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佛陀一生的教化,有因缘的都已度尽,无缘的也已种下得度的因缘。涅盘之前,佛陀接受了金银匠淳陀最后真诚的供养。阿难遵照佛陀的指示,在两株娑罗树的中间铺敷尼师坛为床。佛陀头向北,面朝西,右胁而卧,安详闭目,准备证入涅盘。随众们不知佛陀灭后如何使佛法久住,于是公推阿难向佛陀提出四个问题:第一、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入灭后,以谁为师?
佛陀一生的教化,有因缘的都已度尽,无缘的也已种下得度的因缘。涅盘之前,佛陀接受了金银匠淳陀最后真诚的供养。佛陀知道八十岁的应身世寿将尽,因此,选择拘尸那城娑罗双树林作为入灭的场所。阿难遵照佛陀的指示,在两株娑罗树的中间铺敷尼师坛为床。佛陀头向北,面朝西,右胁而卧,安详闭目,准备证入涅盘。随众们不知佛陀灭后如何使佛法久住,于是公推阿难向佛陀提出四个问题:第一、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入灭后,以谁为师?第二、佛住世时,依佛安住;佛入灭后,依何安住?第三、佛住世时,恶人有佛调伏;佛入灭后,恶人将如何调伏?第四、佛住世时,亲口言教,佛弟子易生信解;佛入灭后,若有经典结集又将如何令人起信?佛陀回答:“你们当认识法性,我入涅盘后,你们若依法而行,则佛陀常住世间。”又指示说:“我入涅盘后,大家应当以戒为师;依四念处而安住;调伏恶人,应默摈之;为使经典结集令人起信,在一切经典之首加上‘如是我闻’,以示共同约守。”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