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汉末的人才集中营——「 ”颖川多奇士”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在汉末三国的历史中,华夏各地都以自己的特产名扬天下。诸如西凉良马、益州锦缎、江南铜器等等,不可胜数。 而在这些「 ”名优产品”制造基地中,颍川(今河南许昌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它的特产是——人才。 颍川奇才的代表 荀彧与郭嘉(军师联盟剧照)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 ”黄巾之乱”起,到西晋南下吞灭东吴的九十余年时间里,从颍川郡走出,并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事迹的士人有七十余位,与毗邻此地的汝南郡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最强的人才生产基地。 部分颍川士人代表 但是,按照《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当时的汝南郡治下有三十七个县,面积大约在37000平方公里左右,而颍川郡则只有十七个县,面积11000平方公里左右,面积竟然还不到汝南的三分之一。 在一个如此狭小的区域之内,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一时俊杰呢? 一、颍川的沿革与地理环境 根据《太平寰宇记》等史料记载,在战国时期,颍川地区属于韩国。当秦始皇开始实施一统大业时,与之毗邻的韩国成为了六国中第一个覆灭的国家,之后秦始皇在此地设置郡县,由于境内有颖水存在,这也就成为了颍川郡名称的来源。 在《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中,西汉时期的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位置大约包括了现今河南登封、宝丰、鄢陵、长葛、舞阳等地之间的区域。到了东汉时期,颍川郡的面积较西汉时略有所扩大,但总体区域仍然保持不变。 颍川所在区域 这一地区虽然面积不大,但在两汉时期,却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人多。 从以上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西汉时期的颍川郡,人口就达到了两百万人以上,到了东汉年间,由于两汉更替间的战乱等原因,颍川郡人口较之前有所减少,但仍然保持在一百五十万人左右,按照东汉全盛时期五千万人口左右的规模计算,颍川郡占东汉全国人口比例达到了惊人的3%! 这样的比例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如果以现今的接近14亿人口来折算的话,颍川郡相当于拥有四千二百万人口,妥妥属于特大型城市——这一折算方式虽然并不是完全科学,但依然能够从侧面反映出颍川郡在两汉时期的人口稠密程度。 颍川郡之所以能够在当时较低的生产水平下,拥有如此大量的人口,是与这一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的。 在先秦及两汉时期,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整个王朝的经济中心地带,而颍川又正好居于这一地带的中心区域,号称「 ”天下之中”,自然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 从地理环境来看,颍川西面背靠伏牛山脉,东边则是广阔的平原地区,同时又有颖水穿境而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从气候条件来看,按照竺可桢所绘制的《中国五千年气温变迁图》的记载,从秦朝到两汉,整个中国大致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期,颍川一带的气候与当今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气候较为类似,利于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从秦汉时期起,朝廷就相当重视颍川地区的水利建设。两汉时期,这里先后建起了「 ”江陂”、「 ”大崇陂”、「 ”次塘”等水利工程(《水经注校正.颖水》),为这一时期颍川的农业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条件。 此外,颍川农业大发展还有另一重利好原因——铁。从西汉时期起,颍川就是中原地区重要的铁矿产地和冶铁中心之一,西汉朝廷还专门在此设置「 ”铁官”管理铁器生产,铁器农具的大量普及,有效推动了颍川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汉代铁质农具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颍川郡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原大郡,与这些因素的加持是密不可分的。 二、「 ”奇士”辈出的基础——颍川士人的特殊气质 汉末三国时期,颍川地区之所以「 ”奇士辈出”,除了「 ”乱世造英雄”的时代背景之外,颍川士人集体所具备的独特气质是形成这一奇异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于颍川地区的人文风貌,史书中有着这样的记载: 在这些史料中,反映出了几个情况: 其一,由于颍川位于韩国故地,是以「 ”申韩”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发源地,形成了「 ”好文法”、「 ”高仕宦”的风气,同时,法家「 ”重权谋”的特点也被此地士人继承了下来,成为了此地多谋士的思想基础。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其二,秦朝时期,颍川地区流入了大量被称为「 ”不轨之徒”的外来人口,这些人的涌入,使得颍川地区的民风由质朴转为剽悍,「 ”贪遴争讼”,难以管理。 正因如此,西汉期间,朝廷根据颍川地区的这些特点,专门任用了大量「 ”能吏”来治理颍川郡,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赵广汉、韩延寿、黄霸等人。 根据史料记载,赵广汉于西汉宣帝时期任颍川郡守,在任期间,他根据当地豪族相互勾连、结亲,以至法令不行的情况,故意在当地豪族之间挑起矛盾,鼓励豪族间相互告发,以达到分化瓦解豪族势力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颍川地区的不良风气,但也产生了「 ”民多怨仇”的副作用。 在赵广汉之后,韩延寿和黄霸相继担任颍川郡守,这两人在任期间,一改赵广汉以权谋御民的施政方针,转而以儒家礼法行教化之道,大力建设县学等教育机构,同时充分尊重颍川当地士人,依靠德高望重的乡贤来治理地方,此外,韩延寿和黄霸注重吏治,以官吏的廉洁贤德作为任用、考核的标准,并以官员为榜样,使颍川地区的民风得到了极大好转。 这些郡守的为政之道,在颍川地区,特别是地方士族中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促进了「 ”注重教育”这一风气的形成。 在汉代,「 ”明经”是士人做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历来以「 ”高仕宦”为风尚的颍川地区,就出现了大量积极求学以图进取的士人。此外,东汉以来,大量经学家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纷纷开馆授徒,建立私学,甚至出现了「 ”编牒不下万人”的盛况。(《后汉书.儒林列传》) 根据史料记载,东汉年间在颍川地区开设私学的著名学者有李膺、郭躬、荀淑、陈寔等,这些名士收徒规模大小不等,多至上千、少至几百,培养了大量立志仕途的年轻人,而这些人就是日后「 ”颍川奇士”的基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东汉以儒学为正统,但在这些颍川学者的私学当中,却仍然大量保留着法家「 ”以律治国”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与儒家礼法相结合,就形成了颍川士人善于论辩、不拘一格、注重经世致用的风骨。 颍川士人的独特气质,为他们提供了进行政治活动的丰富才能,也使他们形成了政治嗅觉敏锐、热衷权谋斗争特点,因此,当汉末乱世到来时,颍川士人们闻风而动,成为了乱世舞台上最为独特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读史方舆纪要》 《太平寰宇记》 《水经注校注》 《盐铁论》

汉末的人才集中营——「 ”颖川多奇士”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5.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6.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7.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8.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9.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10.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随机推荐

  1. 一句情话|好像也没什么值得留恋

    一句情话“一眨眼就是一年,好像也没什么值得留恋,只希望明天的我,能和今天之前的一切好好说声再见,未来的好坏,即便是丝毫不期待也照样会到来,我深深相信我不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哪怕对我来说有多难,我知道我也一样可以,为什么要头也不回地向前跑,因为没有未来的人,没资格聊从前。”最幸运的事一句情话|每个人都有一段独行的日子一句情话|爱不随人愿,只留真心人你听过最美好的情话是什么?

  2. 梦见给仇人吵架

    周公解梦梦见给仇人吵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仇人吵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薛仁贵之死 揭秘历史上死的最窝囊的一代战神

    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穿上与众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装酷)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高宗在位时薛仁贵屡次击败高丽,契丹人。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仁贵追击,斩首万余级,俘2万余人。

  4. 林徽因语录 林徽因精美绝伦的爱情语录大全-感人的情话

    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想当初站在离别的渡口,多少人说出誓死不回头的话语。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来由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无缘的人,纵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无份相逢。一场戏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戏的开始,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沉浸在昨天。

  5. 梦见桥断了 梦见桥断了什么意思

    做梦梦见桥断了好不好?梦见桥断了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桥断了的详细解说吧。商人梦见桥断,暗示梦者在生意上可能会受到一些损失。病人梦见桥断,短时间内身体不会康复。梦见水中的桥桩断了,预示梦者可能会遇到突发性的事情或者与别人有争执,会有麻烦事发生,提醒梦者要小心谨慎应付。周公股市梦见桥断了,股市所有股票都会低落,尤其桥梁、土木建筑方面的股票会狂跌。

  6. 进入17世纪的炼金术之门

    ,就像这个预告,想继续阅读吗?加入我们,看看你错过了什么!!

  7. 焚琴鬻鹤是什么意思?

    【拼音】fénqínyùhè【解释】犹焚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出处】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焚琴鬻鹤,伧父所为,不图出之改之。”【例子】无【相关】百度“焚琴鬻鹤”

  8. 梦见已故的祖母

    周公解梦梦见已故的祖母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已故的祖母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见贤思齐 因果报应通三世

    父死,丧事毕,对天祷告,求赦父罪,即将此秤烧毁,但见烟中有物上升,如青蛇状。未几二子皆死,遂叹天道无知,因果颠倒,连日昏倦,乃不欲生。只此一案,便可证明三生不谬。又因贤子能盖父之过,作事公平,特将二星收回,将以贤子光后,可证明今生的现报善了。

  10. 女王肖像集将于2011年在英国巡演钻石禧年

    为纪念2012年女王的钻石禧年,国家肖像馆将举办巡回展览,汇集伊丽莎白二世在位60年的60幅肖像。女王:艺术和图像将包括正式的彩绘肖像、官方照片,媒体图片和当代艺术作品。比顿、莱博维茨、安妮戈尼和沃霍尔的作品将展出。其中一些将首次在公众视野中展出。展览反映了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社会风云变幻,并从女王与媒体的关系和英国矿工...等方面突出了重要的发展和事件,随着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王妃之死和新技术的出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