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为什么医学越来越发达,病人却越来越多?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心理压力、作息习惯,食品安全及环境问题,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身体健康问题。但大家天天忙于奔命、挣钱,用年轻健康的身体换明天的疾病,用今天挣的钱,治明天的病。或许有人会说,随着医学的进步,等我老了,很多疑难病症已经被攻克了,但愿吧。

为什么医学越来越发达,病人却越来越多?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心理压力、作息习惯,食品安全及环境问题,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身体健康问题。但大家天天忙于奔命、挣钱,用年轻健康的身体换明天的疾病,用今天挣的钱,治明天的病。或许有人会说,随着医学的进步,等我老了,很多疑难病症已经被攻克了,但愿吧。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 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 医疗、教育是我国的朝阳产业,现在很多医院扩张,有的医院床位数甚至超过6000张,成为世界罕见的「 ”巨无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大量引进「 ”高精尖”设备。如此一来,大医院形成「 ”虹吸效应”,抽空了基层的优秀人才,导致患者过度集中难以分流,医院的扩张速度赶不上病人的增长速度。因此,大医院医生整天疲于奔命,都在忙着「 ”治已病”,哪有精力「 ”治未病”?更甚者,利益的驱使及资本的涌入,有些医院及医者已经忘了「 ”初心”。 医学是生命的保障措施,人类不能有恃无恐(放纵) 美国心脏协会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时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与日俱增,越捞越多。事实上,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作为医生,不能坐着等人得病,而应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人「 ”落水”。 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一方针沦为一句口号。专家预言,未来十几年,慢性病在中国将呈「 ”井喷式”爆发。如果「 ”井喷”真的发生了,这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2010年,我国慢性病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70%,而这些疾病大多是可以通过干预避免的。因此,能否阻止慢性病「 ”井喷式”发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兴衰。 疾病预防控制是唯一出路 当下,我国人口中有高血压约2.5亿,糖尿病1亿,乙肝病毒感染者9,000万,每年新发癌症300-400万例。这些疾病和健康风险人群每年所产生的严重疾病状态,如果不对患者上游人群进行健康干预,仅仅依靠扩大医院规模和改善医疗条件均无法给予所有人良好医疗服务。我国一年实施肝移植约2,000多例,但同期发生肝癌30万例,肝硬化晚期约70万例。我国1亿糖尿病患者造成2,400万糖尿病肾病,其中相当部分患者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需经肾透析维持,极少数有机会接受肾移植。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 ... 会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特别提到,健康中国行动坚持预防为主,要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预防病症从以下6个方面下手: 1 睡眠:睡眠不足引起多种健康问题 为什么要问睡眠?因为睡眠跟疾病的关系太大了。长期睡眠不好是很多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发生疾病以后治疗疗效不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睡眠没有保证。 尤其是11点到次日早上3点这个时间段,睡眠一定要保证。这是我们人类数百万年来进化过程中,生物钟一个恒定的时间。当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但关键的是睡眠要有规律。 2 体重:比血脂更应该引起重视 体重的变化,有时比单纯的血脂升高更应该引起重视。不要等到身体已经发胖的时候,才想到要控制饮食。保持体重的秘诀就是关注体重,这样就能随时根据体重变化来调整饮食和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时常处于平稳状态。 大部分人存在稍微超重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摄入的热量过高,第二个是我们的脂肪摄入太多,第三个是盐。我们国家定的健康标准是每天吃6克,就是每天一个啤酒瓶盖大小,但是中国人的摄入量这几年都有超过10克。 3 饮食:坚持多年的饮食习惯—「 ”先吃草” 大约七分之一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于没有吃足够的水果,十二分之一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于没有吃足够的蔬菜。 水果和蔬菜是纤维,钾,镁,抗氧化剂和酚类物质的良好来源,已被证明可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新鲜水果和蔬菜还可以改善消化道中有益细菌的健康和多样性。多吃这些食物的人也不太可能超重或肥胖,且能够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根据201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每日蔬菜摄入量为300-500克,水果摄入量为200-350克(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200克)。在此建议大家可以每天吃2-3种不同类型的水果,根据重量搭配着吃。 4 运动:没有时间运动,早晚会有时间生病 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还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5 喝水:再忙也别忘喝水 多数人是因为口渴才想到要喝水。其实,口渴时所补充的水分,只占身体需求量的三分之二,远低于身体所需的水分。如果因为忙碌而忘记喝水,体内的水份也就更不够用了! 年轻人工作繁忙,常常忙到「 ”没有时间”喝水,顾不上喝水。 而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的退化,对身体缺水的敏感性降低,待感觉到口渴时,往往已经严重缺水了。这是非常不健康的观念,因为缺乏充足的水分,会影响身体的运作。尤其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一旦补充的水份不够多,再加上 ... ,更容易因为尿道滋生细菌引发尿道炎,还可能会影响肾脏的功能。 保证每天喝足够的饮水量,比较不会因为粪便干硬而出现便秘的情况。而且,水份可以加速肠道蠕动,减少致癌物质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另外,喝足够的水也可以减少泌尿系统发生癌症的机率。 6 用药:少乱用抗生素 人体内有一套适应宿主和外环境的微生物,比如胃肠道存在着400多种菌群,100兆的细菌生活其中,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所以要保护好自己的微生态不受破坏。人应该保护自身的生态环境,生病后,不能对药物产生过多的依赖,要给摔倒的免疫力一个爬起来的机会。 另外,吸烟饮酒的危害人尽皆知,远离烟酒。 尽管医学越来越发达,但还是积极的从现在做起、自身做起,防患于未然吧。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蔬菜健康养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