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草籽中的禅机

草籽中的禅机禅者放旷于天地之间,其心如白云一样自在安闲,任意舒卷,毫无挂碍,随遇而安,渴望像行云流水一样,处处逍遥自在。在三伏天里,禅院的草地已经是一片枯黄。“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的时候,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道。“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即使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种子撒完,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儿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脚。“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一大早就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全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师父说,“随缘!”转眼一个星期过去。原来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了许多嫩绿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拍起手来。师父点点头:“随喜!”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法眼文益禅师在庆辉禅师处参禅的时候,始终不能契悟入道。于是,他就辞别了庆辉禅师,开始云游四方。有一次下大雨,就在途中的一座地藏院挂单,寺里的知客师问他:“禅师你要往哪里去啊?”法眼禅师回答:“我没有什么目的,只是随便走走罢了!”知客师问:“你对这种四方来去的云游方式,有什么感受呢?”法眼禅师回答:“云水随缘。”知客师赞叹说:“‘云水随缘’这话最逍遥自在了啊!”法眼禅师听了之后,对什么是逍遥自在顿时有所感悟。人们生活于世间,虽然东奔西走,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云水随缘呢?更何况逍遥自在呢?我们无须妄念纷纷,烦恼重重,只要胸怀坦荡,随缘任运,逍遥自在就是了,生死随缘任它去吧!后唐的时候,有一位保福禅师即将辞世,于是对众人交待说:“我近来气力不继,想来大概世缘时限快到了。”门徒弟子们听后,心中恋恋不舍,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等等。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时限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保福禅师以非常安详、亲切的口吻反问道:“你说是怎么样才好呢?”这个弟子毫不考虑地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说完,保福禅师就圆寂了。读完这则故事,我们再看另外一则很有趣的经典故事:隐峰禅师冬天住在衡山,夏天则住在五台山,寒来暑往,转眼已经是老迈之身。这年夏天,他到了五台山之后,就把出家为尼的妹妹也接来了。这一天,隐峰禅师在金刚窟前将要圆寂,他先问众人:“各方禅师去世,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我都看到过,可有站着的吗?”“有的。”众人答道。“可有倒立着的吗?”隐峰环视众人继续问道。众人一起摇头:“没有见过。”“那就看我的吧!”隐峰说完来了一个倒立,随即就逝世了。他的遗体倒然而立,众人都不由得为之惊叹。过了一会儿,众人想把隐峰的遗体抬走,可是即使是几个人一齐用力,遗体依旧是纹丝不动。隐峰的妹妹当时也在场,这时她走过去拍着遗体呵叱道:“老兄,过去你不遵循法度,死了还要迷惑众人吗?”说完轻轻一推,隐峰的遗体立刻扑倒在地。或许这两则故事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通过这些故事,你就可以了解禅宗大师们对待生死的态度——这种态度或是表现为淡定超然,或是表现为神秘宁静,或是表现为特立独行,总之,无不令人由衷敬佩。佛陀曾经说过:“佛死就如同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后就会到什么地方去。这和火焰熄灭是同样的道理,佛死了,他就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个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不要关心佛死后会去哪里,他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再追问这样的问题了。”不要关心佛死后会去哪里,生死随缘任它去吧!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唐·寒山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草籽中的禅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梦见一间屋子

    周公解梦梦见一间屋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一间屋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秦惠王赢驷简介 秦孝公之子秦惠王人物简介

    >,战国时秦国国君,即秦惠文王,之子。>秦惠王>赢驷在巩固既得权力之后,继承孝公遗志,东进攻魏。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军于修鱼,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在东西夹攻之下,秦惠文王及时改变战略,于公元前316年,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

  3. 这位千古一帝,精力十足,他的王妃们为他生下近千名儿女!

    >>他在摩洛哥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千古一帝,始皇陛下。穆莱·伊斯梅尔,在宫中有着五百多名不同肤色,地位不同的妻妾。>并且不像中国皇帝仅仅宠爱少数人,穆莱·伊斯梅尔则是雨露均沾,这些王妃们为他生下500个儿子和400个女儿。这样一来,他得到了一只勇猛的作战军队,并能源源不断的产出士兵,补充兵员。穆莱·伊斯梅尔,也没让他的子民失望,活了82岁才去世,也是十分罕见了。

  4. 苏北:可怕的蒙古军队背后被遗忘的力量

    “他们是铁木真的四条狗.他们的额头是铜的,下颚像剪刀,舌头像刺眼的锥子,头是铁的,尾巴是鞭子..在战斗的日子里,他们吞噬敌人的肉体.看哪,他们被释放了,就欢欢喜喜地流口水在口中.这四只狗分别是杰比、忽必烈、杰尔梅和苏伯泰.”——《蒙古秘史》作为成吉思汗的得力助手,苏伯泰(苏伯泰)是一位勇敢而强大的战略家和将军.苏布泰是著名蒙古领导人帮助帝国扩张的可靠选择.他年轻时就加入了蒙古人,但他惊人的技艺促使

  5. 刘崇望简介_唐朝宰相刘崇望_刘崇望是什么人

    崔安潜任许和剑南节帅,刘崇望兄弟四人同在幕府,世人认为他们有才。皇帝列兵延喜门,命令刘崇望把守度支库。时溥抗拒这一任命,刘崇望回京任太常卿。"光德是刘崇望居住的坊名。

  6. 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 证罗汉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其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施主长大娶妻,二人共享美好生活。夫妻俩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并随顺其种姓取了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他。此时,世尊观知施主的儿子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便从舍卫城刹那来到花园的旁边,以其神变幻化出一座更加美的花园。他自己依教奉行,不久,就灭尽了三界轮回烦恼,获证了阿罗汉果位。

  7. 阻字开头的成语

    指形势险要。

  8. 梦见白色手纸

    周公解梦梦见白色手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白色手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亵渎不敬

    周公解梦梦见亵渎不敬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亵渎不敬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堂上双亲你不敬,远庙拜佛有何功?

    真是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屠夫至山,各处遍访寻求,想见一见活观世音菩萨,可是跑遍了全山各寺院岩洞,也没有看见那里有活观世音菩萨,真是大失所望,心有怨意。不断的在佛前焚香点烛,虔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