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哪座城市没经历过几次改名啊?但是,有些时候,改一次名字相当于毁了一座城啊!有多少读起来就口齿生香的名字,被改的面目全非,甚至连文化底蕴、厚重历史也被埋没了。今天盘点的这些画风突变的城市,不知道有没有你的家乡?你是否感到心疼呢?

  长安⇒西安

  取长治久安意。长安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这里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数代王朝的古都,“春分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二字,说出来是浓浓的历史厚重感,而“西安”,抱歉,我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肉夹馍。

  徽州⇒黄山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为了旅游业,一座城终于变成了一座山。

  姑苏⇒苏州

  学生时代,学到关于“姑苏”二字最多的就是古诗词,“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苏州也好听,可承载更多些文化,总是更吸引人的。

  兰陵⇒枣庄

  满满大枣既视感,这个槽点是在太多了……

  庐州⇒合肥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庐州月光梨花雨凉”,这里庐州透露出的人杰地灵、阳春白雪,若是换成“合肥”二字……我选择狗带。

  九原⇒包头

  本是与“九州”相对,气势磅礴。改名包头,同在一片草原下,差别真是有点儿大。

  渝州⇒重庆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琴川⇒常熟

  “冲寒一舸下琴川,小缆依依市柳边”,改名之后,文艺和温柔之感尽失。

  云中⇒大同

  你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 *** 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因中原士兵善守城,而北方少数民族士兵善攻),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里面的云就是山西的大同一带。

  金陵⇒南京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 ,楚子熊商败越,尽取故吴地。以此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号曰金陵,这是她的来历之一,更有诗歌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相比之下,“南京”倒没了这份情怀。

  广陵⇒扬州

  扬州这名字也很好听,但是总觉得广陵更霸气一些,特别是有关于《广陵散》的故事,一曲广陵天下知。《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当涂⇒马鞍山

  李白多次滞留于当涂。晚年时他已是贫病交加,穷困潦倒。在致其族叔李阳冰的信中,当年“散金三十万”、一向豪放潇洒的李白只能徒唤无奈,发出“英雄气短”的哀叹:“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宝应元年,一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寓所离开了人世。

  会稽⇒绍兴

  这个只能怪《兰亭集序》名气太大了,“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崇安⇒武夷山

  这也是一个发展旅游业的牺牲品,为了打出武夷山的名号,直接以山为名。

  月港⇒漳州

  月港,地处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因其状似弯月而得名。明朝中后期“海舶鳞集、商贾咸聚”、“农贸杂半、走洋如市、朝夕皆海、酬醉皆夷产”的著名外贸通商港口。但是此刻留下的只有古店铺和旧桥市。“月港”,读起来就带了几分静谧的感觉。

  夷陵⇒宜昌

  夷陵取的是“山至此而夷,水至此而陵”之意,宜昌名字也不错,但是就少了点风韵。

  鄜州⇒富县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是当时杜甫描写对妻子思念的诗句。和现在的名字相比,个中韵味,立见高下。

  盩厔⇒周至

  盩厔,在古文里,山环曰盩,水曲曰厔,山环水绕,是为盩厔。也就是说这个地名是因有山有水而得来。改成“周至”,大约是为了好念吧……

  长平⇒高平

  长平之战,《史记》记载:昭襄王四十七年,秦、赵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大名鼎鼎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地方。又少了一段历史感。

  广济⇒武穴

  武陵⇒常德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武陵”早已成了人们心目中“桃花源”的代名词。辨识度如此之高的地名,改成了现在的样子,肯定是一项损失。

  幽州⇒保定

  《登幽州台歌》、《幽州台赋》里歌颂的风物,物是名非。

  当然,河南的一些地名也难逃一劫,譬如:

  汝南⇒驻马店

  事实证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差别,有时就在一个称呼上。还我历史底蕴浓厚、高雅文艺的画风!

  应城⇒平顶山

  若是像黄山那样为了发展旅游景点也就罢了,非官方解释,名字仅仅是因为背靠一座山顶平如削的平顶山而来……心寒

  澶渊⇒濮阳

  襄公十二年晋齐诸侯会盟的地方,也是宋辽澶渊之盟的地方。

  朝歌⇒淇县

  说起《封神榜》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朝歌正是故事的发生地。但是说起“淇县”……

  桐丘⇒扶沟

  古时黄河泛滥留下很多有机质,很适合桐树的生长,黄河水退下后留下一个个小丘陵,桐树就在丘陵上生长故称桐丘。现在的名字,是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故称“扶沟”……

  说不下去了.

那些被“名字”毁掉了的城市,太心疼!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司马昭不顾三千太学生求情,一定要 ... 掉嵇康,与一首名曲有关

    一提到嵇康,自然想到竹林七贤,哪七个呢?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这七个人都是当时的名震一时的潮男贤士,是玄学的代表人物,执牛耳首推的自然是嵇康。有人会想到《广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不是古琴爱好者知道《广陵散》大概源起金庸的武侠小学《笑傲江湖》。曲洋和刘振风两位临时合作之曲相信观众至今印象深刻。

  2. 《公无渡河》,历史上最悲壮的古诗?知道的人超不过十分之一

    汉朝、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琴曲最为发达的时代。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一曲《广陵散》。《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广陵散》在西晋时期,为嵇康所演奏。

  3. 历史上有才华的人都会这门乐器,他也是其中之一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人史册。历史上也有很多有才华的人跟古琴相关,他们唱词作曲,给后世的人留下了很多很美的曲子。来看看历史上有名的古琴6666人,里面还有大家熟知的李白。

  4. 嵇康

    鲁迅据明吴宽丛书堂钞本精校各本成《嵇康集》10卷,在现存版本中,考订最为精审。郭象嵇康身当魏末玄学兴盛时期,是其中重要人物之一。嵇康的这种性格,表现为他对名教、礼法的批判。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诗中大量使用比兴手法来渲染浓郁的别离气氛,显示了嵇康四言诗所受《诗经》的影响。此书泼辣而洒脱,向被认为是嵇康文的代表作。1924年,鲁迅辑校《嵇康集》,1938年收入《鲁迅全集》第9卷中。

  5. 《广陵散》名曲中的灵异故事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关于这类事件的记载不计其数。往往不信神的人不相信“灵异事件”。依然是极大的问题,更不要说那95%中的“神”和那些“鬼”和“灵异”了。“竹林七贤”嵇康遇灵异〈广陵散〉着世三国曹魏时的文学家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于是就和嵇康谈论琴艺方面的理论,谈得很有道理,并向嵇康要过琴来,自己弹了一首著名的古典《广陵散》。以上是在《太平广记》随手摘来的几个故事。

  6.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排行榜

    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他一生孝顺,却连累老母丧命于东市。杨氏不幸于元康八年去世,潘岳的悼亡词写得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是中国此类题材中最早的名篇。建业的官员们久闻卫玠艳名,立即答应予以重任。这么个人,居然在《晋书》上有传记,可见“美男子”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成为千古传说的兰陵王。

  7. 流水高山心自知——琴的故事|文史宴

    流水高山心自知——琴的故事|文史宴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琴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琴的历史据说与文明人的历史一样久远。伏羲是典籍中使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人文始祖,正是伏羲发明了琴瑟。东汉蔡邕写过一本书《琴操》,便记录了不少与琴有关的故事。首先要讲的当然是圣人孔子《猗兰操》的故事。孔子隐居深山中看到幽生的兰花,心生感慨,于是即兴弹奏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猗兰操》。

  8. 那些被“名字”毁掉了的城市,太心疼!

      哪座城市没经历过几次改名啊?但是,有些时候,改一次名字相当于毁了一座城啊!有多少读起来就口齿生香的名字,被改的面目全非,甚至连文化底蕴、厚重历史也被埋没了。今天盘点的这些画风突变的城市,不知道有没有你的家乡?你是否感到心疼呢?  长安⇒西安  取长治久安意。长安是历...

  9. 有一种失传,叫《广陵散》|文史宴

      《广陵散》也是一桩世间悬案。  事情的所有头尾加起来就是这么一段话:  康容色不改,索琴弹《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但短短三十四字,内中着人寻味的地方无尽。  壹  《广陵散》是很有名的。因为有名,也入了金庸之心,...

  10. 帘外雨声花积水,薄寒犹在里

    帘外雨声花积水,薄寒犹在里[出自]:张履信《谒金门》(生卒年不详),字思顺,号游初,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孝宗淳熙中监江口镇,后任潭州通判,官至连江守。存词两首。春睡起,小阁明窗儿底。帘外雨声花积水,薄寒犹在里。欲起还慵未起,好是孤眠滋味。一曲广陵应忘记,起来调绿绮。[...

随机推荐

  1. 梦见墙纸

    周公解梦梦见墙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墙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有眼无珠造句_有眼无珠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有眼无珠yǒuyǎnwúzhū有眼无珠的意思和解释:珠:眼珠。有眼无珠的例子师父,弟子~,不认得师父的尊容,多有冲撞,万望恕罪。有眼无珠造句时间是有眼无珠,人是愚不可及。OneofthemostspectaculardemonstrationsofhowobliviouswecanbewascarriedoutbypsychologistsDanielSimonsoftheUniversityofIllinoisandChristopherChabrisatHarvardUniversity.有眼无珠造句

  3. 梦见粉笔_周公解梦梦到粉笔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粉笔好不好

    做梦梦见粉笔好不好?梦见粉笔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粉笔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买篮球_周公解梦梦到买篮球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买篮球好不好梦见黑板上写着醒目的白粉笔字,象征你会得到对你有帮助的思想和观点。女性梦见自己用粉笔涂脸,表示她希望赢得异性的青睐。梦见手中握满粉笔,预言不如意的事情会接踵而至。

  4. 这是我在谷歌艺术与文化面部匹配应用程序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谷歌和文化公司的一款新应用程序,我看起来像埃莉诺·罗斯福。雅克·卡洛特和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画的一个男孩在激烈的竞争中,但无论有没有戴眼镜,在不同光线下多次拍摄的...,无论是否微笑,试图掩盖我家办公室凌乱的背景,总是让我回到埃莉诺身边。的真相是,我更喜欢做雅克而不是...,因为我觉得光线更能照到我的脸。此外,艺术家道格拉斯·钱多尔(DouglasChandor)将埃莉诺置于一个令人发狂的

  5. 方腊八位大将真的能 ... 半个梁山吗?历史学家:没有一点难度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书中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更是各个令人钦佩。但是熟读这本书的人就会发现,从征讨方腊开始,梁山就开始走下坡路,就像三国中关羽败走麦城后,蜀汉的战斗力就开始不断下降。征讨方腊后,梁山好汉损失惨重,最后回朝廷复命的只有27人,与征战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6. 不如人的智慧

    不如人的智慧敢于不如人,其实就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期待成长的勇气,每个人都有长有短,真正看清这一点,你才能最后胜于人。常常觉得自己在很多地方不如人。其实,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敢于不如人,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信。你的精力有限,机遇也有限,因此,你能如人的地方肯定很少很少,而不如人的地方绝对很多很多。

  7. 梦见鞋子沾满油渍

    周公解梦梦见鞋子沾满油渍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鞋子沾满油渍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隋朝历史_东汉之后到隋朝之间的历史

    东汉之后到隋朝之间的历史东汉到隋朝之间经历了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试论隋朝的历史地位①隋朝结束了汉末以来的动荡,实现了国家统一,对隋朝大统一,大繁荣、大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

  9. 带有遍的成语

    包含有“遍”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尸横遍野——尸体到处横著。漫天遍野——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漫天遍地——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满山遍野——布满山岭田野。饿殍遍野——殍:人饿死后的尸体。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朝成暮遍——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遍地开花——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

  10. 非驴非马成语故事_成语“非驴非马”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非驴非马成语故事_成语“非驴非马”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全拼】 fēilǘfēimǎ  【释义】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出处】《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成语故事】  汉朝时,西域有一个龟兹国国王绛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