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吕蒙白衣渡江,夺取刘备集团属荆州各郡,是军事上的一个辉煌胜利。然而,从政治角度,似乎并非十分可取。

  对荆州这件事,支持东吴取荆州的看法不外三条,第一,荆州本来就是东吴的,当然要拿回来,第二条,吕蒙提出拿下青州徐州不难,但是不好守,拿下荆州吴国就有两条对魏国北伐的战线,第三条,万一刘备来打东吴,荆州就是他的基地,太危险了。

  这三条都有些问题。

  第一条我们不去说了,江东也不是老孙家八辈祖传的,「汉家土地,唯有德者居之」,乱世中道义这个玩意儿太苍白。

  后面两条仔细评价一下。

  关于吕蒙取荆州的建议,和鲁肃借荆州正好相反,似乎孙权的政策发生了突变。

  蛮子以为,吕蒙是东吴不可多得的将才,同时,鲁肃的荆州处理办法也显然是得到孙权默许的

  这个政策的变化应该说是存在一个过程。

  借荆州之后,早期来说,孙权从这个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好处,自身巩固的同时获得了交州的广大土地,也就是荆州的背后。而刘备在江汉,始终处于劣势,并不敢于在荆州和孙权过于紧张,其表现就是让出湘东三郡。而刘备集团也是过于看重割让三郡的效果,从而放松了对于东吴集团的警惕,这也是导致荆州易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孙权这一阶段的发展并不顺利。这主要体现在合肥争夺战上面。东吴军队起源是南渡的两淮子弟,战斗力相当强,可是江南的环境似乎不是很好的培养陆军的地方,大多数军队南渡后战斗力都无法和北方军队相比,当然,马匹也不行,影响了骑兵的战斗力。

  于是,孙权在和北方霸主曹操的战斗中,就连连失利。吕蒙号称可以轻取青徐而不取,我个人认为是一种无奈的托词,因为逍遥津等战役孙权吕蒙都有参加,假如真的如吕蒙所说那样好拿下来,东吴全军在合肥的失利是怎么回事?难道吕蒙当时梦游了吗? —— 开个玩笑—— 他对于孙曹两军的战斗力是非常清醒的。

  无法向北方取得进展的孙权,表现出一种急躁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就表现出了孙权的战略局限性。他是有心进取天下的一代霸主,但是他的毛病也很要命。

  首先就是迷信军事力量,不重视政治修为,因此,他养军甚多,谋臣以为过分,而他表示这个军队,自保固然不需要这样多,取天下还少呢。其实,孙氏政权终其一世,问题都不在军队多寡,而在内政。大族政治,山越问题,东吴是三国中政治上建树最为有限的一个政权。

  其次就是割据思想。这就体现在他认为取天下就是取地盘。换句话说,缺乏对全局的认识。孙策认为他不适合争雄天下,只擅长守护江东,便是这个含义。正因为如此,他才对鲁肃的借荆州逐渐产生了反感,因为他借出的江陵,是自己明明可以握在手中的富庶之地,却交给了刘备。打不下合肥,东吴要扩张领土,那就只有西进取江陵了。

  孙权取江陵,带有很大的图一城一地得失的色彩。夺取江陵,给东吴带来的危害相当大。拿到荆州,孙权有了青徐和荆州两个出击点。问题是当时吴弱魏强,吴北伐的威胁大大小于魏南征的威胁,因此多了一个接触点,为吴国带来的更是防守压力。吴国因此以头号大将陆逊镇守荆州,阻挡襄阳的威胁。东吴的军事力量化为青徐和荆州两大集团,力分则弱,魏国则无需战略调整,吴国正面的魏国军事压力就倍增。

  限于实力,东吴荆州一线,自保尚且不足,根本无法和青徐方向发挥「两个拳头打人」的威力。从历史上看,从此吴国再也无法恢复在长江一线的战略主动权,陷入了和魏国消耗战的泥潭,而这种对峙和消耗,对于较弱的吴国显然是不利的。

  所谓取荆州为了防范刘备集团,则说法比较勉强。

  因为如果察看地图,荆州并非一家所有,刘备集团在荆州只有三郡,像零陵挂在地图一角,战略上毫无价值,真正有力的只有南郡,根本没有防御纵深,战略态势极为被动,无法和东晋的王桓相比。

  刘备政权的建设,集中在益州,并以其为大本营,不大可能再把政治中心转到荆州。北取襄阳如果成功,直接威胁许都,对魏国心腹压力太大,魏国不可能轻易放弃,必然全力争夺,刘备政权在荆州的重心,也不的不随之北移,无法再有力量主动攻击东吴。

  而刘备政权如果试图首先灭亡东吴,其军事上必然采取速决战,否则吴国可以轻易向魏国称臣,联手西向,刘备集团没有足够的实力对付两国的联合力量。如果采取速决战,唯一的办法就是沿长江而下,取建业。但是这个补给线一样漫长和危险,它的后方江陵本身就是一个突出部,北方是曹魏,南方是孙权控制的荆州部分,一旦战争开始,无论孙曹,都会想到从长江中游攻击刘备军后路,切断他和益州大本营的联系,因为从江陵到建业的距离还很长,千里水路,无法处处设防,这条防线的任何一点都是一突即破,刘备首尾不能相顾,就是拿下建业也是死路一条。

  还有一点,从历史角度看,东吴的军事实力,从来都在蜀汉以上,只是使用上比较被动而已。

  因此,刘备攻吴,从军事上看,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孙权也没有必要为了防范刘备而夺取荆州。

  襄阳对于蜀魏,如同合肥对于魏吴,双方都难以轻易放弃,看曹操对于襄阳的反覆增援可见一斑。如果东吴把握机会,等待蜀魏在此线陷入激战,自己取合肥,魏国因为首都受到威胁,权衡轻重,也必然是襄阳线重于合肥线,孙权取得青州徐州一线可能性相当大,那时,吴的态势就是控制整个东方,而且建业无需保留庞大的军事集团,战略弹性要好得多。

吕蒙白衣渡江:东吴军事上的胜仗政治上的败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有关爱情伤感的空间说说-感人的情话

    十二、风吹散的情话终究沙哑已经走远的人不会回家。

  2. 梦见拉杆箱的轮子坏了

    周公解梦梦见拉杆箱的轮子坏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拉杆箱的轮子坏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诸葛瑾为什么会离乡?跟曹操有什么关系?

    你真的了解诸葛瑾为何离开家乡,与曹操有直接关系吗?>在诸葛一族这三人之中,人们对于诸葛亮的认识可谓老幼皆知,但对于诸葛瑾、诸葛诞大都比较模糊。数年之后,父亲续弦,诸葛瑾对于继母也表现出足够的尊重,非常懂得作为儿子的道义。不过,令诸葛瑾没有预料的是,此时的江东已是战火纷飞,江东虽大,却已难有一片净土。

  4. 一匡九合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kuāngjiǔhé【解释】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指立国大事。【出处】《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例子】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内,其功甚大。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卷七十二【相关】百度“一匡九合”

  5. 非主流个性经典短语 没文化真可怕,有文化更可怕-感人的情话

    十六、没文化真可怕,有文化更可怕。继续做个坚强的婊纸。a)对付潇洒的人,就要比他更潇洒;对付英俊的人,就要毁他的容!]五十一、一个不经意,你的笑容就成了我的全世界。

  6. 呕心抽肠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形容十分悲伤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那些呕心抽肠的鬼,更不知哭到几时,才是住手!”

  7. 伤感唯美文字图片-感人的情话

    六、你说做人要洒脱那无非是向我证明你拿的起放得下我要用怎样的表情来回应你不够爱我。

  8. 眉飞色舞成语故事_成语“眉飞色舞”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清·李伯元(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这话,不禁眉飞色舞。 陜西同州府朝邑县城南三十里有个赵老头儿,他的孙子赵温参加了乡试,中了举人,得意非凡。为了庆贺,当下便筹办酒席大宴宾客,拜祭宗祠。赵老头除请邻居、姻亲,族谊外,还特别请了见过一面的王乡绅...

  9. 目挑心招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mùtiǎoxīnzhāo【解释】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传情,心神招引。【出处】《史记·货殖列传》:“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屐,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例子】目挑心招,捭阖以为术焉,则可以钳塞天下之游士。(清·龚自珍《京师乐籍说》)【相关】百度“目挑心招”

  10. 心情郁闷的微信说说-感人的情话

    十六、在别人的戏里跑龙套,不如拍好自己导演的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