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武术九段康绍远:1933年武术国考让我很失望,全是摔跤

(民国武术家) 作者兰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1933年,位于南京的中央国术馆举行了全国第二次「 ”全国武术国考”,和1928年一样,同样有400多位来自全国的武术家们参加这次考试。 因为南京中央国术馆有半官方性质,而且对于「 ”国考”优胜者会授予「 ”国士、侠士、武士”的称号,看上去很像前清的武举,所以报名者都憋着一口气想要在「 ”武术国考”中获得好名次。 当时武术国考分为预试和正试,预试由个人表演武术套路——拳脚、短兵(刀、剑)、长兵(棍、枪),相当于今天的武术比赛,以最优、优等、中等、及格评定,及格以上方能参加正试。正试则是实战——散手、摔跤、长短兵、对劈刺,参加者分组对打,相当于今天的散打、搏击,而且更为开放,只要不击打后脑、眼睛和咽喉即可。 所以每一次武术国考都会造成参加考试者受伤,不少还是受骨折这类的重伤;应该说不管武术国考水准怎么样,它确实是实打实的实战。 当时还在南京中央国术馆学 ... 学员康绍远亲眼目睹了这一次国术考试,然而他因此对中华武术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国考时,我们放假了三天,观摩了比赛,看了以后很泄气:心想,这哪叫武术?上去就抓、就摔,谁被摔倒了比赛就完了。看不到武术的 ... ,武术好像也使不上,当时我在场,没有一个用武术 ... 的:有以虚步十字手等待对方的,但是,一上去就是抓着摔,什么姿势也没有了,就是抓和摔,看了很失望。 康绍远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他是中国武术协会认定的「 ”中华武林百杰之一”,也是为数不多中国武术九段,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个武术九段,更为重要的是康绍远是中国武术界里极少数,甚至可能是唯一一个因为武术造诣被聘为正式教授的武术家,康绍远是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康绍远教授与夫人) 之所以要简单介绍一下康绍远教授的履历,也是为了说明康绍远绝非一般的路人甲乙丙,而是中国武术界资深人士,他对中国武术实战看法不是外行看热闹,而是业内人士的失望。 为什么已经在南京中央国术馆学习了快三年的康绍远观看实战后还会觉得失望呢? 这和当时武术界现状密不可分。 ... 战争以后,虽然中国正式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传统的武举以及传统 ... 训练手段被清 ... 发现越来越不适应近代社会。 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时第一次完全放弃旧式兵器,开始全面使用枪炮,即使一般巡防旧军队也开始练习西方传过来的兵操,减少了传统武术训练。1898年清 ... 更是宣布废除传统武举,到了1904年,清末湖北新军营兵运动会上,几乎所有项目都是西方引进的,如体操、田径等,只有马术和摔跤和武术有点关联。 可以说,传统武术基本上在1900年以后就正式退出中国主流社会,大批立志考武举的学子也改为去日本或者西方学习先进 ... 技术。 (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 虽然,传统武术退出了当时主流社会,几乎同一时间,传统武术借着武侠小说在中国大地的风靡,在民间反而刮起了武侠风。 根据相关统计,晚清有接近一百多名文人、作家、学者撰写武侠小说,清代短篇文言武侠小说极多,其数量是历代文言武侠小说总和还要多好几倍,并且还出现了专门搜集清代短篇武侠小说的选本,比如《江湖异闻》、《清稗类钞》等。 根据袁进先生统计,晚清到民国,武侠小说总字数不下三亿字。 蓬勃兴起的武侠小说为晚清衰弱的传统武术注入了一道生机。 根据史料,在武举还存在之前,民间习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确实有天赋,家境尚可,家庭从小培养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考武举,比如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就是在习武过程中被师傅发现惊人天赋,于是专门出钱让张三甲全脱产进行传统武艺训练,当然张三甲的师傅把自己女儿嫁给了张三甲。 这种人不但家里会专门聘请武术教师,而且还会花钱请人传授弓箭、举重等武举必考项目。 另一种人,习武的目的是为了糊口,或者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能去大城市做个保安、护院什么的。 这样的人一般没经济条件向第一种人那样从小进行脱产式武术学习,他们主业还是农业,只能是在农闲之余赶赴师傅所在的村落练习,希望能学有所成后去大城市务工。 根据申国卿先生考证,在河北沧州等地,教授为糊口而习武的人武艺的叫「 ”把式房”,而「 ”把式”这个词出自评书《大明英烈传》。由此就能看出,就连把式房的师傅也没觉得自己传授的是「 ”武艺”,只是「 ”把式”。 大家可以理解为正规英文学习班以及小作坊的「 ”学洋话”的区别。 (在清朝,练武和练把式是两回事) 当时沧州等地「 ”把式房”特别多,多数以师傅姓氏或者拳种命名,比如「 ”李家把式房”、「 ”八极把式房”等等。 由于在这些「 ”把式房”学习武术的绝大多数都是还不能脱产的农民,所以他们习武过程就会特别漫长。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是的,号称「 ”近代中国武术第一人”孙禄堂就是 「 ”把式房”学艺典型例子。 孙禄堂自己都说过他家境贫寒,13岁的时候因为年关将至,家无粒米,母亲又贫病交加,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幸亏遇到好心的路人搭救,并且给了他一些钱财,这才让孙禄堂渡过了难关。 而这一段时间,孙禄堂一直跟着一位李姓拳师学拳,因为家贫付不起学费,所以孙禄堂用给师傅干活来冲抵学费,关于孙禄堂这段时间经历,孙禄堂孙女孙剑云是这么说的:「 ”十二岁时,于邻村李各庄村,拜李姓拳师习花拳,兼做零工,维持生活,三年艺成。” 只要有健身经历的朋友都知道,大运动量训练营养必须要跟上,跟不上人会越练越虚,换句话说,营养跟不上,蛋白质补充不到还能「 ”艺成「 ”,那么这个「 ”艺”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孙禄堂在家又务农三年后,于十八岁去到保定他姑父开设的毛笔作坊学习 ... 毛笔,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学会了一手好字,这非常重要,孙禄堂之所以在民国获得偌大的名气,很大程度得益于他这一手好字,这比他自己的武艺重要多了。这段时间维持了十年。 (孙禄堂) 也就是说在孙禄堂十八岁到二十七岁这十年,他的主业是 ... 毛笔,副业才是习武,而且虽然孙剑云说这段时间孙禄堂收入逐渐宽裕,但是从他十年还未娶妻看,他经济条件虽然比赤贫要好,但是要说有多么宽裕恐怕不见得。 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大篇幅来说明孙禄堂从十二岁到二十七岁的生活? 就是要说明在民国声威赫赫的一代宗师们,绝大多数都和孙禄堂一样,在清朝家境贫寒,甚至连专心练武都做不到,只能在工作或者农闲之余习武。可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居然在民国成了可以「 ”握发自提”、可以「 ”凌空漂移”、可以一窜八九丈远(清代一丈3.2米,也就是一跳就能跳二十四米)的武林高手,大家觉得可能吗? 如果我说一群连高中都考不上,只能读职高的人,在工作之余业余时间研究相对论,最后他们每一个人都做出了诺贝尔奖级别的物理成就,大家肯定会不屑的说我是做梦。 (民国武术家) 可为什么一到传统武术这边,大家就愿意相信一群连脱产学武都做不到人,他们能在民国成为一代宗师呢? 事实上他们能成为一代宗师,真的要感谢晚清蓬勃发展的武侠小说业和传统武举的消亡,因为传统武举消亡,大量为了功名利禄练习传统武术的人只能改为出国或者改行,而把传统武术这块「 ”市场”留给了在武举兴盛时根本上不了台面的一群人。 而武侠小说的兴盛,使得民间对传统武艺多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为武术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客流”。 不要小看武侠小说对社会的影响,1928年明星电影公司将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改编为18集连续电影《火烧红莲寺》,一举轰动上海滩,不少青少年纷纷弃学、弃工,前往峨眉、昆仑、武当学习传统武术。 那么,武侠小说是怎么和民国学术界合流的呢? 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资料: 《「 ”不变不传”与「 ”以变应变”——《断魂枪》所揭示的武术裂变与传承》、《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 ”武学”浅论》、《民国时期的武术及其对近代中国武术的影响》、《武术:身体的文化》、《孙禄堂武学思想研究》、《不朽的武学思想 划时代的武学宗师——纪念孙禄堂逝世七十周年》、《谈孙禄堂对孙氏太极起源及传承的贡献》、《平江不肖生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把式房的乡村属性与入世态势——以沧州武术为个案》

中国武术九段康绍远:1933年武术国考让我很失望,全是摔跤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张三甲只用六年就考上武状元,为何孙禄堂蹉跎十年也不去考武举?

    作者兰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有朋友给我留言说,孙禄堂等人不去考武举是因为他们不屑于考武举,去王府教拳做教头比考武举强多了。我想告诉这些朋友,这种看法打错特别,完全是不了解清末武林生存环境的胡说。

  2. ​日本天皇钦定武士道高手,挑战中国武术,被63岁老人几招解决

    前文日本两次计划定京北京,效仿元、清两朝一统中华,一次差点成功说过,日本这个国家由于国情原因,一直有着深深的民族危机感,也由此衍生出对中国的觊觎。从明朝开始日本就一直侵扰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大增强,野心和胆子也加剧膨胀。日本大正天-皇在日本国内物色了一位武士道大力士,派其前往中国,指名挑战中国国术D师孙禄堂,声称要以武士道硬功撅断孙禄堂的右臂。

  3. 近代史上排名第一的"武圣"孙禄堂的武功如何?

    但实际上,每一个不同的时代都有武圣的诞生,在宋朝的时候,岳飞也被评为了岳圣帝君,所以他也算是一位武圣。而到了近现代,又有了一位武圣诞生,他就是孙禄堂。从前面两位武圣身上我们就看得出来,世人认为,能够被评为武圣的人,要有着过人的勇猛、忠心、武力。所以,咱们近现代被评为出来的武圣是不是也有这些优点呢?为了学习孙禄堂的功夫,对方后来还提出可以给2万拜师礼的想法。

  4. 中国武术九段康绍远:1933年武术国考让我很失望,全是摔跤

    (民国武术家)作者兰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1933年,位于南京的中央国术馆举行了全国第二次「”全国武术国考”,和1928年一样,同样有400多位来自全国的武术家们参加这次考试。因为南京中央国术馆有半官方性质,而且对于「”国考”优胜者会授予「”国士、侠士、武士”的称号,看上去很像前清的武举,所以报名者都憋着一口气想要在「”武术国考”中获得好名次。当时武术国考分为预试和正试,预试由个人表演武术套路——拳

  5. 清末「 ”一代宗师”杨露禅孙禄堂为何不考武举?不是不考,是考不上

    (孙禄堂)作者兰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连续写了两篇关于清末民初武林的考证文章,有些朋友给我提意见,说武举和传统武术是两种技艺,一些清末民初的武术家们没参加武举不代表他们武术造诣不行。首先我很欢迎这些朋友给我留言,因为我其他严肃考证文章留言情况都不乐观,经常只有一两位朋友留言。

  6. 清末真实的武林:杨露禅等大师「 ”事迹”注水严重,几无实战记录

    清朝不但对武进士优待,对于落榜的武举人也极尽优待之能事,清...规定对于落榜的武举人,有愿意参军的,会分发到原籍所在省份的绿营任职,三年期满后由本省督抚提镇等送往兵部考验,考验合格者分发到临近省份以营千总(正六品)拔补。为什么谈清末民初的武林,会说这么多清代武举的事情呢?直隶地区不少民间拳师也确实通过武举不但改变了自己命运,而且还光宗耀祖,完成了阶级跨越。

  7. 咏春拳宗师叶问出生

    在124年前的今天,1893年10月1日,咏春拳宗师叶问出生。叶问,本名叶继问,于1893年出生于广东佛山的一个名门望族之家。陈华顺在教给叶问咏春拳时,他的大弟子、叶问的大师兄吴仲素常常在一旁协助,将咏春拳奥妙向叶问逐一指点,叶问因而武技大进。他以一人之力,把咏春拳推广到世界各地,对咏春拳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72年12月1日,叶问在香港病逝,享年79岁。

  8. 一代太极拳大师孙禄堂往生纪实

    在近代编集的《往生传》中,大概遗漏了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孙禄堂先生。孙先生是传统武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内家拳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晚年时熔其所得,创编了重要太极拳流派——孙氏太极拳。尤其了不起的是,孙先生归心净土教法,预知时至,念佛往生西方净土。据现存资料分析,孙禄堂的净土信仰的建立,可能是受其师程廷华的影响。孙禄堂先生往生事迹,在其年谱中有记载。

  9. 历史上的叶问,怎么成为咏春拳一代宗师?

    在电影《叶问》上映之前,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的名字,都很少为人所知。>历史上的叶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成为咏春拳一代宗师的呢?>1893年10月10日,叶家又添了一位小少爷,取名“继问”,即后来的咏春拳宗师叶问。日后叶问能成为一代宗师,也与他自身的学识修养不无关系。这时,叶问突然挺身上前,使出惯用的咏春拳法,对方立马应声倒地。

  10. 中国武术是“假”的,全是“花架子”?看看历史上的四次禁武

    中国技击是“假”的,满是“花架子”?跟着自由搏击和综及格斗的成长,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成长却陷入了“作对”的境地。正因为他们这些所谓的巨匠在舞台上面被挨打的次数太多,技击圈里面就起头说起了中国技击都是“假”的,全都是“花架子”,事实真是如许吗?据史书记载汗青上第一次禁武是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平定了世界后,为了更好的统治国度,他命令收缴了所有的火器,将这些火器锻造成了12个铜人。

随机推荐

  1. 滴滴整改措施是什么?滴滴将如何整改?

    滴滴公司16日午间公布顺风车阶段整改措施,备受舆论关注的顺风车用户标签和车主评价功能全部下线,车主每次接单前需进行人脸识别,最大限度杜绝私换账号的可能性。在继续评估夜间顺风车合乘双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时,顺风车暂停接受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接单在22点之前但预估服...

  2. 疯狂猜成语姹和嫣字的图片答案是什么 | 历史新知网

    疯狂猜成语姹和嫣字的图片答案是什么姹紫嫣红[chàzǐyānhóng]基本释义详细释义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3. GMB遍一切处的加持故事

    噶玛巴遍一切处的加持故事有一天,在寒风凛冽荒无人烟的...北方,有一户游牧人家的户长过世了。这哀伤的人家请求他为死者做法事,他也同意了。而且所有的人开始虔诚地念诵噶玛巴的心咒,祈求今生能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并能证得大解脱。有一天,他听说全知全能的噶玛巴正在...南部,他就赶到那儿去见法王。行脚僧于是更坚信不移,噶玛巴是一位全知全能的活佛,不论弟子们身在何方,法王对他们总是常存在心。

  4. 马萨诸塞州取代夏威夷成为最健康的州

    一份新的报告显示,寒冷的马萨诸塞州将阳光明媚的夏威夷从全美最健康的州的榜首位置上挤了下来。总体而言,马萨诸塞州在医疗政策和临床医疗质量方面都是各州中得分最高的。相比之下,排名最后的州密西西比州的药物死亡人数实际上比马萨诸塞州少,每10万人死亡11.5人。密西西比州的心血管死亡率为每10万人352.5人,婴儿死亡率为每1000名活产8.8人,使其成为婴儿死亡率最差的州。即使是治疗自2012年以来,马萨诸塞州hiest州的毒品死亡率上升了69%。

  5. 尻舆神马是什么意思?

    【拼音】kāoyúshénmǎ【解释】指以尻为车舆而神游。后为随心所欲遨游自然之典。同“尻轮神马”。【出处】《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成玄英疏:“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例子】果痔木痈除物害,尻舆神马得天全。清·钱谦益《赠建昌痔医黄歧彬》诗【相关】百度“尻舆神马”

  6. 历史上的今天2月19日 天文学家哥白尼诞辰

    1473年2月19日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诞辰在543年前的今天,1473年2月19日,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诞辰。这座箭楼,就是举世闻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观察天文的天文台,天文学史上著名的“哥白尼塔”。1473年2月19日,伟大的天文学家、地动学说的创立人哥白尼诞生在波兰托伦城的一个普通商人的家里。1491年,他到当时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天文和数学。

  7. 发乎情止乎礼

    发乎情止乎礼古人有“发乎情止乎礼”之说,我们都知道这在男女交往中是很理想的境界。有人说男女之间,要么做情人,要么...人,要么成陌路,你想发乎情止乎礼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但是沈既济的小说《任氏传》中,就有这样的事情。此后韦九改用另一种方式去爱任氏他不断地资助任氏和郑公子,任氏也知道韦九爱着自己,但是他们两个人就保持着发乎情止乎礼的状态,此后他们三个人就这样友好地相处。

  8. 20万重金悬赏贼酋首级 左宗棠为何说西征不算完全胜利

    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军官阿古柏侵入新疆,于是有了左宗棠以七旬高龄抬棺西征的故事。白彦虎很快成为董志塬十八大营的统帅之一。左宗棠曾四次向俄方交涉要求遣返白彦虎,但均遭到了拒绝。俄国公使的报告中也说:“1878年5月24日,左宗棠拒绝接受清朝的封赏。因为他认为:只要没除掉白彦虎,收复新疆就不能算取得完全胜利。”他先是出价20万两白银,合40万金卢布悬赏白彦虎的人头,后又改为他的人头有多重,赏金就有多重。

  9. 1980年代初哪位开国将军多次自请免职被中央否决

    宋时轮资料图本文摘自:环球网,作者:佚名,80年代哪位开国将军多次自请免职被中央否决?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对干部退休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1981年后,他多次向中央...请求免去他军事科学院院长的职务,让年轻同志及早进入领导班子得到锻炼,使单位领导班子成为更加朝气蓬勃的战斗指挥部。

  10. 梦见摘紫葡萄

    周公解梦梦见摘紫葡萄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摘紫葡萄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