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汉末的人才集中营——「 ”颖川多奇士”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在汉末三国的历史中,华夏各地都以自己的特产名扬天下。诸如西凉良马、益州锦缎、江南铜器等等,不可胜数。 而在这些「 ”名优产品”制造基地中,颍川(今河南许昌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它的特产是——人才。 颍川奇才的代表 荀彧与郭嘉(军师联盟剧照)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 ”黄巾之乱”起,到西晋南下吞灭东吴的九十余年时间里,从颍川郡走出,并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事迹的士人有七十余位,与毗邻此地的汝南郡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最强的人才生产基地。 部分颍川士人代表 但是,按照《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当时的汝南郡治下有三十七个县,面积大约在37000平方公里左右,而颍川郡则只有十七个县,面积11000平方公里左右,面积竟然还不到汝南的三分之一。 在一个如此狭小的区域之内,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一时俊杰呢? 一、颍川的沿革与地理环境 根据《太平寰宇记》等史料记载,在战国时期,颍川地区属于韩国。当秦始皇开始实施一统大业时,与之毗邻的韩国成为了六国中第一个覆灭的国家,之后秦始皇在此地设置郡县,由于境内有颖水存在,这也就成为了颍川郡名称的来源。 在《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中,西汉时期的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位置大约包括了现今河南登封、宝丰、鄢陵、长葛、舞阳等地之间的区域。到了东汉时期,颍川郡的面积较西汉时略有所扩大,但总体区域仍然保持不变。 颍川所在区域 这一地区虽然面积不大,但在两汉时期,却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人多。 从以上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西汉时期的颍川郡,人口就达到了两百万人以上,到了东汉年间,由于两汉更替间的战乱等原因,颍川郡人口较之前有所减少,但仍然保持在一百五十万人左右,按照东汉全盛时期五千万人口左右的规模计算,颍川郡占东汉全国人口比例达到了惊人的3%! 这样的比例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如果以现今的接近14亿人口来折算的话,颍川郡相当于拥有四千二百万人口,妥妥属于特大型城市——这一折算方式虽然并不是完全科学,但依然能够从侧面反映出颍川郡在两汉时期的人口稠密程度。 颍川郡之所以能够在当时较低的生产水平下,拥有如此大量的人口,是与这一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的。 在先秦及两汉时期,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整个王朝的经济中心地带,而颍川又正好居于这一地带的中心区域,号称「 ”天下之中”,自然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 从地理环境来看,颍川西面背靠伏牛山脉,东边则是广阔的平原地区,同时又有颖水穿境而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从气候条件来看,按照竺可桢所绘制的《中国五千年气温变迁图》的记载,从秦朝到两汉,整个中国大致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期,颍川一带的气候与当今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气候较为类似,利于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从秦汉时期起,朝廷就相当重视颍川地区的水利建设。两汉时期,这里先后建起了「 ”江陂”、「 ”大崇陂”、「 ”次塘”等水利工程(《水经注校正.颖水》),为这一时期颍川的农业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条件。 此外,颍川农业大发展还有另一重利好原因——铁。从西汉时期起,颍川就是中原地区重要的铁矿产地和冶铁中心之一,西汉朝廷还专门在此设置「 ”铁官”管理铁器生产,铁器农具的大量普及,有效推动了颍川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汉代铁质农具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颍川郡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原大郡,与这些因素的加持是密不可分的。 二、「 ”奇士”辈出的基础——颍川士人的特殊气质 汉末三国时期,颍川地区之所以「 ”奇士辈出”,除了「 ”乱世造英雄”的时代背景之外,颍川士人集体所具备的独特气质是形成这一奇异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于颍川地区的人文风貌,史书中有着这样的记载: 在这些史料中,反映出了几个情况: 其一,由于颍川位于韩国故地,是以「 ”申韩”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发源地,形成了「 ”好文法”、「 ”高仕宦”的风气,同时,法家「 ”重权谋”的特点也被此地士人继承了下来,成为了此地多谋士的思想基础。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其二,秦朝时期,颍川地区流入了大量被称为「 ”不轨之徒”的外来人口,这些人的涌入,使得颍川地区的民风由质朴转为剽悍,「 ”贪遴争讼”,难以管理。 正因如此,西汉期间,朝廷根据颍川地区的这些特点,专门任用了大量「 ”能吏”来治理颍川郡,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赵广汉、韩延寿、黄霸等人。 根据史料记载,赵广汉于西汉宣帝时期任颍川郡守,在任期间,他根据当地豪族相互勾连、结亲,以至法令不行的情况,故意在当地豪族之间挑起矛盾,鼓励豪族间相互告发,以达到分化瓦解豪族势力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颍川地区的不良风气,但也产生了「 ”民多怨仇”的副作用。 在赵广汉之后,韩延寿和黄霸相继担任颍川郡守,这两人在任期间,一改赵广汉以权谋御民的施政方针,转而以儒家礼法行教化之道,大力建设县学等教育机构,同时充分尊重颍川当地士人,依靠德高望重的乡贤来治理地方,此外,韩延寿和黄霸注重吏治,以官吏的廉洁贤德作为任用、考核的标准,并以官员为榜样,使颍川地区的民风得到了极大好转。 这些郡守的为政之道,在颍川地区,特别是地方士族中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促进了「 ”注重教育”这一风气的形成。 在汉代,「 ”明经”是士人做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历来以「 ”高仕宦”为风尚的颍川地区,就出现了大量积极求学以图进取的士人。此外,东汉以来,大量经学家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纷纷开馆授徒,建立私学,甚至出现了「 ”编牒不下万人”的盛况。(《后汉书.儒林列传》) 根据史料记载,东汉年间在颍川地区开设私学的著名学者有李膺、郭躬、荀淑、陈寔等,这些名士收徒规模大小不等,多至上千、少至几百,培养了大量立志仕途的年轻人,而这些人就是日后「 ”颍川奇士”的基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东汉以儒学为正统,但在这些颍川学者的私学当中,却仍然大量保留着法家「 ”以律治国”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与儒家礼法相结合,就形成了颍川士人善于论辩、不拘一格、注重经世致用的风骨。 颍川士人的独特气质,为他们提供了进行政治活动的丰富才能,也使他们形成了政治嗅觉敏锐、热衷权谋斗争特点,因此,当汉末乱世到来时,颍川士人们闻风而动,成为了乱世舞台上最为独特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读史方舆纪要》 《太平寰宇记》 《水经注校注》 《盐铁论》

汉末的人才集中营——「 ”颖川多奇士”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5.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6.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7.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8.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9.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10.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随机推荐

  1. 祝福语_老师新春开学寄语小学

    新年寄语|新年祝福语|新年贺词|新春寄语|新春贺词|春节祝福语|春节贺词老师新春开学寄语小学(一)你们好!你一定有许多高兴的事想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开学了别忘了告诉大家哦!最新春季开学寄语最新春季开学寄语。年是新的,祝福是永恒的。老师新春开学寄语小学(三)时间就像那无情的流水,流去我在小学里的五年光阴。老师新春开学寄语小学(四)亲爱的小朋友、家长朋友们:你们好!

  2. 老子的资料_老子李耳的详细资料

    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李耳的详细资料老子百科名片老子像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

  3. 桑荫未移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āngyīnwèiyí【解释】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同“桑荫不徙”。【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桑荫未移”

  4. 二战东线战场1943年苏德武器装备比较,德军全线溃败的另一个原因

    1943年的东线战场是苏德双方由守转攻最为关键性的一年,而从战场上各个因素和局势来看德军在1943年并不适合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西线上的德军在北非场的攻势中被英美联军击败,隆美尔的北非军团和德意联军的第5集团军被盟军部队包围在突尼斯,基本上北非战事在1943年4月份左右就落下了帷幕,盟军保留着下一步...行动的主动权,在德国方面没有获得盟军下一步确切行动情报之前,在东线集

  5. 梦见高度痉挛梦到高度痉挛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高度痉挛好不好

    做梦梦见高度痉挛好不好?梦见高度痉挛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高度痉挛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一阵阵高度痉挛,暗示你将深受病痛折磨,或者失去工作。梦见别人阵阵高度痉挛,表示你的圈子中将有许多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不快都是由于你的下属的争吵...引起的。梦见药丸梦到药丸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药丸好不好梦见自己抽搐不止,说明自己身体会出现问题。

  6. 从生辰八字看祖坟风水好坏

    稍微有点风水常识的人都知道,看风水有阳宅和阴宅之分。阳宅风水就是我们大家所居住的屋宅风水,而阴宅风水也就是我们的祖坟风水了。据说祖坟风水好了,能荫泽后人,后人事业上发展大小,与祖坟风水好坏有直接关系。下面这几个小故事,就足以说明祖坟风水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刘裕发迹,据传是其祖坟葬到了龙脉上。

  7. 香蕉的12大神奇营养功效

    在所有的水果中,香蕉有着最“神秘”的色彩。现代研究发现,常吃香蕉更能预防12种常见病。当体内缺钾时,会发生心律不齐、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情况,一根香蕉含钾400亳克,钾可保持正常心肌收缩的协调作用,能使神经肌肉兴奋性维持常态,使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协调,从而起到维持血压稳定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之功效。可于饭后1~2小时进食香蕉,每日1~2根为宜。

  8. 为防生物堿吃土豆一定削皮

    对于快餐中比较多的土豆泥、炸薯条,在加工过程中被氧化,破坏了大量的维生素C,使营养成分大大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薯类尤其是土豆,含有一种叫生物堿为有毒物质,人体摄入大量的生物堿,会引起中毒、恶心、腹泻等反应。这种有毒的化合物,通常多集中在土豆皮里,因此食用时一定要去皮,特别是要削净已变绿的皮。此外,发了芽的土豆更有毒,食用时一定要把芽和芽根挖掉,并放入清水中浸泡,炖煮时宜大火。

  9. 一代“标王”,曾力压茅台、五粮液,最终却被沦为笑谈...

    于是乎在那个年代,出现过很多被誉为“标王”的大佬们。凭借“标王”之称,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企业可谓家喻户晓、风光无限。消息一经传播,很快市场上的“秦池”就被抢购一空!最终“秦池”也再一次拿下了这一届央视的“标王”称号!但姬长孔也深知,如果不拿下这届“标王”,秦池酒销量同样会下滑,因为第一届标王“孔府宴酒”就是最好的例子。

  10. 故伎重演是什么意思?

    【拼音】gùjìzhòngyǎn【解释】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同“故技重演”。【出处】无【例子】一对盗贼故伎重演,但被当场抓获。【相关】百度“故伎重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