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千山中会寺牌匾的传说

由中南沟通往仙人台的必经之处,有一座依山临涧,风景秀美的寺院,这寺院是唐朝时候修建的,至今还保存唐代风格,因为它在千山的五大禅林——龙泉寺、祖越寺、大安寺和香岩寺的中间,所以起名叫中会寺。中会寺自建立起来,就是千山佛教讲经说法的中心地,很多佛门弟子常常聚集在中会寺的大殿里,诵读佛祖释迦牟尼的经典,领会佛教的戒律。中会寺分前后两大殿,后大殿的正门上悬挂一块大匾,匾上写着:“祗园法戒”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谁写的,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传说着两个相联的故事。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个佛教的始祖叫释迦牟尼,传说他生前就是佛,生成人后还是佛,因为他“无从所来,亦无从所去”,所以说叫“如来佛”。如来佛出生在印度,当时印度有个孤独国,孤独国王有个花园叫祗园,祗园里尽是奇花异草、珍禽野兽,是一个很幽静美好的地方。一天,释迦牟尼来到孤独国,国王很高兴,陪着他到祗园游玩。释加牟尼看到这个幽雅的地方,脱口说道:“这里真是个讲经论法的好地方呀!国王一看他喜欢这个地方,就说:“你看这个花园有用,就送给你吧!”释迦牟尼也就接受了孤独国王的盛意。从此以后,释迦牟尼就在“祗园”这里广收弟子,讲经说法。他规定了“祗园”佛教弟子的戒律,最重要的戒律有五戒:即不 ... 、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此,学佛首先要守五戒。释迦牟尼在祗园创立了佛教,制定了“祗园法戒”,就把这事写入佛经,让他的弟子们记住“祗园”是佛教的发源地,“法戒”是佛门弟子必须遵守的律规。那么中会寺后大殿正门的大匾“祗园法戒”是谁写的呢?这里也流传一段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中会寺有一个老住持,掌管寺里的一切庙产,权力很大。老住持收了很多徒弟。其中有一个徒弟伺候他很用心,早早晚晚、春夏秋冬,随用随到,从不怠慢。这一年,老住持病重了,他把所有的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要圆寂了,这里的住持由他来担当。”说着,他用手指着那个伺候他的徒弟。他又把这个徒弟叫到跟前嘱咐道:“我给你一个小箱子,锁着呢,不许你打开,多阵我回来时叫你打开你再打开,记住没有?”徒弟说:“师父,记住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师父有气无力地说:“二十年后。”说完就去世了。 自从老住持死了,这徒弟就当了中会寺的住持。他终日盼呀盼,盼望师父快点回来,好打开箱子。>就在老住持死后的第20年,有一天千山来了一个小伙子,带着几个随从。这小伙子20来岁,看得出还有一些武林功夫。刚来时,先在无量观游玩,后来又到龙泉寺、五佛顶、仙人台。他走遍千山所有道观和寺院,最后来到中会寺。中会寺的和尚见他来了,知道小伙子的父亲是做大官的,便把他接进客堂,大家说了一阵客套话后,公子就打听当年伺候老和尚的那个徒弟在不在?大家告诉他:“还在,那是我寺的住持。”公子说:“请住持来见我。”僧人立刻把住持找来,公子打量了他一下,然后说:“我是你师父,20年后来见你。”大家一看,这个公子才20来岁,哪能是他们原来的老师父?说什么也不相信。就在这时又听公子不慌不忙地说:“我临圆寂时交给你一个小箱子,这个小箱子你打开没有?”这住持说:“师父告诉过我,他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打开。”公子说:“你现在就可以打开了。”这个住持就回到自己的屋里,去取箱子。一边走一边想:“师父又回来了,怪不得昨天夜里我听放箱子的地方有动静。”不一会儿,他把箱子拿到前殿,放在桌子上。公子瞅了瞅大家,大家也正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公子说:“这箱子上层放的是袈裟和钵,中层是佛经,下层是珠宝。这都是我亲手放的,如果我说的对,那就说明是你师父回来啦,如果说的不对,你们大家可以一齐把我撵出中会寺。”说完,当众打开一看,果真说的一点不错。大家一看真是师父成佛回来了,一齐跪下,口称:“师父,恕弟子有不敬之罪。”>公子在中会寺呆了些日子,这一天,他又对众徒弟说:“我还要云游四海,这里的财产先归你们看管,待我日后回来再说。”徒弟们说:“师父还什么时候回来?”公子说:“时间不定。我可留下一块匾,见匾就是见我了。”说罢,立即命人拿出文房四宝,挥笔写下“祗园法戒”四个大字,并嘱咐众弟子,遵守“祗园法戒”。从此以后,这块匾一直挂在中会寺后大殿上。 那么,这个公子真是老和尚的化身吗?后来听这里的一位小和尚说,就在开箱子头一天的半夜里,他看见这公子从住持和尚屋里出来,翻过墙头,回到了他的住处。这公子到住持和尚屋里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住持和尚也不知道。这事情是真是假,反正是传说,也不必去细追究了。不过中会寺后殿的那块大匾,现在却还挂在那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千山中会寺牌匾的传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三国三个无名将分别打败了吕布马超关羽

    三国三个无名将分别打败了吕布马超关羽三国时期猛将如云,每一个说起来都如雷贯耳,比如蜀国五虎上将、魏国五子良将、吴国的诸多猛将,以及早早死去的典韦、颜良、文丑等。这个不起眼的李进,其名气在三国连大将排行榜都进不去的人,却打败了吕布。马超据《魏略》记载,阎行是韩遂的部将,后来韩遂跟马腾发生了冲突,阎行就以长矛攻击马超,马超迎战。

  2. 不知所以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ùzhīsuǒyǐ【解释】以:原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黄天祥不知所以,抬头看时,不觉神魂飘荡,一会儿不知南北,昏昏惨惨,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绳缚二臂。”【例子】...忽然拿起一只锅盖,用一只骨筷乒乒乓乓敲起来,敲得他不知所以,惊惶失措,晕头转向。(王安忆《流逝》)【近义词】不知就里,一无所知,茫然不解【反义词】了如指掌【相关】百

  3. 八字缺什么就要补什么吗–宝宝起名

    命中缺什么就要补什么吗有些不懂命理的人,或测八字不专业的人,以为八字缺啥就要补啥,这是不对的。看一个八字喜什么、忌什么,不能单纯看八字中什么少、什么多,首先看日干是什么,根据命局强弱,确认八字喜什么。任何一个八字,五行木火土金水都分两类,一类是帮生日干的五行,另一类是克泄耗日干的五行。如上面的八字,日干壬为水。八字强或八字从弱时,克泄耗日干的五行为八字喜用。

  4. 不贪为宝成语故事_成语“不贪为宝”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不贪为宝 【拼音】bùtānwébǎo 【解释】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成语故事】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

  5. 皇帝能惨到什么程度?被老婆绿,被老婆篡位,离奇身亡……

    俄罗斯帝国出现过一个奇葩皇帝。他决定废后,却众叛亲离,被迫签署退位诏书,然后离奇身亡。在彼得13岁这年,他的姨妈伊丽莎白一世成功夺得俄罗斯皇位,并选择他作为皇位继承人。彼得被迅速接到俄罗斯,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彼得·费奥多罗维奇。伊丽莎白女皇彼得去俄罗斯的第二年,出于某些政治原因,伊丽莎白女皇有权限指定瑞典王储。因为外甥已经到俄罗斯了,所以女皇要求瑞典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为王储。

  6. 直奉战争

    后为扩张势力,矛盾趋于激化,1922年4月上旬,奉军开入山海关与直军对峙,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1924年9月15日,张作霖以反对直系发动江浙战争为由,出动6个军及海、空军一部,共计约15万人,分两路向山海关、赤峰、承德发起进攻。14日奉军克石门寨,山海关直军正面阵地动摇,吴佩孚被迫放弃自海路运兵攻击奉军后路的计划,临时抽调精锐部队增援山海关战场。

  7. 心浮气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īnfúqìzào【解释】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出处】【例子】【相关】百度“心浮气躁”

  8. 史话156 刘沃出身刘厝庄

    刘沃,刘厝庄人。他于1877年鼓吹成立刘厝庄教会,任长老;后来被征成为传道人,直至其失明,于1903年告退为止;1915年去世,享年79岁。刘厝庄民因与官兵打架过,怕官府究办,有很多人参加礼拜,打算要靠番仔势。于是刘厝庄民选了南岸。于是1877年又从南岸分离,在本乡刘厝庄聚会了。刘沃及李阿丁被选为长老。而潘明珠于1899年4月1日于林后礼拜堂被任命为东港、林后、阿猴、杜君英、建功庄等堂会之牧师。

  9. 生命中最爱的女人

    >“其实你看到的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生命中遇到的女人。当你把它放在眼前,用心看时,便觉得它最亮,一旦放回原处却找不到一点亮的感到。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到你爱谁时,那是因为你把她放在眼前。其实这种爱,只是镜花水月,基本经不起时光的考验,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禅师说。其实,永远为你敞开大门的处所是家,永远为你默默奉献的是家中的爱人。

  10. 佛教四大经典爱情故事之四

    之后,少女四处寻找此人,但这名年轻男子却像是人间蒸发,再也没有出现。落寞的她,只有每日晨昏礼佛祈祷,希望再见那个男人。她的至诚,感动了佛心,于是现身遂其所愿。这男人又一次消失了。若非前五百年的修炼,女孩早就崩溃了!只有尽力把树荫聚拢,为他遮挡毒辣的阳光。当那人逐渐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