中取出易燃的艾绒后,这位和尚将腊涂在艾绒底部,再一个个放置在沙弥头皮上点有小圈的部位。接着,他拿起纸捻迅速点燃十二粒艾绒。他一个人,或者再加上一位站在沙弥(现在跪着)身后的助手,用手紧按着沙弥的头,使头部固定不动。由于灼痛,沙弥必定会发出不由自主的动作,这时艾绒可能翻滚,烙疤在错处,因此这道程序以及在颈上裹毯都是必要的。在准备阶段,以及艾绒点着、燃烧时,沙弥及助理和尚不停念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当十二个炽燃的小点逐渐接近头皮时,我们几乎可以根据念佛的节奏,衡量痛楚的程度。佛号在沙弥口中越来越快的重覆,音调也逐渐上扬,最后──通常是火烧着头皮的刹那──在痛喊声中停止,艾绒大约燃烧一分钟左右。笔者见过接受酷刑、毫不退缩的人,也见过老人、小孩用手捶打主事和尚的膝部,仿佛他们同样都是年轻人。在成人之间观察时,我不曾见任何女尼或女信徒烙疤时──不论三个或十二个──不出一声或不颤抖,留意这点是很有趣的。

  一时的痛楚,并不是烙疤唯一的不良后果。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并且必然会损及视力与视觉系统。烙疤后睡觉,会引起短暂的血液中毒,然而睡眠几乎是难以抗拒的。如果沙弥抵挡不了沉沉的睡意,躺下来睡着了,无可挽救的后患将是无法避免的。如视力减弱或失明、头肿胀等。为帮助沙弥对抗睡意,院方宣布允许他们随心所欲漫游全寺各个角落,见见男人与女人,到客堂、方丈室等等,利用天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保持清醒。慧居寺在上午九点燃疤,南京古林寺也一样,当天整日可见沙弥游逛各处,窥视或浏览平时绝对禁止他们前往的房舍。晚上九点,方丈下令他们保持清醒,直到午夜十二点。过了十二点,他们才放下心,让疲倦的漫游者寻找他们应得而且等待已久的休息。”

  戒疤,作为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出家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断绝尘缘、皈依佛门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叹服的。

 

  今天的人们,如果看见过于年轻的身着僧服的人,恐怕要多留几个心眼了,前面讲过,烧戒疤的制度在1983年就已经全面废止了。

揭秘:中国古代的和尚头上为何都要烧戒疤?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变身情人的他,为何成为惊弓之鸟?

    >认识秋山是在十年前,他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坦白地说,我这些年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跟秋山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今年6月17日那天晚上,秋山约我吃饭。>那之后,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秋山在躲我,也可以很清晰地感觉到他在接我...时的惊惶失措,而且这种惊恐与日俱增。虽然,我肯定自己不会为了秋山放弃深爱自己的丈夫和乖巧懂事的女儿,但是我就是不能接受他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

  2. 夏天牢记「 ”吃2豆 喝3茶”让你健康无烦恼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都希望身体强健,更加长寿。实际上,炎热的夏季可以说是养生的关键期,这个季节气温比较高,有利于我们通过流汗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垃圾,对身体的养护是很有帮助的。不过,夏天是比较湿热的,难免会有人因为湿气或暑气入侵体内而生病,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食疗来调理身体了。

  3. 刓方为圆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

  4. 梦见流脓 梦见流脓什么意思

    梦见流脓是什么意思?梦见流脓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流脓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长了脓瘤或疮,并且破裂流脓,预示你会身体健康,并有好运。梦见长了脓疱,并且疱破脓流,会交好运,身体健康。梦见诱惑梦见诱惑什么意思原版历史新知梦见足下脓出,大吉,富贵。《敦煌本梦书》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一般说来,继感染而来的便是化脓。你也许“感染”上了许多恐惧、怀疑,甚至妨嫉。

  5. 故作玄虚是什么意思?

    【拼音】gùzuòxuánxū【解释】犹故弄玄虚。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出处】《十月》1981年第1期:“‘你知道我们两个之间的关系吗?’我眉毛一扬,故作玄虚地问她。”【例子】无【相关】百度“故作玄虚”

  6. 十成九稳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íchéngjiǔwěn【解释】指相当稳妥可靠。【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十成九稳”

  7. 诗经——丰

    子之丰兮①,俟我乎巷兮②,悔予不送兮③。叔兮伯兮,驾予与归⑨。身穿锦衣嫁衣裳,外罩披风薄又亮。前两章描述了男子去女子家提亲的情形。后两章则是抒发女子迫切想嫁给男子的向往之情。诗歌的后两章,不过是女子的一种幻想罢了。若是已经尽力了还是不能两全其美,也要权衡了做决定。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8. 牛王醉酒

    不知是谁,送给牛王一坛美酒。>牛王向来听说酒是人间的宠儿,但他一直不敢问津。>文武百官齐集王宫,争睹牛王饮酒的风采。牛王把碗送到>嘴边,酒味儿直冲鼻孔,他皱了皱眉。牛王先微微用嘴唇碰了碰白酒,真辣,比草的味道差>远了。>牛王一闭眼,一仰脖,一碗白酒下肚了。>◇二◇>牛王醉了。>武士们不承认他是牛王,不执行他的旨意。>文武百官立即合议,一致认为不能让一头不是牛的东西当牛王。

  9. 最经典结婚宣誓词 各种版本结婚宣誓词

    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最经典结婚宣誓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最经典结婚宣誓词各种版本结婚宣誓词最特别著名作家柏杨倡导的婚礼新誓言:一、我们宣誓:从结婚这一天开始,不但成为夫妻也同时成为诤友,互相勉励,互相规劝。最经典最经典的西方基督教结婚誓词,阐述了人类对婚姻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看法,几百年演绎变化,流传至今。为举行婚礼的人们沿用次数堪称最多。

  10. 为什么古人写信常用“顿首”二字?

    为什么古人写信常用“顿首”二字?  中国用书信作为往来沟通的方式,可以追溯至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如《古诗十九首》︰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书札就是信函。后来渐渐的古人在写信时,往往总会在信首或信尾的地方,写上“某某顿首再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