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然而,一旦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便会引起中毒。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肉类食物,常见于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其次是变质或病死的肉类、奶类、剩饭等。然而,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的毒性却比氰化钾强10倍。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质之一,可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硬化,甚至引发肝癌。

毒物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或许就隐藏在家里的饭桌上、储物柜、冰箱中。有些食物如果处理不当,即使一开始无毒无害,但到最后也会变成凶狠的 ... 手。 那么,哪些是隐藏在生活中的食物 ... 手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总给人一种不友好的印象,尤其是它们成群结队对人体发动攻击时。 日常饮食中常常难免夹杂着一些细菌,大部分在胃肠道中已经被消灭掉了,所以少量摄入对人体影响不大。然而,一旦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便会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肚子痛、大便呈水样等,严重者可致休克。其中,有一种细菌毒素叫肉毒毒素,由肉毒杆菌分泌,这种毒素会造成特殊的神经中毒症状,致残率、病死率极高。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肉类食物,常见于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其次是变质或病死的肉类、奶类、剩饭等。 如何预防 1、防止细菌污染 肉类食物应避免生熟交叉,讲究饮食卫生,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聚餐时用公筷、食材烹饪前需清理干净等。 2、控制细菌繁殖 及时和正确地将容易滋生细菌的食物冷藏,如新鲜肉类;不铺张浪费,尽量少吃剩菜剩饭。 3. 高温 ... 菌 肉类食物尽量煮熟煮透,才能彻底 ... 菌,尤其是质量难以保障的肉制品。 黄曲霉毒素中毒 在电影里常常提及的剧毒化学物质——氰化钾,一旦接触皮肤的伤口或吸入微量粉末等,即可中毒死亡。然而,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的毒性却比氰化钾强10倍。 黄曲霉毒素常见于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和棉籽等,它比较耐热,加热到100摄氏度、20个小时也不能将其完全破坏,需要在280°C的时候才能将它消灭。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质之一,可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硬化,甚至引发肝癌。 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量标准为每公斤10微克,其它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微克/公斤,婴儿代乳食品里面更是一丝一毫都不得检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黄曲霉毒素含量100~1000微克/千克为高度毒性。 1微克有多重?1克等于100万微克。此毒威力无比啊! 如何预防 1、避免吃发霉的食物 不吃发霉的花生、花生油、大米、面包等。 2、可适当用碱水清除毒素 在碱性条件下,黄曲霉毒素可转化成一种溶于水的物质,便于清除。(碱水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碳酸钾。) 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具有防腐性,故常作为防腐剂,还常被添加在香肠和腊肉等加工食品中作为保色剂,以维持良好外观。另外,它可以防止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产生,提高食用肉制品的安全性。常见于腌制肉类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等。 但是,人体吸收过量的亚硝酸盐,会影响红细胞运送氧气的能力,导致口唇、指尖变成蓝色,即俗称的「 ”蓝血病”。严重时会令脑部缺氧,甚至死亡。成人摄入0.2~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摄入3克即可致死。 其实,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在烹饪等情况下,肉品内的亚硝酸盐可与氨基酸降解反应,生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 如何预防 1、常吃新鲜蔬菜,少吃腌菜 蔬菜应现做现吃,妥善保存,防止腐烂;煮熟后的蔬菜应尽快吃完,勿放置过长时间;偶尔食用腌菜调调口感即可,勿将其作为家常便菜。 2、腌菜 ... 有讲究 腌菜时应多放盐,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应选用新鲜菜。 3、少吃及谨慎购买「 ”色香味俱全”的肉制品 市面上的肉类加工产品往往添加许多防腐剂、保色剂、香料等,诱惑满满,如火腿、腊肠等肉制品。此时切勿被其外观所蒙蔽,需要谨慎购买,注意辨别保质期、出产商、合格商标等。 黑斑番薯中毒 番薯储存不当时,容易受到黑斑病菌的污染,常在番薯表面留下黑褐色斑块。黑斑病菌可以产生多种毒素,这些毒素使番薯不仅口感不好,又硬又苦,吃进肚子里还会伤害肝脏,引起中毒。然而,即使经过高温蒸熟,也不宜食用。中毒者大多发生在进食后数小时至数日,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发高烧、四肢麻木、气喘吁吁、抽搐等。 据研究结果显示,在病变部位(黑斑)1厘米以外的薯肉,就已经检测不到甘薯酮和甘薯酮醇等有毒物质了。所以,不必过分担心,如果碰到长了黑斑的番薯,只要把病变部位及周围部分番薯肉清除干净再食用,就基本没有大问题了。当然,不吃含黑斑的番薯更保险一些。 如何预防 1、不吃变硬、味苦的番薯和发霉的番薯干。 2、不吃黑斑及其附近的薯肉 即便是经过高温蒸熟后也不宜食用。 3、合理储存番薯 储存番薯前,要将番薯皮晒干,避免病菌繁殖,并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请注意:这些食物堪比毒药!------消化病公益科普1698帖 马医生推荐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红薯黄曲霉毒素蔬菜亚硝酸盐细菌养生健康腌菜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