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今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越过某一界限。多指保守、拘泥;或让敌人胆寒,不敢进犯。也有作“不得越雷池一步”。

  雷池,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北岸望江县雷池乡境内,是由雷水汇积而成。雷水源出湖北省黄梅县境,串湖后流至望江县城东南十五里处积而为池,故曰雷池。又因居九江至南京的长江水道要冲,扼黄梅、宿松、太湖内河航运之咽喉,形势险要,故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成语典故

  东晋成帝时,庾亮任中书令,执朝政。他为了防备西部边境的敌人侵犯,推荐温峤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加强防务。温峤上任不久,庾亮得到了历阳太守苏峻企图谋反的报告。

  原来苏峻纠集亡命之徒,早就蠢蠢欲动了。庾亮自作聪明,想骗苏峻离开历阳,到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来做大司农。大臣们都以为这办法不妥,温峤也写信给庾亮劝阻,但庾亮不听。苏峻果然非但不愿到京都去,反而由此看出朝廷对自己起了疑心,于是造起反来,发兵攻向京都。

  温峤得知苏峻反叛,立即号召部下将士,秣马厉兵,打算从水路进入建康,护卫都城。庾亮对于苏峻叛兵估计不足,写信给温峤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我担心西镜的敌人更甚于苏峻叛兵,你务必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到京都来)庾亮叫温峤“无过雷池一步”,在战略上是错误的。

  苏峻攻势凶猛,很快逼近建康,庾亮指挥晋军迎战,被杀得大败,京都失陷。心怀内疚的庾亮投奔温峤。温峤并不责怪,请他守卫白石的营垒,自己则加紧操练水军,准备与苏峻叛军决一死战。苏峻派了一万步兵,从四面包围白石,拼命攻打,庾亮手下只有两千人,渐渐支持不住。

  庾亮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挥刀猛冲。晋军受到激励,愈战愈勇,终于杀退了叛军。庾亮见叛军败退,大喝一声,率晋军冲出营垒,紧紧追击,斩杀数百名敌人,获得大胜。最后,庾亮、温峤等人终于杀掉苏峻,平定叛乱,弥补了因“无过雷池一步”战略错误而造成的损失。

成语典故_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指什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美男子”庾亮为什么那么厌恶「 ”老好人”王导

    在这三件事中,无疑以庾亮与王导的的争斗最为吸引人眼球。庾亮与王导也不能免俗,但庾亮与王导之争,除了权力争夺之外,还有别的因素。王导其实曾经王导与庾亮之间也曾有过极为亲密的关系。门阀士族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明帝此举令庾亮、王导感到警戒,但晋明帝为人雄才大略,庾、王二人一时无法下手。郗鉴是王导的儿女亲家,庾亮能直接跟他说废了王导,可见庾亮有多么厌恶王导。

  2. 他们曾是国家的功臣却因私欲膨胀 走上叛国亡命灭族不归路

    本文首发于大风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正月、明帝太宁元年(323年),执掌东晋军政大权的琅琊王氏家族的王敦,因不满晋元帝重用鼓吹强化皇权,削弱门阀大族权势的刘隗、刁协等,及面对晋明帝步步紧逼,同时重病缠身,急欲趁生前完成改朝换代的「”使命”,先后两次发动武装叛乱,兵犯京师。第一次武装叛乱,因晋元帝势力寡弱,准备不足,加之晋元帝推行的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程度不等地侵犯到其

  3. 东晋「 ”异类”卞壸,为何受到后世历代帝王尊崇?

    东晋是历史上很奇特的一个朝代,由于门阀世族达到顶峰,导致皇权衰弱,提到东晋,好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帝王,而是世家大族,比如,王导、王敦、谢安、谢玄、桓温等,他们在不同时期,出将入相,把持朝政,显赫一时。

  4. 病重前他密谋夺位,堂弟不等他死就为其发丧,令平叛士气高涨

    东晋时王敦辅佐晋元帝有功,被封为大将军,握有实权,掌控大量的军队。晋太宁元年,王敦密谋夺位,暗示朝廷征召自己:晋明帝司马绍亲手写诏书征召他。四月,加授王敦黄钺,批准他直接上奏不用报姓名,入朝可以不趋行,还可以佩剑着履上殿。王敦迁去镇守姑孰,驻扎在湖县。让司空王导任司徒,王敦自任扬州牧。王敦图谋起事,王彬极力劝谏他,王敦十分生气,暗示抓捕王彬。

  5. 庾文君的人物简介 庾文君的人物生平

    庾文君晋明帝司马绍的皇后,左将军庾琛第三女,其兄即东晋权臣庾亮,庾文君少年时很是美丽,当晋元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纳为世子妃,晋明帝去世,晋成帝司马衍即位,尊庾文君为皇太后。庾文君临朝摄政。三月,庾文君因忧而亡,时年三十三岁,谥号明穆皇后。人物简介>庾文君,晋明帝司马绍皇后。太子妃庾文君被册封为皇后,她所生的长子司马衍被立为皇太子,庾皇后的哥哥庾亮被封为中书监。庾太后因不堪忍受苏峻的逼凌,忧愤而死。

  6. 庾文君是是什么人?她是怎么死的

    庾文君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庾文君深叹了一口气,自嫁入宫中以来,自己恪守本分,从不招惹是非,深入浅出,基本上就避居于这冷清的宫中,不问世事,怎料明帝却早早去世。苏峻,这辈子,我庾文君注定是负了你,咱们一起长大,更是在少年慕艾年纪,彼此交心,怎料世事难料,你我各奔前程,既然今生已无缘,只求来生再把这份情愿给续上。

  7. 司徒温羡之侄 东晋名将温峤简介

    东晋名将,司徒温羡之侄。西晋政权已是名存实亡。温峤以母丧为由,不肯接受官职,再次请求北归。三司、八座共议,皆认为温峤不能因私情而废国事。太子司马绍即位,史称晋明帝,以温峤为侍中。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下诏将王敦的党羽革职除名,僚属予以禁锢。但温峤以苏峻未平为由,拒绝接受任命。温峤得知后,悲痛欲绝。驻守广陵的郗鉴向温峤派出使者,提出设立堡垒、坚壁清野、断绝苏峻军粮食来源的策略,温峤深表同意。

  8. 有关于温峤的轶事典故是什么样的 历代对他的评价如何

    东晋名将,司徒温羡之侄。两人有次在庾亮处,互相抨击。大臣们尽皆赞同,王敦阴谋未能得逞。苏峻便与祖约举兵造反,温峤得知后,打算入京护卫都城。少数臣僚虽非寒素,但门第却不甚高者,由于特殊机遇,攀升至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温峤、郗鉴。不过他们也不可能入主中枢,因为得不到高门的广泛支持。出土有各类文物80

  9. 温峤生平简介 温峤的子女后代

    温峤生平简介>温峤,字泰真,出身太原祁县温氏,是东汉护羌校尉温序六世孙,东晋时期名将。苏峻之乱平定后,朝廷打算让温峤留在朝中辅政。温峤认为王导是先帝所任命的人选,于是要求返回江州。当夜,温峤中风,咸和四年,温峤病逝于武昌,年仅四十二岁,追赠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江州百姓听到温峤去世的消息,无不相对而泣。>温峤的子女后代>儿子温放之、温式之。

  10. 桓彝生平都经历了什么 晋朝大臣桓彝简介

    晋朝大臣,汉朝经学大师桓荣之九世孙。晋成帝咸和三年,死于苏峻之乱,追赠廷尉,谥号为简。年长,以州主簿入仕,拜骑都尉。>平定王敦之乱后,桓彝以功被封为万宁县男。时宣城境内常有变乱发生,有人举荐桓彝出任宣城太守,治理宣城。桓彝得悉,当即率领义众欲赴南京讨伐叛军。坐镇南京的庾亮先是派遣大将司马流赶往慈湖与叛军交战,遭到惨败。>桓彝遇难后,宣城人纪世和收其遗骸葬于城北小镇东门渡。

随机推荐

  1. 戒嗔讲故事----破釜沉舟的勇气

    施主们的言论也激起了戒嗔的好奇心,虽然励志这种过程对于戒嗔来说,实在是用不着,但是总觉得陈施主的故事应该十分精彩,当个普通的故事去听,也会很有兴味。戒嗔听到这里,忽然发现来听陈施主演讲的年轻人都有点失望,因为陈施主带给听众的好像并不是...和勇气,他的演讲内容更像一盆冷水,让听众的热情迅速降了温。

  2. 路遥有着什么样的人生 他为了改变人生都做了哪些努力

    路遥小的时候,家庭生活其实是十分的悲惨的。路遥去了他大伯家生活。但其实在那个年代并没有真正的有钱人,所以路遥也会因为一只铅笔而发愁。>>路遥是非常努力的,他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苦心人,天不负,路遥考上了大学。之后,路遥发表了他第一篇小说。>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路遥的这一生。但是路遥并没有放弃,他勤奋好学,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我心中平凡的路遥活成了不平凡的模样。

  3. 杜微慎防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ùwēishènfáng【解释】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出处】《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例子】【相关】百度“杜微慎防”

  4. 普通人民老師爲了畫畫,38年欠款80萬!創作出巨畫能回本嗎?

    文/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繪畫藝術時,我想很多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吧,而且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癡迷,今天小七就爲大家介紹一位普通的人民老師,他爲了畫畫那是堅持了38年,並且欠款80萬,很多網友聽了都不理解,但是這幅巨畫能回本嗎?很多網友看到這樣的事情肯定都不理解,但是對於繪畫的愛好者卻不這麼認爲,就比如這位普通的老師,爲了畫畫竟然能堅持38年,這得有多大的堅持心啊,

  5. 歌德与《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的一部最受欢迎的小说是《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书开首第一句话就是:“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后,成为18世纪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迄今在世界各地仍拥有众多的读者。甚至可以说,少年继特的烦恼,实际上就是少年歌德的烦恼。他用了四个多星期的时间,把两件伤心的事——他自己的和他朋友的,交织起来,运用典型的...,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6. 移易迁变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íyìqiānbiàn【解释】指迁移变化。【出处】明·张居正《答中溪李尊师论禅》:“意生分段之身,刹那移易迁变,人乌得而知之。”【例子】无【相关】百度“移易迁变”

  7. 忘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忘”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忘”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宠辱皆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贵人多忘事——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久要不...

  8. 梦见铁路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铁路预示离开原地,或是原来的状态。男人梦见铁路,往往预示出发旅行。已婚女人梦见铁路,暗示可能会和丈夫分离一段时间。梦见铁路的两根铁轨,象征著做梦人的前进方向。梦见交叉的铁路口,或几条铁道,则提醒做梦人其实有多种机会,要慎重选择。梦见一片大草原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9. 梦见商人烫头发

    周公解梦梦见商人烫头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商人烫头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中兴四将之一张俊为何也要跪在岳飞墓前?

    人们一定觉得奇怪,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名将张俊,为何也会与奸臣秦桧等一起,跪在民族英雄岳飞墓前请罪?种师中以当日不利,急令张俊退兵自保。收复建康由岳飞统领的部队完成。张俊仍拒不从命,只派自己的部下岳飞前去。葬于湖州府长城((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张俊一直被认为是陷害岳飞的主要人物,也因此与秦桧等三人一起跪在岳飞墓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