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分钟摸清中国古代书法史发展脉络——学书者的必备知识干货

为了能让大家快速了解整个中国古代书法史,小编整理出三千字左右的长文,主要反映字体演变、书风发展脉络和典型名家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大致了解中国书法史的发展概况,如果书友对哪个部分感兴趣,自己可以查阅资料详细了解。 01 先秦及秦 书体演变:古文——大篆——小篆——隶书。 主要存在形式: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帛书、竹(木)简。 1、黄帝(约公元前2600年) 据史书记载,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 2、商、西周(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770年) 甲骨文:据考古文物,在商朝时的甲骨文是现今最早发现的可识别的文字,甲骨文因刻于龟甲、兽骨而得名。 甲骨文 金文:亦称「 ”钟鼎文”,是铸在或刻在金属钟、鼎彝器上的铭文,金文在商至战国时期,文字书体大有不同,有古文,有大篆,还有小篆。 大篆:西周后期,周宣王时,有位太史,名曰「 ”籀”,以「 ”大篆”书体写,这是如今最早发现的大篆(「 ”大篆”亦称「 ”籀文”),因此,将这一时期以前的文字称为「 ”古文”,以区别大篆。 石鼓文:属于「 ”大篆”书体,刻在鼓形石上的描文,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刻石文字,据学者考证,刻于秦,或刻于周。大篆与古文在形体的繁简、点画形态、结构姿态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石鼓文 大篆、古文、甲骨文在那个时期还不是当今所说的书法,没有艺术成分,只是一个单纯的书写技能而已。 但是后世书家极力赞美这些古老的文字,其中「 ”古意”是最具代表性的词语。先秦的人民虽然不知道何为艺术,但是他们却一直用艺术的方式书写汉字,艺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这种现象,后人称为艺术的「 ”不自觉”。自魏晋之始,书法的艺术自觉性才开始苏醒。 3、战国(约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近代以来,陆续发现一些战国时期的帛书、竹(木)简。 帛书:在帛上书写的文字,帛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 竹(木)简:在竹片或木片上书写。 4、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统一天下后,为统一文字,改大篆为小篆。 秦时,存有八体,古曰「 ”秦书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肾书、殳书、隶书。 李斯擅长小篆,程邈整理、收集、编撰「 ”隶书”(不是创造)。 秦隶与汉隶不同,秦隶为古隶,没有波磔之势。 峄山碑 02 两汉(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东汉:25年-220年) 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丞相萧何制定《草率》,遂举国形成「 ”以书取仕”的基本格局,而隶书成为「 ”以书取仕”的重要书体,凡能写好隶书的人都能做官。 隶书在汉代有两个发展方向: 1、因追求书写便捷,隶书发展为章草,后发展为今草。 2、因美化隶书,加强波磔之势,隶书发展为八分书(八分书即为汉隶),八分书发展为楷书。 草书和楷书在汉末共同发展为行书,因此,汉末时期,篆隶楷行草五体完备,皆已成形。 汉隶:常刻于石碑,东汉极盛,「 ”汉碑”通常指东汉晚期的碑刻,如《曹全碑》、《张迁碑》。 曹全碑 汉简:书写于竹简上的墨迹体系,有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楼兰汉简。 汉简 著名书法家: 张芝(东汉末年)——草圣(今草的创立者); 蔡邕(东汉末年)——善篆、隶; 刘德升(东汉末年)——草创行书、行书鼻祖。 03 魏晋南北朝(220年-581年) 楷书、行书、草书盛行,行草盛于晋,楷书成于北朝魏碑,汉末三国之际,书法理论空前发展,到魏晋时期书法理论如喷井式发展,蔡邕《笔论》、卫恒《四书体》、卫铄《笔阵图》、王羲之《笔势论》等相继问世,书法艺术的自觉就此开始。 1、曹魏(213年—266年) 从曹魏开始,出现师承关系和书法派系的现象。 钟繇:师出刘德升之门,楷书鼻祖,书法属于新派。 卫觊:师承韦诞,擅长篆隶,书法属于古派。 钟繇《宣誓表》 2、两晋(西晋:266年—316年,东晋:317年—420年) 东晋时期,形成众多书法派系和士族门户,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高平郗氏、太原王氏、江夏李氏、吴郡张氏等。派系风格大体分为两类:行草新体和篆隶旧体。 魏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邯郸淳、卫觊、钟繇、韦诞、皇象、卫瓘、卫铄、索靖,二王父子等人。 二王父子: 王羲之:称为「 ”书圣”,变古为新,创新体行草书,流传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 王献之:继承王羲之书风,加强草书连绵笔势,后称「 ”一笔书”。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玉版十三行 3、南北朝并立(420年—589年) 书法在南北朝形成两大派系。 在北方的北朝,以碑为主,形成新体魏碑,如《张玄墓志》、《张猛龙碑》、《石门铭》等。 《张玄墓志》 在南方的南朝承袭魏晋旧风,以帖为主,其中羊欣、智永、萧子云、王僧虔等人为代表。 04 隋唐五代 因隋唐的大一统和帝王的重视,书法得以空前发展,硕果累累,同魏晋南北朝一样繁荣。 1、隋(581年—618年) 隋朝开始盛行二王书风,并以碑为主,碑刻风格多样,为唐楷的发展奠定基础。 智永、丁道护、欧阳询、虞世南在隋朝均以书法闻名于世。 智永:王羲之子孙,二王书风。 智永《真草千字文》 丁道护、欧阳询、虞世南皆善楷书,为唐楷风格。 2、唐(618年—907年) 因帝王重视书法,书法出现名家辈出的繁荣景象,「 ”书学”成为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 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之一,是当官必备技能之一。 唐朝各体的大家都有,举例如下: 篆书:李冰阳; 汉隶:韩择木; 草书:张旭、怀素、孙过庭; 楷书: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钟绍京、徐浩; 行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李邕。 其中欧体和颜体最负盛名,张旭、怀素并称颠张醉素,孙过庭《书谱》为学书理论之最。 张旭《古诗四帖》 3、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在大分裂的年代,师承关系遭到毁灭性破坏,只有杨凝式的书法闻名于世,是五代中的一朵奇葩。 杨凝式韭花帖 05 两宋(北宋:960年—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 宋代书法一蹶不振,没有时代特色,书法创新严重不足,仅有北宋四家「 ”苏黄米蔡”稍有名气,南宋则不堪入目,宋徽宗的瘦金体虽为独创,但终因水平不高,不能挽回南宋没落的书法景象。 究其缘由,一是因五代战乱,古法尽失,师承断代;二是因《淳化阁帖》的问世,导至帖学盛行,但《淳化阁帖》误刻较多,严重失真;三是因帝王偏好,世人跟风,追求权贵名利之风盛行于世,书家风格多无创新。 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中「 ”蔡”原指南宋蔡京,因其贪奸,后人将其换成蔡襄,若排除人品因素,蔡京书法水平高于蔡襄。 书家代表作: 苏轼:《寒食帖》; 寒食帖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米芾《蜀素帖》; 蔡襄则是为了凑数,其水平一般;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帖》; 李建中《土母帖》。 06 元明 元明时期,帖学依旧盛行,书法艺术同宋代一样没落,明代台阁体是没落的现象产物,仅出现领袖人物:元初赵孟頫和明末董其昌,其他人皆不足为论。 1、元代(1271年—1368年) 元代是蒙古族铁骑下的天下,帝王根本不懂书法,书法当然得不到发展,著名书家屈指可数,仅有鲜于枢、康里巎巎、邓文原、柯九思等人,而且他们的书法成就与唐代书家相比,逊色许多,唯有赵孟頫略显名气。 赵孟頫 2、明代(1368年—1644年) 经历五代、两宋、元的没落,并且一直逃不出帖学的藩篱,书法难以出现一代宗师,在明代末年,仅有董其昌可入大家行列。其他较为著名书家有沈度、宋克、吴宽、祝允明、文征明、唐寅、彭年等人。 董其昌 3、帖学另类书风 元明时期,由于书家长期困帖学,有些书家开始寻求变革,出现一种较为狂放不羁的书法风格,如元末明初的隐士——杨维桢。而明朝末年,受禅宗思想和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明末清初出现一大批极具个性的书家,如黄道周、傅山、王铎、张瑞图、徐渭、倪元璐等人,他们都是帖学一路的变革者,这一路书风深深影响者清代初期的书法变革者。 傅山 07 清(1636年—1912年) 清代有满清 ... 统治,大兴文字狱,封锁言论,书法在夹缝中寻找到希望。 1、清初皇帝虽重视书法,但仍然逃不出帖学,书法延续晚明之风,没有创新,馆阁体即是书法没落的产物,当然帖学中也有王铎、八大山人、傅山等人延续明末狂放不羁的书风,与赵董书风形成鲜明对比,成就非凡。 八大山人 2、清朝中期,恰逢考古学兴起,大量碑刻出土,碑学始兴,一改宋代以来的帖学之风,这其中有帖学的集大成者刘墉、张照,与赵董齐名。有碑学代表郑板桥、金农,还有隶书大家邓如石、伊秉绶、陈鸿寿。此时,碑学与帖学皆有成就。 刘墉 3、清末涌现出大量碑学大家,名家辈出,书法由此复兴。有清代书法第一人——何绍基,还有赵之谦、杨守敬、吴昌硕、康有为、沈曾值,他们都是极负盛名的碑学大家。 何绍基 就此,清代之前的中国古代书法史介绍完毕。

三分钟摸清中国古代书法史发展脉络——学书者的必备知识干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6.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7.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8.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9.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10.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随机推荐

  1. 送你一条短信,点缀我们的爱情

    送你一阵轻风,带着我的祝福;送你一缕月光,映着我的影像;送你一片白云,让你感到温馨;送你一条短信,点缀我们的爱情!

  2. ios简历项目经验怎么写范文

    利用Struts和JSP编写系统表示层的相关代码。简历项目经验填写时要注意,面试官看简历的时间,平均不超过10秒,在写好简历项目经验范文,就需要用简洁、重点突出地说明自己的项目经历,会为个人简历增色。

  3. 这位将领作战失败将要被斩首,给皇帝上书了8个字,不但没死,皇帝还赏赐了他

    谈判失败后,大宛国王毋寡...害了车令等人,掠夺了使者团随带的金银和金马。于是,武帝调拨精骑6000、步卒数万,由李广利统率,浩浩荡荡开赴西域征讨大宛。李广利在给武帝上书汇报失败原因时称:“士卒不患战而患饥。”也就是说,这次战争的失败,主要原因不是士兵不能打仗,而是路途过于遥远,粮草供应不上,大多数士兵被饿死了,所以导致了失败。汉宣帝为了完成统一西域的大业,开始屯田于车师前部地区。

  4. 聪明的法官

    后来他决定到附近的村庄里,去向法官告状。可是这村庄的真正法官到汉城去了,要在那里待很久。因此居民让一个老头子代替他做法官。>不过他的公正和聪明是有名的,所以人民都很尊敬他。>农民们都惊奇起来:他们的法官是不是发疯啦?不过跟法官不能争辩。>大家于是只好赶快走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法官是说到做到的。日落的时候,三十个人在法官脚边放下三十卷绸缎。

  5. 薛万彻与丹阳公主闹矛盾 唐太宗是如何解决的?

    薛万彻薛万彻出身将门之后,是隋唐时期的名将,即使原本为李建成心腹,唐太宗依然赏识其勇猛英武,对他很是器重,将妹妹丹阳公主下嫁给他。>丹阳公主>贞观十八年,薛万彻当上了左卫将军,唐太宗将妹妹丹阳公主许配于他,加封为驸马都尉。唐太宗得知后,哈哈大笑,于是设宴,将薛万彻和其他的一些驸马召入宫中。唐太宗在角力游戏中故意输给薛万彻,丹阳公主一看丈夫如此神勇赢了皇帝,心里高兴,于是夫妻二人矛盾迎刃而解。

  6. 健康饮食需知的五大要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明吃是头等大事。为了身体健康,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大部分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都是因为饮食不当所引起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健康饮食的五大要点。不但对胃的消化系统有帮助,对于食物的营养吸收也有很好的提高。也就是说按照脂肪含量适中而热量又不高的饮食计划进食者,比无脂肪饮食进食者更有利于减肥。

  7. 通风报信是什么意思?

    【拼音】tōngfēngbàoxìn【解释】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出处】【例子】【相关】百度“通风报信”

  8. 梦见女人站着上洗手间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站着上洗手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站着上洗手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在上课_周公解梦梦到在上课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在上课好不好

    梦见在上课是什么意思学生时代的最大任务就是学习,取得好成绩,上个好学校。下面,带您一起解梦梦见在上课是寓意。梦见在上课,意味着自己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梦见在上课,学生梦见在上课是一个好的征兆,学生梦见自己在上课,预示著读书运正渐入佳境,将有指点迷津的同学出现,以此为契机,你的读书欲将大增,你将会有很大的干劲和精力。小学生梦见在上课,会挨饥受饿。求学者梦见在上课学业方面成绩好。

  10. 偃武休兵是什么意思?

    【拼音】yǎnwǔxiūbīng【解释】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出处】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例子】无【相关】百度“偃武休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