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朝时,有大臣告诉唐德宗,说韩滉趁着天子不在京师时,招募兵马,修石头城,准备谋反。德宗获悉消息,对韩滉心生疑问。于是召来大臣李泌,征询他的建议。

  李泌说:

  「韩滉行事忠诚清廉。当时陛下离京在外,韩滉朝贡一直没有停止。他镇守江东十五个州,没有发生盗贼之乱,这些都是韩滉的功劳。他之所以修建石头城,是因看到中原离乱,风云板荡。他说,陛下将有永嘉之行,为了迎驾,所以准备防御工事。这些都是为人臣子出自忠心的考虑,为什么反而会认为是叛逆呢?韩滉秉性刚烈严肃,不依附权贵,所以招致很多诽谤。希望陛下明察,臣敢保证,他没有二心。」

  德宗说:「但是,群臣议论纷纷,有关他的奏章呈上来很多,爱卿你没有听说吗?」

  李泌说:「微臣听说过。而且还知道,因为毁谤韩滉的话太多,他在京师做官的儿子韩皋不敢告假省亲。」

  唐德宗觉得奇怪,既然他的儿子都怕成这样,李泌为什么还敢为他做担保呢?

  李泌说:「韩滉用心,微臣心里很清楚。希望皇上公开表明信任韩滉,透过中书省宣示,使朝中所有官员都知道。」

  德宗还是有些担心,他很看重李泌,所以提醒他,为他人担保不是容易的事,最好不违背众意,以免受到牵连。

  李泌退朝后,向德宗上了一封奏章,用全家上百人的性命,担保韩滉绝对没有叛逆之心。

  几天后,德宗对他说:「朕为你将奏章扣下了,没有让它传出去。朕知道,你和韩滉有亲戚关系,你就不爱惜自己吗?」

  李泌表示,不敢为了偏袒私亲,就辜负皇恩。他实在觉得,韩滉没有叛逆之心,他用身家性命为韩滉做担保,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朝廷。

  唐德宗表示不解,李泌保韩滉,怎么会是为了朝廷呢?

  李泌解释道:

  「现在天下旱灾、蝗灾汹涌,京城附近关中地区米价暴涨,一斗米要一千钱,粮仓储量有限,即将耗尽,而韩滉治下的江东却是大丰收。希望陛下将微臣奏章发到朝中,公布示众,以澄清众臣的疑惑;同时谕示韩皋回家省亲。这样会消除流言蜚语,使韩滉感激圣恩,并迅速办理运粮之事。这难道不是为了朝廷吗?」

  听到这儿,德宗明白了,当即下圣旨命韩皋觐见。德宗当面赐予韩皋官服,并晓谕韩皋,相信其父没有二心,同时叫他向韩滉转达京城需要粮食一事。

  韩皋来到润州,见到父亲后,说起皇帝恩遇之事。韩滉感动得泪流满面,当天亲自到江边,往京城运发了上百万斛的谷米(一斛相当于十斗,即一百升),迅速处理了粮运之事。

  五天后,韩皋准备还朝,他辞别母亲时,哭声传到屋外。韩滉大怒,叫他出来,用棍子打了他一顿,亲自送他到江边坐船离开。当天江涛汹涌,他还是让儿子韩皋冒着风涛乘船回京。

  江南的另一官员陈少游听说韩滉进献贡米,也朝贡了二十万斛粮米。德宗对李泌感叹说:「没想到,韩滉还能使陈少游也跟着进献贡米。」

  李泌说:「岂止陈少游,各地都会争着朝贡的!」

  李泌公心为朝,顶着群臣沸腾的言论,用身家性命力保韩滉无罪。李泌对时局的见解、对同僚的信赖,使唐德宗打消疑虑,以信任昭示天下,消除了诽谤,终使韩滉没有后顾之忧,竭尽全力支援供应粮食和布帛,解了京师缺粮的燃眉之急。韩滉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不仅没有谋反之心,还因功成为朝廷重臣。@*#

  事据:《资治通鉴》卷241;《智囊》卷6

李泌以身家性命清除谣言解京城之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安史之乱唐肃宗上位,为何平定战乱后,父亲唐玄宗却不敢回京城?

    唐肃宗干得也确实不错,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夺回了两京。李泌马上跟唐肃宗说,您要把这封信送出去,唐玄宗绝对不敢回来!所以李泌建议唐肃宗马上发出第二封信,由李泌亲自执笔。这两封信当时先后到达了唐玄宗的面前,据后来有人讲,唐玄宗看了第一封信之后浑身都有点哆嗦,心里是既恐惧又无奈。而当他看了李泌写的第二封信之后,言辞恳切,从来没有提什么权位之争,唐玄宗才决定起驾回到京城。

  2. 《长安十二时辰》之后,这些角色在历史上又干了什么大事

    《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在天保三载的上元夜,实际对应的就是天宝三载的正月十五,剧中人物在十二时辰之内密集登场,演绎出精彩的故事,而我们在这里说的就是这些角色历史原型未来的轨迹与最终的结局。

  3. 唐德宗最讨厌的人在关键时刻救了他,还为大唐续命100多年

    唐朝中期,有一个人因为工作认真,遭到皇帝的厌恶,被贬到地方,但他对国家和对皇帝的忠心没有因此而减少,在皇帝最危险的时刻出手相助,不但救了皇帝,还为大唐续命100多年。他就是中唐宰相韩滉。大历六年,韩滉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和吏部尚书刘晏一起管理天下财税。因为经历复杂,韩滉深知财富对国家的重要性,工作起来难免有些过度认真。河中府的池盐因秋雨受损,韩滉怕盐户减税,对唐代宗说池盐不受秋雨影响。

  4. 唐德宗李适与回纥的宿怨,是如何结下,又是如何化解的?

    兴元元年,李泌第四次奉诏回朝担任宰相。

  5. 远远听到女子哭声,唐朝宰相断定:有 ...

    韩滉《文苑图》局部韩滉,字太冲,京兆长安人,唐代宰相、著名画家韩休之子。历任主簿、节度判官、润州刺史、殿中侍御史、浙江东西观察使、宰相等官职。贞元二年,韩滉受封晋国公,不久在任内病逝。韩滉做地方官的时候,治理有方,政绩卓著。《酉阳杂俎》记载:韩滉担任润州刺史的时候,一日夜间,和从事登万岁楼饮酒,酒酣之际,突然放下酒杯,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左右侍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直愣愣看着韩滉。

  6. 钟繇、李泌、杜甫,他们的名字你念对了吗?

    《三国志》有传,《后汉书》《资治通鉴》亦屡次提及钟繇,但上述三部史书之注均未对钟繇之繇注音,《辞源》《辞海》等辞书也没有明确注音,以致至今人们对钟繇之繇的读音争论不休。钟繇,三国魏大臣,著名书法家。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东汉末,任黄门侍郎。曹操执政时,任为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经营关中,招集流散,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曹丕代汉后,任廷尉。明帝即位,迁太傅。

  7. 孔子写信警告大唐宰相韩滉,他是怎么做到的?

    仲由,字子路,孔门十哲之一。

  8. 大唐战略宰相:单枪匹马平定叛乱,不费一兵使吐蕃王朝灭亡

    吐蕃从此国力日衰,一蹶不振,更无余力大规模入侵唐朝了。再后来,吐蕃王朝内部分裂,将领拥兵自重,过去归属吐蕃的部落也相继叛乱,奴隶起义席卷全国,吐蕃王朝就在这样的局势下迅速衰弱崩溃。吐蕃王朝,曾经不可一时、国力能与全盛时期的大唐帝国一较高下,怎么突然就分崩离析灭亡了呢?

  9. 《长安十二时辰》中几个重要角色的真实结局,一个比一个还惨

    《长安十二时辰》剧情跌宕起伏,对当时长安生活的还原也是赢得一片喝彩声。小佛前两天还真就认真的去看着新旧唐书中的一些记载,来为自己释疑,而后发现:《长安十二时辰》中几个重要角色的真实结局,一个比一个还惨!

  10. 怎么打败安禄山,李泌说两条路,一条必须截断另一条得保持畅通

    他出身自北魏末年以来,长盛不衰达两百多年的关陇...贵族集团,七岁就能知文,在宫中与历史上排的上号的君主聊天后,竟然还引得皇帝特别嘱咐其家人:「”好好培养这个神童。”他年幼时,当朝名相和他亦师亦友。他年长后,三代皇帝请他安邦定国。往往拿来形容这种人的有这么一个词:国士无双。他就是历仕四朝,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一招西联大食、北和回纥、南结南诏,东整唐军的策略成功困死了咄咄逼人的吐蕃,达成贞元之盟的政治

随机推荐

  1. 怎样用植物来改善阳台风水_风水知识

    怎样用植物来改善阳台风水阳台是家居室内、室外连通的必经之地。由于阳台直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因此可以在阳台栽种花草植物,除可装饰阳台、美化环境之外,还可以让家居阳台风生水起。只是阳台风水相当重要,要布置绿色植物一定要遵循风水法则。有风水师认为,由于蕨类植物阴气较重,最好不要放在室内。不宜将浴厕改睡房_风水知识

  2. 鲁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鲁”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鲁鱼亥豕——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鲁鱼帝虎——指文字传抄错误。鲁殿灵光——灵光:汉代殿名。鲁鱼陶阴——“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鲁阳挥戈——指力挽危局。鲁卫之政——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鲁灵光殿——①汉代著名宫殿名。后以之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同“鲁阳挥戈”。

  3. 邪淫让他变成一个精神病患者

    半年后,王某提出了离婚,狠心的将她的妻儿赶出家外。在这一路上他经常大喊大叫说有人要害他,求助别人报警,警察来了一次又一次,却始终都没有发现有任何嫌疑的人,后来才明白,原来王某精神有疾病。从二月份到八月份,王某一路从东北徒步走到了山东,经朋友的帮忙,住进了精神病医院。

  4. 拙字结尾的成语

      拙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 拙 ”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 拙 ”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藏巧于拙——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将勤补拙——以勤奋弥补笨拙。  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

  5. 梦见被爆菊花

    周公解梦梦见被爆菊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爆菊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儒家视他为窃国奸臣,法家视他为人才,乱鲁家臣却在晋国得善终

    公元前505年6月,鲁国正卿季孙如意去世。作为鲁国执政卿,季孙如意为人极为霸道,以致众多鲁人对他不满。对季孙如意不满的鲁人因此联合鲁昭公,共同讨伐季孙氏。关键时刻,「”三桓”家族的孟孙氏与叔孙氏主动帮助季孙氏,三家联手把鲁昭公赶出了鲁国。八年之后,迟迟不愿低头的鲁昭公在晋国去世。其后,季孙如意放弃鲁昭公了儿子,另立鲁昭公之弟公子宋为君,是为鲁定公。鲁国「”三桓”驱逐国君,东周竟然无一人追究「”三桓

  7. 超拽非主流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七、在你的国际里,或许我是剩余的,在我的国际里,你却是我的悉数。

  8. 沙皇彼得一世:沙俄崛起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俄罗斯是个横跨欧亚,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与中国接壤,其实最初的俄罗斯领土只有东欧的一小部分,那时候的俄罗斯还很弱小,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从此俄罗斯开始崛起。彼得一世画像彼得一世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的首位皇帝,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

  9.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ānjīnzhīqiú,fēiyīhúzhīyè【解释】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例子】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绮罗之辈,非养蚕之人。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衣服》【相关】百度“千金之裘,非一狐之

  10. 在大明朝,一个省有多少公职人员,你绝对想不到

      朱元璋夺取天下后,刚开始的几年一直沿袭着元朝的行省制,但是后来觉得不便于管理,于是在洪武九年改元朝的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省直管的州,府以下设县和州(相当于县级市),有的州以下又设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