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曾出现过一个热词,叫做「”万元户”,即家庭存款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万元户”在当时不仅是众多百姓的奢望,同样也是诸多科研专家的梦想,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包括其中。袁隆平曾跟爱人保证,一定要赚个「”万元户”回来,他究竟能否实现诺言?最终结果肯定会令您大吃一惊。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曾出现过一个热词,叫做「 ”万元户”,即家庭存款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 ”万元户”在当时不仅是众多百姓的奢望,同样也是诸多科研专家的梦想,著名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包括其中。袁隆平曾跟爱人保证,一定要赚个「 ”万元户”回来,他究竟能否实现诺言?最终结果肯定会令您大吃一惊。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袁隆平院士,江西省九江市人,1930年出生,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并在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农业领域科技型专家。在1973年时,袁隆平带领团队成员,成功研制了「 ”杂交水稻”,达到了水稻平均亩产800公斤的宏伟目标,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 「 ”杂交水稻”问世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诸多国外专家纷纷来中国进行考察,并虚心向袁隆平院士请教专业性问题。 1979年时,袁隆平接到了一个任务,国家准备派他去欧洲圆环种子公司进行指导,并根据「 ”杂交水稻”技术的理论帮助其培育水稻种子。欧洲圆环种子公司是国际性的育种科研机构,主要负责研究各种农作物的育种培植,而在「 ”杂交水稻”横空出世之后,圆环种子公司的专家都非常兴奋,因为「 ”杂交水稻”技术正是他们多年研究都未能攻克的难题。 由于时间非常紧迫,袁隆平只能在当天就回到家中,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向妻子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妻子与袁隆平相守多年,两个人感情非常好,她非常了解丈夫的脾气秉性和生活习惯,他说道:「 ”我看还是不要去了吧,外面伙食不好,到了欧洲那边,人家都吃面包牛肉,连一顿米饭都吃不上,你的身体能受得了吗?”。原来袁隆平一直以工作为重,多年来废寝忘食的科研工作,让他患上了慢性胃炎,不能吃太多过硬的食物。 袁隆平笑着对妻子道:「 ”你不晓得,这次去可不是白去,国内工资照发,到了那边每个月还有3000块的美元呢!”,可妻子还是有点不放心,谁知袁隆平继续说道:「 ”你忘了我是做啥子的了吧?我天天研究水稻,还怕自己吃不上一碗米饭吗?”说完他哈哈一笑,妻子这才放下心来。 袁隆平又说道:「 ”这次去欧洲,工资也不少,四个月肯定能给你赚个「 ”万元户”回来,到时咱们家也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妻子忧心忡忡的道:「 ”是不是「 ”万元户”无所谓,照顾好自己比啥都重要!”。 第二天一早,袁隆平带着行囊匆匆与妻子告别,踏上了前往欧洲的飞机。袁隆平一行人到了欧洲之后,很快便受到了圆环种子公司的热烈欢迎,并且将他们安排在了生活用品齐备的宿舍中,甚至还找来了一位中国厨师,专门为其烹饪中餐。毫不夸张地说,袁隆平此次出国的生活条件,远比自己想象的情况要好得多。 一转眼四个月过去了,袁隆平和同行的同事们也拿到了相应的美元工资,望着手中的12000美元,袁隆平觉得开心不已,因为他马上要实现对妻子的承诺了…… 可当袁隆平回到家门口的时候,却有些踌躇,他们夫妻二人聊了半天,妻子却发现袁隆平走些心不在焉,似乎在极力掩饰着什么。在妻子的追问之下,袁隆平只好犹豫地拿出了2400块人民币交给妻子。妻子便询问其原因,于是袁隆平道出了事情原委。 原来袁隆平确实拿到了12000美元,可是在回国后,12000美元就上缴国库了。当时我国的经济水平还处于发展时期,国内科研单位的科研资金也捉襟见肘,故此每个科研项目都需要预先估算,防止超额花销。此外国家也有规定,科研人员在外所得工资,需要按比例上交,袁隆平作为农业科研技术带头人,非常了解当时的紧迫情况,因此便其大部分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而只留下了一小部分换成人民币揣进口袋。回到家门口时,他又想起自己的做法可能会令妻子不满,故此才会犹豫不决。 妻子听完袁隆平的「 ”供认不讳”后,又生气又好笑,气的是袁隆平居然会「 ”看扁”自己,而好笑的是他的认错态度居然挺可爱。妻子并没有埋怨袁隆平,反倒是给他做了一顿丰盛的菜肴为其接风洗尘。当饭菜都摆上桌后,袁隆平拿起筷子赶忙吃了一口笑道:「 ”还是我老婆做的米饭最香最好吃呀!”,老婆也笑道:「 ”这都是你自己「 ”种”出来的!”。 袁隆平饭碗中的米饭,确实如妻子所说,是他自己「 ”种”出来的「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更是被端上了我国千家万户的餐桌,人们在品尝香喷喷米饭的时候,都会心心念念「 ”袁隆平”的名字。小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最新的、更高产的「 ”杂交水稻”一定会端上世界人的餐桌,大家可以一起享受我国农业科技的新成果。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本文标签:袁隆平农业三农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