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位明朝尚书与佛舍利的奇妙因缘!

大家知道,佛教自从印度东传至我华夏,一直发展至今,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我国的文化。特别是寺院建设;高僧驻世以及殊胜法宝,都是凡夫俗子可以亲见的对境!而在殊胜法宝中,佛舍利是不能不谈的圣物,舍利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其后亦指高僧在圆寂后荼毗所得之坚实物。特别是佛陀留给世人的舍利,实是无价之宝,历来也有诸多感应之事,另外供养﹑瞻礼舍利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印光大师曾举例:隋文帝未作皇帝前,有一位印度僧人送给他几粒舍利,等他登基做皇帝后,发现舍利变成几百颗之多了! 下面是一位明朝的尚书与佛舍利的奇妙因缘。 陆光祖(1521~1597),字与绳,中国浙江平湖人,因志在佛法,自号五台居士,是唐代名相陆贽(754年-805)的后裔。陆光祖是嘉靖26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知县;礼部主事;大理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尚书(后改吏部),尚书是从一品,当属高官行列。当时陆家因为一门三代出了四尚书,分别是:陆光祖的祖父陆淞(1466-1524);陆光祖的大伯父陆杰(1488-1554);陆光祖的父亲陆杲(1506-1578),还有就是陆光祖,从而名震天下!陆光祖不仅为官清廉,还究心佛乘,并发宏护之愿,不以毁誉易心。 因为朱元璋曾在皇觉寺出家,从而大明政权建立后,对佛教比较重视,加上王阳明及其学说的流行,带动了士大夫的学佛风潮。 陆光祖就是当时一著名居士。他一生笃佛行善,还自号五台居士。他热衷于佛经的刻印和收藏。万历17年(1589年),他和冯梦祯、陶望龄、袁了凡等助刻《嘉兴藏》,后世也称《万历藏》,共收入佛经共1659部,6234卷,它的底本是《永乐南藏》。晚年还发起募捐、组识刊刻宋僧普济的《五灯会元》。他任吏部尚书时,收藏了《妙法莲华经》金字长卷【成于明宣德七年(1432年),经卷长40余米,7万余字】,后为陆氏传家之珍宝。另外河南省浚县大伾山天宁寺藏经阁内原存明嘉靖32年(1553年)印的大藏经(计6053卷),当时共印4套,现仅存一套,属国家一级国宝。1949年12月28日,平原省将其收藏于新乡图书馆,今藏新乡市博物馆。而给浚县留下《大藏经》国宝的正是陆光祖,嘉靖32年(1553年),浚县张宝、牛继先、单化等善人和天宁寺的惠渊大师一起到南京,看望刚从浚县离任的陆光祖。陆光祖得知大家正筹资四处打听购买《大藏经》时,就告诉众人南京礼部正在印制,由他负责,还没有装订。众人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不已,赶忙随他去印 ... 坊,由惠渊大师收集装订成册,然后带回浚县。万历三年(1575年)浚县知县杨镕建阁珍存。后人为纪念二公,“塑二公肖像于藏经阁下,伏腊开经坛祝颂之”。 他还热衷于捐助修建寺庙,万历元年(1573年)捐奉助修南京栖霞寺(现佛陀顶骨舍利供奉处)。晚年还请求诸宰官居士合力重兴明州(今浙江宁波)育王塔殿。关于这段,印光大师大《阿育王佛舍利塔纪实》有记载,在此以白话文跟大家分享一下: 广利寺,位于浙江宁波鄞县东乡四十里鄮山,原名叫阿育王寺,年长的人仍然称作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印度中天竺国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治世间,阿育王的威德广大。世间所有的鬼神,都臣属于他。阿育王想要以佛法利益、救济世间人,他打开他的祖父阿阇世王所珍藏的八万四千佛舍利。他命令鬼神,和合七宝众香为泥,一夜之间造成八万四千座舍利宝塔,把舍利塔散布到世界各个地方。耶舍利尊者,现显大神通,伸出手放八万四千道光。一个鬼神手捧一个舍利塔,顺着光芒的方向而去,到光线尽处,就把宝塔安置到地上。而佛法还没弘传到的地方,就暂时安置在地下面。那时候,在中国安放的佛舍利塔总共有十九处。佛教东来以后,这些舍利塔相继从地下涌出,如五台山阿育王寺的舍利宝塔等,都是从地下涌出的。 阿育王寺供奉的佛舍利塔 阿育王寺的佛舍利塔,是在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有一位利宾菩萨示迹的僧人叫慧达法师,他礼拜请求佛舍利塔出现世间,于是舍利宝塔便从地下涌出,于是建立了阿育王寺,把佛舍利供于殿内石塔中。阿育王寺舍利塔的门平常锁起来,如果有人想要瞻仰佛舍利,就事先通知守塔的人。先在舍利殿中礼佛,礼佛之后,跪在殿外台阶边等候。而每当有人跪求瞻仰时,凡是后到想要瞻仰佛舍利的人,都随着跪下就可以了。守塔的人请出舍利塔,先让跪在中间的人瞻仰,然后让其他跪着的人瞻仰。虽然一天之中有数次随时瞻仰的人,然而守塔人也并不因为麻烦而改变瞻仰的方式。 舍利塔高一尺四寸,周长也只有一尺多。塔的内部是空的,中间悬挂着一个实心钟,钟底正中,有一个针,舍利安放在于针的下面。塔的四面有窗子,装饰有华美的栏格用以栏遮,因此人的手伸不进去。瞻仰舍利时就从栏格的孔隙中看。舍利的形状、颜色、大小、多少、静动,都是不一定的。平常的人看,大多看见是一粒,也有看见二、三、四粒的;有人看见的是舍利靠在钟底不动,有人看见的是针下舍利变化成一寸多长的;也有看到舍利忽降忽升,忽小忽大的;有人看见的是青色、黄色、赤色、白色,以及只看见是同一种颜色,还有人看见彩色浓淡不同,或者兼有两种颜色和各种奇异色彩的。有人见到是色泽黯然的舍利,有人见到色泽明朗的舍利;不但每个人看见的不一样,而且一个人的所见也往往是变化不一;还有会看见莲华和佛菩萨像的;也有业力深重的人,什么也看不到的。有人见舍利小的时候,每每小到如绿豆一般,也人有见到如黄豆大或枣子大的。 明朝万历年间,吏部尚书陆光祖,他虔诚信仰佛法,并且极力护持。一次,他和亲友数人到阿育王寺瞻仰佛舍利,他刚开始看时舍利如绿豆一般大小,接着如同黄豆一般大,后来舍利竟然渐次变化如枣大、如瓜大、如车轮大。这时,舍利光明闪耀,让人感觉心神清凉。当时由于舍利殿年久失修损坏了,舍利塔只能供在库房里。陆光祖于是发心重修舍利塔和舍利殿。而他亲友所见舍利的瑞相也很好,不过没有他看到的那么奇特神妙。 要知道如来大慈悲,留下舍利这一法身真体,以使得后世众生,种植超越轮回的善根。因为由目睹如来舍利的灵变神异,自然对于佛法能够产生真正的信心。从此以后改恶修善,远离邪非、心存诚敬,以此期望断除烦恼惑业,证得真如法性,了脱生死轮回。直至恢复自己本来具足的真如佛性,圆满无上菩提。这就是如来舍利示现不可思议的瑞相,婉转方便慈悲接引众生的最根本发心。但愿目睹如来舍利和听闻舍利神变的人,都能共同感念如来的慈悲恩德。印光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有幸瞻仰如来舍利,并且虔诚礼拜几十天,又因为阅读了《阿育王山志》,所以对于阿育王寺佛舍利塔缘起了解的很详尽。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位明朝尚书与佛舍利的奇妙因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5.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8.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9. 朱元璋临终前玩了一手心机,让我国头疼了600多年,至今仍然无解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属后面的一类,其为了不想被后人知道他的安葬之处,便在临终前留下了一个计谋,最终让后人头疼了600多年,至今仍然得不到确切的答案。不过,这也跟朱元璋个人生性多疑的性格蛮吻合的。毕竟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只是一个没读过书的放牛娃,后来为了生存甚至还当了和尚,这些经历自然地在朱元璋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他一路走来也确实受尽了无数的白眼与嘲讽。不过,在这,不得不钦佩朱元璋!

  10. 中国历朝帝王----明朝(下)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幼时聪敏,兴献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重礼节,遇事有主见。其母子入宫前与礼部已有两次争议。

随机推荐

  1. 药师佛相助,建塔八万四

    药师佛相助,建塔八万四木桥居士著据传,阿育王广建佛陀舍利塔,得到本尊药师佛鼎力相助。他依耶舍度婆奢之说,拆当年七国所建佛陀舍利塔,将佛陀舍利聚拢来后,摒一切杂务,除一切杂念,勤念本尊药师佛心咒:「班堪则呀,班堪则呀……」,诵满十万遍后,十二药叉明王于一剎那间将佛陀舍利送往世界各地,建塔八万四千座,供各地人民瞻仰供养。

  2. 呵护的意思

    呵护的意思参考资料一:呵护的意思呵护,汉语词语,出自唐·李商隐《骊山有感》诗:“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呵禁卫护,使侵凌者不得近。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诗,它一应对主流尽著传统的呵护的职责,一方面仍给那些新花样忠心的服务。”

  3. 羌族锅庄与藏族锅庄分别指的是什么?

    “羌寨锅庄”,即沙朗,也是一种“锅庄”舞蹈,是羌族人祭祀时必跳,后经发展,这种祭祀舞蹈被慢慢取消,但每逢羌族人节日的时候人们还是会跳起“羌寨锅庄”这种舞蹈,然后边吃边舞。随后这种形式被用于羌人招待重要的宾客。跳羌族锅庄不分时间、地点,想跳就跳,节日场面特别大。羌族锅庄表现了羌族人民乐观、积极向上、不畏艰险、顽强的精神面貌。这也就成就了羌族的饮食文化!藏族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

  4. 父母因,重如山

    父母因,重如山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精舍,與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薩摩訶薩三萬八千人聚集,世尊引領大眾往南而行,忽然看見路邊聚集了一堆枯骨。這時,世尊至恭敬地向這些枯骨五體投地禮拜。

  5. 爱情何尝不是贪婪与恐惧的平衡?愈想占有,愈容易失去

    愈想占有,愈容易失去。爱是尽量占有和尽量避免失去之间的平衡。

  6. 梦见被人抛弃

    周公解梦梦见被人抛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人抛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希斯·莱杰的死因是什么 他真的是因为抑郁症才 ... 的吗

    就在十年前的1月22号,一则新闻引爆了全世界,这位饰演小丑的年轻演员就在出演完这部电影之后不久便突然离开了人世,他的名字叫希斯·莱杰。这些年来,希斯·莱杰因为小丑这一角色一直被认为是超级英雄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派之一。>>然而就在这位优秀的演员离世十年之后,事情却发生了转折,这位电影上“最出色小丑”的死因可能并不是抑郁症...!在近日,希斯·莱杰的姐姐在去年与澳大利亚媒体的一段采访被翻了出来。

  8. 解决盛夏容易头晕目眩醒脑三妙招

    考生学习紧张,大量作业需要完成,当感到精神不济时可喝杯药茶,这有利于提神醒脑、缓解压力。然而一般的清凉油药性较为...,对于学生来说,最好选择较为温和...少的产品,如双飞人爽水。香袋中独特的中药香气作用于大脑或者是鼻黏膜,达到调节神经系统,使人精神振奋。除此之外,双飞人爽水小巧便携,含薄荷等天然植物精油,性质温和,气味芬芳无...,能疏通脑神经,达到提神醒脑的功效,也是一种方便的提神用品。

  9. 造次颠沛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àocìdiānpèi【解释】流离失所,生活困顿。【出处】《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例子】【近义词】颠沛流离【相关】百度“造次颠沛”

  10. 爱尔兰的维京人:最近的发现揭示了入侵爱尔兰海岸的可怕战士

    维京人不仅仅是凶残的战士吗?挪威斯塔万格考古博物馆与维京人合影.2017年在科克市的一项发现凸显了爱尔兰维京人生活更文明的一面.在前比米什和克劳福德啤酒厂的下面,考古学家找回了一把保存完好的维京剑.但这并不是致命武器.这把剑只有30厘米长,是由木头制成的,显然非常不适合在战场上使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